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魏晋风云初起意(2/2)
青衣小童搬来案几,青瓷杯中碧色“石花”茶袅袅生香,入口微苦回甘。正欲询问典籍之事,左手边文士已笑道:“方才论及《三都赋》,左太冲耗时十年写成,一时洛阳纸贵,这般才力前无古人。”
另位摇羽扇的文士反驳:“左太冲之才固然可敬,但若论风骨,我更推崇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字字铿锵,宁折不弯,这才是我魏晋名士本色!”
“嵇中散固然傲骨,可如今司马氏掌权,这般锋芒太露,终究是……”话未说完便被眼神制止。我心中一动,魏晋的“正道”,果然绕不开乱世中坚守本心之人。
主位老者忽然看向我:“公子远道而来,想必也读过不少书?不知公子以为,我朝哪部典籍,最能体现这世道的真意?”
这正是我要问的。放下茶杯,我认真答道:“晚辈初来乍到,对贵朝典籍尚不甚了解。只是晚辈心中有一问:如今这洛阳,既有文酒风流,亦有烽烟隐忧,晚辈想寻一部书,能让人在繁华时不忘根本,在衰败时仍守初心,不知老先生能否指点?”
老者眼中精光一闪,沉吟片刻缓缓道:“公子这一问,问到了点子上。我朝文人多好清谈,着述虽丰,却多是玄理空谈。若说能照见这世道真意,又能让人识得‘坚守’二字的,倒是有一部《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我重复着,时枢在腕间轻跳回应。
“正是,”老者点头,“此书由刘义庆编撰,收录汉末至魏晋名士言行。有管宁割席的淡泊,有嵇康赴死的决绝,有王导匡扶晋室的担当,也有谢安围棋赌墅的从容。这些人处同样乱世,或居高位或处陋巷,却都守着心中‘道’。可惜成书未久,流传不广,便是我这诗社,也只见过几卷残本。”
心中顿时燃起火焰。管宁割席、嵇康赴死……不正是“繁华与衰败间对正道的坚守”吗?时枢震颤愈发清晰,似在催促:就是它了。
“多谢老先生指点!”我起身深揖,“晚辈这就去寻这部《世说新语》。”
老者笑道:“公子若能寻得全本,不妨拿来诗社一观,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应了声“一定”,转身走出诗社。巷外阳光正好,青石板上流动的光斑映着远处卖花女的吆喝:“买支紫蔷薇吧,插在案头,读书也添几分雅趣——”
摸了摸腕上时枢,柔和光芒似在引路。寻书之路从此刻才算真正开始,这洛阳城藏着太多故事与答案。深吸一口气,我朝着藏书阁方向走去,木屐踏在石板上,发出坚定的“嗒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