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南明广州新都(1/2)
广东行省之所在地!
南明广东行省承袭于大明广东省,下设十大州府,
分别为居中的南明新都广州城所在的广州府,
和其北面的南雄府、韶州府,
其东面的惠州府、潮州府,
其西面的肇庆府、高州府、雷州府和廉州府??,
其南面雷州半岛对岸的琼州府,
共计十府之地!
广东十府,
与东边福建的漳州府,汀州府、邵武府,
北面江西之赣州府、吉安府,南安府,
湖南之彬州府、衡州府、永州府,
西边广西之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
总共二十二府,一同将南明新都广州城环绕在中央,
共同守护着南明广州新都的安全!
而南明新都所在的广州府,始设于大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
下辖?1州14县?,
一州为连州,领阳山县、连山县,两县!
剩下12县,分别为,
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广州市荔湾区等)
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海珠区等)
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
东莞县(今东莞市及深圳市部分)
新安县(今深圳市、香港特区)
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
增城县(今广州市增城区)
龙门县(今惠州市龙门县)
香山县(今中山市、珠海市、澳门特区)
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
新宁县(今江门市台山市)
从化县(今广州市从化区)
而南明新都广州城,就坐落于南海县、番禺县,两县之地!
广州城的历史,最早起源于秦朝,
即史书说的,南吞百越,
公元前219年,始皇派大将屠睢率领五十多万秦军,兵分五路,南下进攻闽浙与岭南之地,
其中一路大军攻取东瓯和闽越,即今浙江、福建,
两路大军,攻南粤,即今广东,
其余两路,攻西瓯,即今广西。
除一路十万大军,进攻浙江、福建外,
剩下四路大军,共四十万大军,都是为攻取两广之地。
战争从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结束,共历时五年,
统帅换了三任,
从第一任统帅屠睢战死,
到第二任统帅任嚣,拿下两广之地,
一直到第三任统帅赵佗,彻底占领整个两广之地,
从大秦到大汉,汉人用了整整一百多年时间,终于是将两广之地纳入汉地版图!
并在两广之地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
至于象郡之位于今越南河内之地!
而广东之地,正是南海郡,郡首府,则为任嚣城,
顾名思义任嚣所筑之城,
任嚣城,正是广州城的原身,
因其位于番山、禺山以北,故被秦始皇,命名为番禺城!
番禺城,刚开始时南、北之间只有300米左右,东、西之间只有250米左右,城池面积只有7.3万平方米,实乃是一座小城,
番禺城虽小,却是南海郡的郡首所在地,当时整个广东之地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佗趁机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而南越国的都城,正是番禺城,
至此,广州城,历史上开始第一次成为了一个朝代的都城,
也开启第一次扩城史!
南越国在番禺城外,建了一个外城!
扩建后的南越国都城番禺城,成为内外城布局!
南北距离增扩到700多米,东西距离增扩到650多米,总面积达到了0.42平方公里,人口首次突破十万大关,成为南海的一个明珠,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
汉武帝攻灭南越国后,番禺城被保留,内城改为郡署,
两汉时期,番禺城一直为官员流放之地,
虽然为官员流放之地,但客观上却带动了番禺城文教事业的发展,
三国期间,孙权为了平衡交州之势力,也是为便于管理,将面积过大的交州,一分为二,
西边为交州,郡首为龙编,今越南河内,
东边为广州,郡首番禺城改为广州城!
至此,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广州城!
西晋八王之乱和唐朝安史之乱后的两次衣冠南渡后,
广州作为郡首,自然也有很多衣冠大族来到广州定居!
如广州植氏,乃是越王勾践的后裔,
广州瘳氏,乃是春秋战国时楚国贵族!
广州海氏,乃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
广州叶氏,则是隋唐宰相叶颐的后代
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