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匣秘惊尘,水毒牵凶(1/2)
一、匣中秘辛
靖王府正院书房的窗棂被晨雾染得朦胧,林微与宇文擎并肩立在案前,紫檀木匣子静静躺在锦缎之上,纹理间还沾着些许御书房的龙涎香余味。秦风已按吩咐退至门外值守,屋内只剩两人的呼吸声,与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相映。
“小心些。”宇文擎轻扶着林微的手腕,指尖带着细微的力道。他昨夜已命人反复检查过匣子,确认无机关暗器,却仍难掩谨慎——这是母亲贤妃遗留的最后念想,也是揭开所有秘辛的关键。
林微点头,指尖轻叩匣面。紫檀木质地细密,盒角雕刻着极小的凤纹,与凤印上的纹路隐隐相契。她按照小禄子转述的方法,将指尖按在凤纹凹槽处,微微用力,只听“咔嗒”一声轻响,匣子的锁扣应声而开。
盒盖掀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樟香扑面而来,混着陈旧的纸墨味,驱散了书房的晨寒。匣内铺着杏色锦绒,上面整齐摆放着三样东西:一本线装日记、一卷泛黄的绢册,还有一支玉笛。
日记的封皮是素色棉纸,上面用朱砂写着“梧桐碎影”四字,字迹清丽,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悲戚,显然是贤妃亲笔。林微小心拿起日记,指尖抚过纸页,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粗糙质感。
“先看看母亲的日记吧。”宇文擎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俯身看着日记,目光落在开篇的日期上——那是二十年前,母亲刚入宫不久的时候。
林微缓缓翻开第一页,贤妃的字迹从最初的明媚轻快,渐渐变得沉重晦涩。开篇记录着她初入皇宫的新奇与忐忑,提及先皇最初的温柔相待,还有对凤族使命的坚定:“凤族后裔,当护中原安宁。今入深宫,虽前路未知,然有梧桐血脉在身,必不辱使命。”
往后翻页,字迹渐渐潦草。其中一页写道:“陛下问及梧桐山谷的秘辛,言语间颇有觊觎之意。凤族至宝‘梧桐心’能聚天地灵气,助人寿元绵长,陛下怕是动了贪念。吾以‘族中秘宝,不可外泄’拒之,陛下神色不悦,恐已生疑。”
“梧桐心?”林微轻声呢喃,这是她们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想来便是李嬷嬷提及的凤族至宝。
宇文擎眉头紧蹙,继续往下看。日记中还记录了先皇如何暗中派人探查梧桐山谷,如何借“赏赐”之名给贤妃的汤药中添加药物,试图控制她的凤族之力。“汤药有异,吾暗中查验,竟含‘锁灵草’,长期服用会压制血脉之力。陛下之心,已非当初,恐与蛮族有所勾结——近日听闻边关蛮族异动,粮草却似有中原接济,细思极恐。”
看到此处,林微心中一沉。之前的证据只证明先皇与蛮族有书信往来,却不知他早已暗中接济蛮族,其野心远比想象中更大。
日记的最后几页,字迹凌乱,墨痕晕染,显然是贤妃临终前仓促写下:“陛下已决意与蛮族合作,欲借蛮族兵力攻破梧桐山谷,夺取梧桐心。吾虽竭力阻拦,却已无力回天。今将凤印、典籍与玉笛留下,凤印护权,典籍藏术,玉笛寻心——若吾儿将来能遇同心之人,必能阻止浩劫。婉儿(李嬷嬷本名)忠心,可托后事。”
最后一句的末尾,是一滴暗红色的印记,似是血迹,看得人心头发紧。宇文擎握紧拳头,指节泛白,眼中满是悲愤:“原来母亲当年承受了这么多……父皇不仅杀了她,还要毁了凤族,简直罪无可赦!”
