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成炮灰后,美食玄学爆火 > 第115章 日记解密--灭门真相初显露

第115章 日记解密--灭门真相初显露(1/2)

目录

夜色渐深,守陵人小屋的油灯下,苏清颜、萧惊寒、刘公公和林风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旁,桌上摊着阿瑶的日记、影阁名册副本和写满暗号的纸。银铃蹲在苏清颜的腿上,时不时用头蹭蹭她的手,像是在给她打气,又像是在提醒她注意安全。

“我们先解读日记,”苏清颜拿起日记,翻到之前字迹模糊的几页,眉头微微皱起,“刘公公,太后有没有给你什么能让字迹显形的东西?三皇子手里有另一枚备用玉佩,能解开这些秘密,我们手里的玉佩好像不行。”

刘公公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瓶透明的液体,泛着淡淡的金光:“这是太后给我的‘显影液’,里面加了暖玉粉和朱砂,暖玉粉属阳,朱砂能驱阴,影阁的隐墨是阴寒属性,遇阳刚之气就会显形。不管是用什么特殊墨水写的字,只要涂上它,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太后早就料到三皇子会用这种手段,特意让太医院研制的,还让我务必贴身带着。”

银铃像是察觉到苏清颜的紧张,从地上叼起一片干枯的艾草叶(之前在暗卫据点沾的),用爪子推到她手边——艾草是驱煞安神的,它是在提醒苏清颜冷静。苏清颜摸了摸它的头,心里的慌乱果然少了些,拿起一支细小的毛笔,蘸了点显影液,小心翼翼地涂在日记的模糊字迹上。

奇迹发生了,原本看不清的字迹渐渐变得清晰,黑色的墨水在油灯下泛着光,仿佛在诉说着二十多年前的秘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扎在众人的心上。

“二十二年秋,嫡姐又欺负我,把我母亲留给我的唯一一支银簪扔进了池塘。我趴在池塘边找了整整一夜,冻得浑身发抖,也没找到。我恨她,恨侯府所有人——他们都偏心嫡姐,把我和母亲当成外人,连一口饱饭都不让我们吃安稳。”

“二十二年冬,我在侯府后门遇到影阁的莲堂主,他说可以帮我报仇,只要我帮影阁打入皇宫,收集朝廷的情报。我答应了,哪怕是做牛做马,我也要让侯府所有人都付出代价,让他们尝尝我和母亲受过的苦。”

“二十三年春,我进宫成为太子的侍妾,凭借着一点小聪明,很快就得到了太子的宠爱,怀上了三皇子。影阁让我诬陷忠勇侯府谋逆,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只要能报仇,我什么都愿意做,哪怕下地狱。”

“二十三年夏,我联合影阁,伪造了忠勇侯府和敌国勾结的书信,又让三皇子在皇帝面前吹风——那时候他才六岁,却已经懂得看我的脸色,我教他说‘忠勇侯府的人经常在夜里偷偷开会,好像在商量什么大事’,他就一字不差地告诉了皇帝。皇帝果然相信了,下旨抄家灭门。”

“二十三年秋,忠勇侯府满门抄斩,我去刑场看了,嫡姐临死前还在骂我,说我是白眼狼,不得好死。我笑了,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我终于报仇了,我母亲的仇,我的仇,都报了。可我没想到,影阁竟然用这件事威胁我,让我帮他们做更多的坏事,要是不答应,就杀了三皇子……”

日记读到这里,苏清颜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滴在日记的纸页上,晕开了淡淡的墨迹——阿瑶的嫉妒和仇恨,像一条毒蛇,不仅吞噬了她自己,还毁掉了整个忠勇侯府,多少无辜的人因此丧命。

萧惊寒的拳头紧紧攥着,指节发白到泛青,指甲掐进掌心,渗出血丝都没察觉。他看着日记里“三皇子在皇帝面前吹风”的字句,浑身控制不住地发抖,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我父亲……忠勇侯府满门……竟然是被这样诬陷的……三皇子当年才六岁,就懂得落井下石,心肠歹毒到这种地步,简直不配为人!”

林风也气得浑身发抖,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太过分了!阿瑶狠毒,三皇子更狠毒!六岁的孩子就能说出这种话,长大了怎么可能不谋反?我们一定要揭穿他们的阴谋,为忠勇侯府平反!”

刘公公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三皇子从小就被阿瑶教坏了,阿瑶把自己的仇恨都灌输给了他,让他觉得忠勇侯府是仇人,让他变得阴狠狡诈。后来,他长大了,野心越来越大,就和影阁勾结在一起,想篡夺皇位,真是孽障啊。”

苏清颜擦了擦眼泪,继续往下读:“二十五年春,影阁让我帮他们在皇宫里安插眼线,我不愿意,他们就威胁要杀了三皇子。我只能答应,可我心里很清楚,我和三皇子,早就成了影阁的棋子,随时都可能被抛弃。”

“三十五年秋,三皇子长大了,他说他不想再受影阁的控制,要和影阁合作,一起篡夺皇位。他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安插亲信,还和影阁一起,贪污军饷,购买兵器,把朝廷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三十七年冬,我知道我活不了多久了,常年的心悸让我喘不过气,我怕我死了,就没人知道忠勇侯府的冤案真相了,就把影阁的名册和暗号藏在陵墓的暗格里,还写了这本日记。我希望有一天,有人能看到这本日记,知道忠勇侯府是被冤枉的,也知道三皇子和影阁的阴谋……”

日记读到最后,只剩下几页空白,显然阿瑶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去世的,字里行间满是悔恨与无力。

苏清颜拿起影阁名册副本,仔细翻看着——上面除了柳姨娘和三皇子的名字,还有很多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的名字,甚至包括几个禁军将领,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他们负责的事务,比如“户部尚书:负责掩盖军需库缺口,每月输送五万两白银给影阁”“禁军副统领:负责调动禁军,接应影阁进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