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剪辑、去魔都、电影上映(1/2)
剪辑室里,俞良从满是设备和显示器的房间中央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休息会儿吧,你们也别没日没夜地干,注意身体。”
旁边几位剪辑师还紧盯着屏幕,只有李爽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句:“谢了良子,我们没事儿。”
俞良没再多说。这段时间,他是真见识了这帮人的定力——太坐得住了!尤其是李爽和臧溪川,简直比他这个项目发起人还上心。
说实在的,他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干剪辑这活儿,太熬人。光是看着,没怎么上手,他都有些扛不住。但他清楚,这活儿不能撒手不管——毕竟是他的项目,他得盯着。他也明白,现在觉得煎熬,将来习惯就好了。
看着大家对《唐探》剪辑这么投入,俞良暗下决心:如果电影成了,一定给这两人多包点红包。
进度方面,目前已是八月初,《唐探》的剪辑已进行近一个月。由于团队除了睡觉、连吃饭都在赶工,进度比预期快不少,成片效果也让俞良和众人都很满意。照这个速度,估计九月中旬就能剪完,后面再加入插曲和配音,快的话十月初就能全部搞定。
俞良心想,这样最好,能赶在《红高粱》开机前完事。虽说也能请假,但郑小龙的剧组,他还是尽量少请假为妙,省得那老家伙又阴阳怪气。
觉得剪辑室太憋闷(其实所有剪辑室都这样),俞良打算出去透口气——反正现在他对剪辑也放心了。
“我出去透口气。”他没等众人回应,就朝门口走去。
刚要开门,就听见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咚、咚、咚”。
不用猜,肯定是濮伦。
他直接拉开门,正好看见拎着两大袋食物的濮伦走到门口。
“我从超市给你们买了点吃的喝的,”濮伦举了举袋子,“顺便跟你汇报下工作。”
俞良点点头,但没打算回屋:“你给他们送进去吧,我去楼梯间等你。”
濮伦看俞良那样子就知道他坐不住了,应道:“行,你先去,我马上来。”
俞良走到剪辑公司安全通道。这家公司是义父张艺谋长期合作的,规模不大,员工也少,除了剪辑室里那几位,他出来愣是一个工作人员没见着。
没多久,濮伦就来了,开门见山:“按你的要求,和《时装男士》谈好了,九月单封。《ELLE》那边毕竟是女刊,竞争太激烈,争取到十月单封,行吗?”
之前也提过,这次米兰时装周,香奈儿给足了俞良排场,业内也都看出品牌对他的重视。不止俞良自己猜香奈儿可能续约甚至升级合作,圈内人也这么想——毕竟能当上奢侈品牌大使已经很厉害,而香奈儿这架势,明显是照着更高规格去的,最差也是周迅那样的大中华区品牌大使。
因此,各大男女刊纷纷来找俞良拍封面。但他不可能全接,只挑了一个男刊和一个女刊——选《时装男士》是因为“男五刊”他就差这家没上过,而且主编之前多次诚意邀请,他也就顺水推舟了。
其实他也想多拍几个,但实在没时间——剪辑还没完,后面还有一堆事等着他。
俞良听后觉得这个安排挺好,也表示理解。
能凑上“金九银十”这个节点,已经相当不错了。
“行,就这么定吧。只要在开机前全部完成就可以,具体时间你来协调……对了,我9月2号得去一趟魔都,待几天,安排的时候记得把这个时间空出来。”
濮伦一听到“魔都”,心里就明白了。
“是去你投资的那家公司?”
俞良也没打算瞒他,如实说道:“对,去参加一个活动。另外,我会正式成为他们网站的代言人。不过这就不另签合同了,之前投资协议里已经涵盖,算是免费代言。”
濮伦一听,语气里带了些不满:“你说你投资就投资,怎么还搭上个免费代言?我真搞不懂你怎么想的……”
他并不是反对俞良投资——明星做投资的多了去了。但投了资还要免费给人代言,濮伦觉得这就不太合理了,甚至有点亏。
要知道,以俞良现在的商业价值,代言费起码二百五十万起步,低于这个数基本免谈。
也难怪濮伦不太乐意。
当然,他也不完全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多是觉得俞良毕竟还年轻,平时虽然机灵,但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太容易相信别人。一个二次元网站,至于这么投入吗?
俞良明白濮伦的顾虑。外人看来,他这波操作确实像亏了,但他自己心里有数——这一点都不亏。
尤其是那3.5%的不可稀释股份。
现在或许没人觉得有什么,但俞良清楚它的价值。b站虽不像腾讯那样庞大,但未来市值一旦上去,这3.5%会非常关键。现在不出力、不配合,万一关系搞僵了,即便股份还在,合作氛围也没了。
所以他愿意配合,也愿意代言。徐毅和陈瑞都会看在眼里。
俞良又多解释了一句:“而且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马上就要公开了——他们正在进行第一轮融资,不像我之前的那种,这次很正式。”
濮伦一听,倒是有些意外。他虽然是经纪人,但对资本运作也有基本了解。圈内公司上市的案例不少,他没想到那个“小破站”居然已经走到融资这一步了。
他好奇地问:“要融资?融多少?”
俞良其实也不清楚具体数字,依进程看,至少得一千万打底。
“具体我没问,但能融资总是好事。你就别替我担心了。”
“那你跟不跟投?”濮伦追问。他知道正式融资后原股东的股权会被稀释,除非继续跟投。
俞良却摇头:“不跟,没必要。”
他一开始就拿准了主意:3.5%是他的底线。即便日后被稀释,只要最终能保持在5%以内,他都很满意。
他不求大富大贵,中庸稳妥最好。
濮伦还是觉得刚投资就被稀释,有点亏。
俞良看他的表情,就猜到了他的想法。心里默默感叹:濮伦这种人,适合做经纪人、做管理,做个高级打工人没问题,但真要发大财,思维和格局还是差了点。
俞良没说的是,他这次去魔都,不单是为了b站的事,还约了一位资产管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