林微轻轻握住他的手,将日记放在案上,又拿起那卷绢册。绢册展开,上面用朱砂绘制着复杂的图谱,还有古奥的文字,并非中原常用的隶书,而是形如飞鸟的凤族文字。“这应该就是凤族的典籍了,只是这些文字我们都不认识,得找李嬷嬷问问。”
她话音刚落,门外传来青黛的声音:“王妃,李嬷嬷求见。”
“快请她进来。”
李嬷嬷走进书房,见案上的紫檀木匣子已然打开,泪水瞬间涌了上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娘娘……老奴终于能给您一个交代了……”
“嬷嬷快起来。”林微连忙扶起她,将绢册递到她面前,“嬷嬷,您认识这些文字吗?这是贤妃娘娘留下的典籍。”
李嬷嬷擦干眼泪,接过绢册,指尖抚过上面的凤族文字,眼神变得肃穆:“这是凤族的古老文字,老奴当年跟着娘娘学过一些。这上面记录的是凤族的秘术,还有梧桐心的传说。”
她指着图谱中央的一团光晕,缓缓说道:“梧桐心是凤族的镇族至宝,藏在梧桐山谷的梧桐神树之下,能汇聚天地灵气,不仅能滋养凤族血脉,还能稳固山川气运。若是被恶人所得,不仅凤族会彻底覆灭,中原的气运也会紊乱,到时候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父皇就是想夺取梧桐心,才和蛮族勾结?”宇文擎问道。
“应该是。”李嬷嬷点头,“娘娘当年说过,先皇一直痴迷长生之术,听说梧桐心能助人寿元绵长,便一直念念不忘。蛮族首领也想借梧桐心的力量增强族群实力,两人各取所需,才达成了协议。”
林微又拿起那支玉笛,玉笛通体莹白,笛身上也刻着凤纹,笛尾有一个小小的“心”字。“这玉笛是用来做什么的?日记里说‘玉笛寻心’。”
“这是寻心笛,是开启梧桐山谷结界的钥匙。”李嬷嬷道,“梧桐山谷被凤族设下结界,寻常人根本找不到入口,只有用寻心笛吹奏凤族的《梧桐引》,结界才会显现。当年娘娘入宫时,凤族族长将这玉笛交给她,就是怕有朝一日梧桐心遭遇危机,她能及时赶回相助。”
林微将玉笛握在手中,只觉入手微凉,隐隐有一股微弱的灵气顺着指尖蔓延。她忽然想起之前凤印发光的景象,问道:“嬷嬷,若是将凤印与寻心笛放在一起,会不会有什么反应?”
李嬷嬷眼睛一亮:“老奴倒是忘了!凤印是凤族的权力象征,寻心笛是开启结界的钥匙,两者相和,或许能唤醒更强的力量,甚至能感应到梧桐心的方位!”
林微立刻将凤印从锦盒中取出,放在玉笛旁边。当凤印与玉笛相触的瞬间,两道金光同时迸发,交织成一只小小的凤凰虚影,在书房中盘旋一圈后,又缓缓融入两件宝物之中。与此同时,绢册上的图谱忽然亮起,原本模糊的山谷轮廓变得清晰,旁边还出现了一行小字——竟是中原的隶书,标注着梧桐山谷的大致方位:南方楚地,云梦泽旁。
“真的有反应!”宇文擎又惊又喜,“只要我们找到梧桐心,就能阻止父皇和蛮族的阴谋了!”
“只是楚地偏远,云梦泽一带更是荒无人烟,且现在父皇肯定也在派人寻找梧桐心,我们想要顺利找到,恐怕不容易。”林微冷静地说,“而且眼下王府和朝堂的局势都不稳定,我们不能轻易离开京城。不如先将这些东西妥善保管,等稳住局势后,再派人暗中前往楚地探查。”
宇文擎点头同意:“你说得对。当务之急是巩固王府的势力,联络更多朝中大臣,同时防备父皇的进一步动作。这紫檀木匣子和里面的东西,就藏在书房的暗格里,由秦风亲自看守,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李嬷嬷看着案上的宝物,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娘娘若是泉下有知,看到王爷和王妃如此同心,一定很放心。老奴相信,你们一定能守护好梧桐心,守护好中原百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福伯焦急的声音:“王爷,王妃,老夫人那边派人来请您过去,说是有要事商议,语气听起来不太好。”
二、内宅风波
林微与宇文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老夫人自上次凤栖阁事件后,对林微的态度虽不算亲近,却也从未刻意刁难,今日突然派人来请,还语气不善,想必是出了什么事。
“我们过去看看。”宇文擎扶着林微的手,沉声道。
荣安堂内,气氛凝重。靖王老夫人端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手里握着一根拐杖,时不时用力敲击地面,发出“笃笃”的声响。下首坐着一位身着墨绿色褙子的妇人,面容与柳氏有几分相似,正用绢帕轻拭眼角,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旁边站着几个府里的管事嬷嬷,神色恭敬却又带着几分不安。
见林微和宇文擎进来,老夫人并未起身,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你们可算来了。”
“儿媳(儿臣)给母亲请安。”林微与宇文擎屈膝行礼,姿态依旧端庄。
老夫人没让他们起身,目光落在林微身上,语气带着责备:“林微,你身为靖王妃,执掌王府中馈,是不是该给哀家一个交代?”
