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他不挑的~(1/2)
不过话说回来,俞良虽然知道《长城》阵容强大,但除了男女主马克达蒙和大甜甜,以及张涵宇和刘德桦,其他的并不清楚。
但这次知道了,好家伙,清一色都是眼下知名度很高的演员,其中更不乏当红流量。
还有他...
其实俞良也好奇自己顶替了原定是谁的角色,不过也就一闪而过的念头罢了,反正跟他关系不大。
而且吧...这活儿他也推不掉。
不过,他确实察觉到一个问题,塞进这么多知名演员,难怪《长城》最后拍不好。
和《英雄》《十面埋伏》不同,《长城》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知名演员实在太多了。
《英雄》和《十面埋伏》主线清晰,核心演员就那么几位,可《长城》光叫得上名字的演员就有七八个,这还没算上外国演员。
说白了,这些能挤进组的知名演员,哪怕对角色要求不高,毕竟是张艺谋的电影,但也不可能完全不在乎镜头份量。
肯定希望自己的戏份出彩。
这就导致需要突出表现的角色太多,电影内容容易杂乱失衡。
俞良觉得义父应该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因为连他都看出来了,义父不可能看不出来。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带着“未来人”的先知视角,义父说不准没看出来。
或者说,义父是自信有能力协调妥当。
但事实证明,最终并没协调好。
当然,除了演员,《长城》剧本也有问题,不说好坏吧,但是精神内核完全不符合国人。
毕竟跳下去给怪兽喂饭这种剧情,国内再烂的编剧,也想不出来啊。
完全就是外国大片的剧情。
但是吧,也合理,因为《长城》的剧本,就是外国人写的。
总之,经过俞良详细的分析,种种原因导致了《长城》的失败。
他觉得自己这番分析八九不离十。
但就算知道,他也不能说什么。
剧本是外国人写的,演员阵容也基本定下了,他还能多嘴什么呢?
还是那句话,义父嘛,被骂也习惯了。
《长城》的失败,并不妨碍他未来继续拍出大卖的电影,更不影响他的影坛地位。
俞良依然可以在义父的庇护下,或者借着义父的名头继续发展。
既然如此,何必当那个出头鸟?
老老实实拍戏、拿片酬就得了。
这之后,也没再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俞良也开始忙自己的行程去了。
期间,他和李吣天天黏在一起。
不过两人也没能腻歪太久,李吣还得完成配音工作,而俞良年底事务繁多,应接不暇。
和李吣缠绵几天后,他便直飞魔都。
他先去了哔哩哔哩,追加投入了3200万资金,以维持自己在B站的股权比例不变。
接着与财务经纪人见面,将剩余资金逐步投入股票市场,大部分买入腾讯和茅台,还有一部分配置了锂电股。
身为“未来人”,哪怕他知道的宁德时代尚未上市,俞良也对其他锂电企业了解有限,但他清楚这个方向绝对稳赚不赔,说不定还能带来意外惊喜。
当然了,哪怕赔了也无所谓,全当玩了。
毕竟俞良现在...
阔气了~
就是扔钱玩~
将“有一家卖俞良的影视投资公司”账上的钱妥善安排完毕,俞良总算松了口气。
当然,既然到了魔都,肯定得见见好大姐。
但这次见面除了联络感情,也有正事,那就是提前给他过生日。
他生日是12月22日,但那天两人肯定不能见面,因为这次生日会俞良搞的挺大,邀请了很多圈里人,所以两人只能私下。
好大姐的生日礼物不是钱,而是更重要的东西。
年前好大姐也会回京,届时将引荐他认识一些人。
这么说吧,影视行业虽然产值不算顶尖,却是能“通天”的行业。
而俞良作为新生代艺人代表,其实早已见过不少超级大人物,他毕竟是影协会员,又有义父这层关系,参加过一些高层会议。
但想要更深入核心,被真正接纳为“自己人”或收作“小弟”,还需要其他层面的关系,比如有人引荐。
而好大姐送给俞良的这份生日大礼,正是这个机会。
说实话,这对俞良来说,比十个亿还珍贵。
只要入了那些人的眼,成为自己人,哪怕只是当个小弟,这么说吧,只要不明目张胆杀人放火,他未来的路就真的稳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以后再也不怕被人抢“东西”了。
俞良对好大姐那是无以为报,但唯有以精诚相报。
...
离开魔都后,俞良开始频繁出席各类颁奖典礼。
无论大小,只要给他奖,他就去。
直到他生日前两天,回到京城,参加了安徽卫视主办的国剧盛典,也是他生日之前的最后一个颁奖典礼。
虽然与最佳男演员奖失之交臂,但他凭借《红高粱》和《何以笙箫默》斩获了三项奖。
专业奖:凭《红高粱》余占鳌一角获“观众喜爱角色人物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