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 第9章 内三院、六部大臣上

第9章 内三院、六部大臣上(2/2)

目录

并参与皇太极时期的所有重要军事与外交活动,主持修订内院官制,号称满清之中的第一满人!

和其兄索尼的父亲赫舍里·硕色,一起投靠后金太祖努尔哈赤,

兄弟两人,皆因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被清太祖努尔哈赤赐号为“巴克什”,

后编入皇太极的正黄旗,更为后来赫舍里氏家族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弘文院翰林学士——查布海,

同样为满人,镶黄旗出身,

是笔帖式文官,主要负责传递敕谕并记录战果。?

可见此刻,在满清的权力核心内三院,除了早期投效皇太极的汉人范文程外,都是满人!

且内三院的三位大学士,都还是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出身,都是皇太极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才,对皇太极忠心耿耿!

当时顺治帝福临年幼,皇帝的部分大权,自然便到了其母孝庄太后的手里,

如此,孝庄就可以利用旗主或者家长的身份随时召见这三位内三院大学士,

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内三院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机构,忠诚于孝庄与顺治帝。

这显然不利于多尔衮的权势!

故,多尔衮罗织了很多罪名,以此为威胁,

想要让刚林、范文程、希福,三位内三院的大学士投靠自己!

范文程作为皇太极的亲信谋臣,不愿意与多尔衮同流合污,多尔衮便百般为难,范文程无奈只好闭门不出,在家里“养病”;

而刚林,则是直接投靠了多尔衮,而且干脆转入了多尔衮的正白旗。

至于希福,也是皇太极一手提拔上来的,也不愿投降多尔衮,

之后多尔衮为了控制内三院,便开始将自己的亲信直接塞进内三院!

顺治三年,三月

多尔衮以其麾下正白旗出身的的祁充格,代替希福的位置;

乌苏.祁充格,满洲镶白旗人,世居瓦尔喀,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初设六部时,被任命为礼部启心郎,负责监督规谏各部贝勒的言行。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升任牛录额真。?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随多尔衮攻锦州,因功获赏,获得多尔衮重用!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代替希福升任弘文院大学士,并担任《明史》总裁官。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即今年,开始主持编纂《清太宗实录》!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五月,

多尔衮又将投靠自己的正红旗的宁完我,代替了范文程的位置!

宁完我,字公甫,辽阳汉人。

天命年间被后金俘获,为萨哈廉之包衣奴才,后隶汉军正红旗。

皇太极发现他通晓文史,便提拔他参与机务,入值文馆!

宁完我,进入宫廷之后,推荐了很多有才华的人进入宫内,

其中使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的、病死于公元1645年的、原内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就是宁完我,所推荐!

宁完我的才能不在范文程之下,他的屡屡建言献策,为后金政权的巩固,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其人特喜欢喝酒,又爱赌博,曾因此多次坏事,

天聪年末,因沉迷赌博而被皇太极废锢,重新发配给萨哈廉为奴。

顺治两年,投靠多尔衮后,再次被起用,

之后代替了范文程的位置,成为多尔衮的首席谋士,

兼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太子太傅!

加上投降自己的刚林,

顺治三年之后,一直到现在顺治六年,

内三院的三位大学士,变为了刚林、祁充格和宁完我,

至于范文程、希福,两人则被多尔衮名升暗降,踢出了满清的权力核心部门——内三院!

一个成为太子太傅,一个成为太子少傅!

顺治三年,多尔衮大权在握后,

便开始对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及忠心耿耿的两黄旗大臣动手。

多尔衮先将济尔哈朗降为辅政王,

然后为其罗列了很多的罪名,降为了多罗郡王,并且将济尔哈朗派往湖广征讨大顺军。

即便是济尔哈朗立下战功,也没能再进入决策机构。

肃亲王豪格作为多尔衮争夺皇位最大的竞争对手,多尔衮自然不会放过,

顺治五年三月,在豪格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多尔衮便迫不及待为其罗列了很多的罪名,直接圈禁起来。

豪格突然遭此遭遇,心中满是怒火,誓死都不跟多尔衮低头,很快豪格便在狱中去世了。

豪格去世后,多尔衮不仅强占了豪格的正蓝旗;

而且还将豪格的妻子据为己有。

即便顺治帝知道兄长是被冤枉的,但也无能为力;

一直到顺治帝亲政后,才恢复了兄长的爵位,并将其追封为肃武亲王,立碑纪念。

就这样能够维护孝庄与顺治帝母子的障碍,除了两黄旗大臣外,皆被多尔衮尽数除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