林微心中了然,看来是有人在老夫人面前说了什么。她从容道:“母亲此言差矣,儿媳自执掌中馈以来,凡事都按府规办理,不知哪里做得不妥,还请母亲明示。”
“做得不妥?”老夫人举起拐杖,指向旁边的妇人,“这位是柳氏的远房表姐,柳如烟。她今日来王府探望柳氏,却在府外听到流言,说你管理无方,王府不仅丢了粮食药材,还藏了什么危险的东西,甚至连守卫都敢勾结外人!可有此事?”
柳如烟立刻哭着上前,跪在地上:“王爷,王妃,求你们饶了柳氏吧!她也是一时糊涂才被三皇子蒙蔽,如今已经被关起来了,你们就别再迁怒于王府的人了。可若是王妃再这样管理下去,王府迟早会出事,到时候不仅王爷颜面扫地,连老夫人也会受牵连啊!”
林微看着柳如烟的表演,心中冷笑。柳氏被关后,她本以为柳家的人会安分守己,没想到竟还敢跑到王府来挑事,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撑腰,说不定就是三皇子的旧部,想借老夫人之手动摇她的地位。
“柳夫人说笑了。”林微笑了笑,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王府之前确实丢过粮食药材,但那是仓储管事赵忠勾结三皇子府的人所为,我早已将赵忠处置,还补齐了粮食药材,重新整顿了仓储管理,府里的守卫也都换成了王爷信得过的人,何来管理无方之说?至于藏了危险的东西,更是无稽之谈,不知柳夫人是从哪里听来的流言?”
“我、我是在王府外的茶寮听人说的,好多人都这么说!”柳如烟眼神闪烁,显然是编不出具体的来源。
“茶寮里的流言蜚语也能当真?”宇文擎上前一步,将林微护在身后,看向老夫人,“母亲,微微管理王府以来,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之前柳氏作乱、赵忠偷粮,都是微微及时发现并处置,若是换了旁人,恐怕王府早就乱套了。柳如烟是柳氏的表姐,说不定是想为柳氏翻案,才故意编造流言,挑拨离间。”
老夫人脸色稍缓,却依旧有些疑虑:“可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若是不查清,难免会影响王府的名声。而且哀家听说,你近日频繁与外人接触,甚至还让护卫在府中布置陷阱,到底是在做什么?”
林微知道,老夫人是被流言和柳如烟的挑唆蒙蔽了。她从容道:“母亲,我近日接触的都是苏公子派来的人,苏公子是王爷的好友,也是王府的盟友,此次前来是为了帮忙采购药材和粮食,确保王府和军营的物资充足。至于布置陷阱,是因为之前有刺客闯入王府,为了保护王府众人的安全,才不得不加强防备。”
说着,她对青黛使了个眼色。青黛立刻上前,将一本账本递到老夫人面前:“老夫人,这是王妃整顿仓储后制定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粮食药材的出入情况,每一笔都清清楚楚,还有采购的单据和护卫的值守记录,您可以查验。”
老夫人接过账本,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字迹工整,分类清晰,不仅有每日的出入数量,还有每月的汇总和结余,比以往的账本详细百倍。旁边的管事嬷嬷也凑过来一看,纷纷点头:“老夫人,王妃这账本做得真是细致,一目了然,比以前的法子好用多了。”
柳如烟见情况不对,还想争辩:“可、可流言也不是空穴来风……”
“够了!”老夫人厉声打断她,“账本在此,证据确凿,你还敢胡言乱语!分明是你想为柳氏报仇,故意编造流言挑拨离间!来人,把她给哀家赶出去,以后不准再踏入靖王府半步!”
