第14章 朱大典(2/2)
如今太子殿下依旧健在,那我大明就没有亡国!
虽说朱大典,此人是贪官,还是大贪官,但却是忠于大明的贪官,且还有领兵之才。
朱大典,此人乃是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的进士,被授于章邱知县。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升任兵科给事中。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升为福建按察副使,并因成功抵御了西方荷兰殖民者的入侵,再次升为福建布政司,执掌福建一省之政务。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之时,他曾临危受命,出任右金都御史兼山东巡抚,亲率辽东铁骑平定过山东孔有德的叛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吴三桂、刘良佐、刘泽清等人都曾在朱大典麾下为将。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二月,值此流寇攻占凤阳,预捣毁皇陵之际,
朱大典再次临危受命,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府,
他以5000辽东铁骑和在山东所募健卒5000人,共1万兵马为亲军驻军凤阳,数次击败大顺农民军的进攻,保护了皇陵,表现出色?。
后因“坐失州县”、“平贼逾期”,而一再被贬官,
之后更是被革职候审,逮捕治罪,抄家充饷!
一朝回到解放前,当官数十年积累的财富,尽数被炒。
从此之后,开始走上贪官之路,且还是大贪!
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大明崇祯末年之时,天下官员哪有不贪的,
大环境如此,
天下皆贪,而你不贪,那你又如何能立足官场!
朱大典此人虽贪,却从不克扣军饷,在军中威望极高,
朱大典此人,可以说是明末少有的奇葩。
贪而不贪,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是有自己的底线所在的!
更关键是此人,对大明忠心耿耿。
历史上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三月,清军攻克浙东,兵临浙西之时,
兵部尚书阮大铖投降,后想派出使臣招降驻守金华的朱大典,却被朱大典拒绝,还斩杀清军招抚使,继续守卫金华。
清军攻打金华两月有余,皆不能克。
最后还是投降清军的阮大铖,得知金华西城门,乃是新筑,
于是清军用火炮专攻金华西城门新筑之处,金华才最后失守。
金华城破之后,朱大典让家中妇孺先行投井自殉,后自己携带火绳与儿子朱万化,引爆城中库中之中的火药,与攻来的清军同归于尽,尸首无存,壮烈牺牲殉国。
因清军攻打金华,损失惨重,战后为了泄愤,竟然在金华屠城!
由此可见,朱大典此人性格之刚毅,
关键还知兵,知将,军事指挥能力极强,军旅经验丰富,且还善于守城,又对大明忠心耿耿,
正是此刻太子朱慈璧,急需要的军事大才!
从传令官锦衣卫总旗牟大牛口中得知太子殿下,就在离此地临安县,西边不远之处的宣城、宁国府一带,
兵部左侍郎朱大典,拜谢过锦衣卫总旗牟大牛后,
立刻下令道,
“全军听令,全速前进,目标宣城,
随我一起,保卫太子!”
说完,一马当先,朝西边的宣城、宁国府一带全速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