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宇宙秘籍之七碎片 > 第6章 江湖风云

第6章 江湖风云(1/2)

目录

从莫愁湖的枯井密道逃出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我攥着老仆塞给我的纸团,踩着湿滑的芦苇根往岸边挪,冰凉的湖水浸透了衣衫,风一吹,冻得人骨头缝里都发疼。纸团上“青城山,千面狐”五个字被汗水洇得发皱,这是眼下唯一的线索——据点已毁,旧部被擒,若找不到这位擅长易容的玄真教前辈,别说寻找建文帝,恐怕连自保都难。

刚爬上河岸,就听见身后传来杂乱的脚步声,赵虎的怒吼穿透晨雾:“往芦苇荡里搜!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那小子找出来!”

我不敢耽搁,钻进茂密的芦苇丛。芦苇秆刮得脸颊生疼,脚下的烂泥深一脚浅一脚,身后的呼喊声越来越近。慌不择路间,忽然撞到一个柔软的东西,伴随着一声轻呼,一个身影从芦苇后踉跄着退了两步。

是个女子,一身淡青色衣裙,腰间悬着柄短剑,裙摆沾着泥点,显然也是在躲避追捕。她看清我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压低声音:“跟我来!”

不等我反应,她已拽着我的手腕钻进更深的芦苇丛。穿过一片齐腰深的水洼,她掀开一块松动的石板,露出底下的暗洞:“快进去!这是玄真教留下的应急密道,能通到三里外的官道。”

我这才认出她腰间的剑穗——那是玄真教俗家弟子的标识,用七种彩线编成,末端缀着枚小巧的银铃。“你是……”

“别废话!”她推了我一把,“赵虎的人快追来了!我叫苏青,是玄真七子中老二的弟子。到了官道往东走,会有人接应你。”

密道狭窄潮湿,只能容一人匍匐前进。我刚爬进洞口,就听见外面传来苏青的声音,故意提高了嗓门:“你们看,这里有脚印!往东边去了!”紧接着是马蹄声和呼喊声,渐渐远去。

我在黑暗中爬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终于透出光亮。钻出密道,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松林里,不远处的官道上停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一个头戴斗笠的车夫正靠在车边抽烟,见我出来,朝我招了招手。

“苏姑娘让我来接你。”车夫的声音低沉沙哑,“上车吧,去青城山。”

马车行驶得异常平稳,车帘紧闭,里面铺着厚厚的棉垫。我脱下湿衣,换上车夫递来的干净长衫,才发现这长衫的袖口绣着朵极小的兰花——与苏青裙摆上的暗纹一模一样。

“苏姑娘……没事吧?”我忍不住问。

车夫抽了口烟,烟雾从斗笠下飘出来:“放心,她从小在莫愁湖长大,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藏身的地方。倒是你,”他忽然转头,斗笠的阴影遮住了大半张脸,“那半块虎符,可得看紧了。”

我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虎符就藏在贴身的布袋里。

“玄真教在江湖上布了七十二个暗桩,”车夫缓缓道,“每个暗桩都有信物。你这虎符,能调动半数人马。可要是被赵虎拿到,后果不堪设想。”

他告诉我,燕王登基后,玄真教被列为“魔教”,教众要么被斩首,要么隐姓埋名。如今还敢公开活动的,只剩下青城山一脉。而千面狐作为玄真教硕果仅存的长老,不仅擅长易容,更掌握着教中最核心的机密——包括建文帝可能藏身的三处秘境。

“不过千面狐性子古怪,”车夫话锋一转,“他最恨朝廷的人,也不喜欢被人打扰。你要见他,得先过三关:闯‘迷魂阵’,辨‘真假人’,答‘心头问’。”

正说着,马车忽然停下。车夫掀开帘子:“到了。从这里往南走十里,就是青城山脚的望月镇。找镇东头的‘醉仙楼’,报‘青兰’二字,自会有人带你上山。”

我刚下车,马车就“嘚嘚”地驶远了,仿佛从未出现过。望着连绵起伏的青城山脉,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悬崖峭壁,我深吸一口气,朝着望月镇走去。

镇子不大,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醉仙楼就在镇口,幌子上的“醉”字缺了个角,门口站着个店小二,见我进来,眯眼笑道:“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我找……青兰。”我压低声音。

店小二的眼神立刻变了,引着我穿过大堂,来到后院的柴房。他移开堆着的劈柴,露出一道暗门:“顺着楼梯上去,到了山顶,自会有人接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