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他也想这么圈钱(1/2)
他这就是纯粹是好奇了。
说实在的,虽然这些消息他们也能查,但是吧,有“内部渠道”,确实是比较爽。
而杜杨觉得已经说了,现在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接着,她介绍了春节档的主要电影,包括《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前任攻略》《澳门风云》等他们内部比较看好的电影。
不过呢,最让俞良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传统电影。
而是《爸爸去哪儿》。
因为《爸爸去哪儿》,居然要推出电影版,就在春节档上映……
这瞬间勾起了他的记忆。
他印象里,上一世有一段时间,确实有一些热门综艺会被改编成电影用来“圈钱”,内容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加长版综艺特辑。
坦白说,这根本不算电影,就像刚才说的,纯商业操作。
就是捞钱。
但俞良并不像某些电影人那样,对此愤慨,指责它“破坏电影艺术”。
事实上,他内心其实是羡慕。
看他们累死累活的拍一部电影,再看看人家,拍个综艺,就能捞钱。
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俞良收回思绪,正式提出了他的想法。
“我觉得,既然这样,那我们不如就在1月中旬上,那个时候很多学校都已经放寒假了……”
……
本次关于电影上映日期的首次会议并未最终确定档期。
尽管俞良的提议很有说服力。
他明确指出自己的粉丝群体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寒假期间上映不仅能够有效覆盖这一受众,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而且还能蹭一下贺岁档和春节档。
更重要的是,若定在一月中旬上映,就意味着为中影协调其他院线、以及万达安排排片留出了足足两个多月的准备时间,这时间无疑是非常充裕的。
两家代表对俞良的想法都表示认同,事实上,这也与他们内部的调研结果差不多。
俞良的粉丝基数虽大,但以学生为主,寒假确实是理想的档期。
而且正如俞良所说,同期竞争不强,同类型影片几乎没有,市场差异化明显。
就算是有影响,那么分流影响也会降到最低。
但最终决定并不能立即拍板。
双方仍需进行内部测算、撰写报告并经过多层沟通,还要和院线有个大概的沟通。
总之,需要一定时间。
不过时间也不会太久,张主任和杜杨表示会尽快协调好,争取这两天就给答复。
到时候再开会。
俞良不急,他追求的是高排片率。
说实在的,电影再好,排片不足,没人看有个蛋用,照样扑。
而中视,并未过多表态,基本持观望态度,意思很明白,你们来,我们都行。
这也合乎情理,因其所占份额最小,而且公司的主要经营的也不是院线,而发行由中影负责,所以看着就完事儿了。
当然,中视是有媒体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