护卫立刻上前,将柳如烟架了起来。柳如烟又哭又闹,却还是被强行拖了出去。
老夫人看着林微,语气缓和了几分:“林微,是哀家糊涂,轻信了外人的话,错怪你了。你管理王府有功,以后府里的事,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母亲言重了。”林微屈膝行礼,“儿媳知道母亲是为了王府着想,以后凡事我都会多向母亲请示,不会再让流言有机可乘。”
宇文擎看着林微从容应对的模样,眼中满是赞许。老夫人叹了口气:“你是个能干的孩子,擎儿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只是眼下局势复杂,你们凡事都要小心,尤其是宫里的那位,哀家总觉得他最近有些不对劲。”
“母亲放心,我们会注意的。”宇文擎应道。
辞别老夫人后,两人回到正院。宇文擎握着林微的手,笑道:“刚才你应对得真好,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早就被老夫人问住了。”
“只是些小手段罢了。”林微笑了笑,“不过柳如烟突然来挑事,恐怕不是偶然。三皇子虽然被打入天牢,但他的旧部肯定还在暗中活动,这次是想借老夫人动摇我在王府的地位,下次说不定还会有更狠的手段。”
“我已经让秦风加强了王府的守卫,同时让人去查柳如烟的底细,看看她背后是谁在指使。”宇文擎沉声道,“另外,苏瑾那边传来消息,说最近京城的药商突然紧缺金疮药和止血药,好像是有人在暗中囤积,恐怕和蛮族或父皇的人有关。”
林微心中一紧:“囤积药材?难道是要开战了?”
“很有可能。”宇文擎点头,“边境传来消息,蛮族的骑兵最近活动频繁,多次越过边境骚扰村落,看来他们是在做战前准备。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应对,一方面要加快采购药材和粮食,另一方面要让军营加强训练,随时准备应战。”
“我这就让福伯联系苏瑾,让他动用各地的商队,务必尽快采购足够的药材和粮食,越多越好。”林微道,“另外,我还想改良一下仓储的防护措施,用‘家传的法子’制作一些防虫防潮的药剂,再设置一些隐蔽的警报装置,确保物资安全。”
宇文擎自然明白她所说的“家传法子”是现代技巧,笑着点头:“都听你的,需要什么人手或物资,尽管吩咐。”
就在这时,一个仆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色惨白:“王爷,王妃,不好了!东跨院的几个仆役突然腹痛不止,上吐下泻,看样子像是中了毒!”
三、水落疑云
东跨院的气氛一片慌乱,几个仆役蜷缩在地上,捂着肚子痛苦呻吟,脸色蜡黄,嘴角还挂着呕吐物,看起来十分骇人。府里的医婆正蹲在地上为他们诊治,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怎么样?他们到底是什么情况?”林微快步走上前,沉声问道。
医婆站起身,摇了摇头:“回王妃,老奴看不出是什么毒,只知道毒性颇强,发作得很快,若是找不到解药,恐怕撑不了多久。”
宇文擎脸色一沉:“立刻让人去太医院请太医,务必尽快赶来!”
“不必了。”林微拦住他,“太医赶来需要时间,而且此事若是传入宫中,父皇肯定会借机派人来王府探查,到时候我们的计划就会暴露。我这里有‘家传的验毒之法’,先看看他们是吃了什么或是喝了什么中毒的。”
她让青黛拿来几只空碗和一根银簪,又让人取来东跨院仆役们今日吃过的食物和喝过的水。林微先将食物分别放入碗中,用银簪搅拌,银簪并未变色;接着她又将水倒入碗中,当银簪插入水中的瞬间,原本光亮的银簪竟瞬间变成了黑色!
“是水有毒!”林微沉声道。
众人都震惊不已,宇文擎立刻对护卫道:“快,封锁王府所有的水井和水缸,不准任何人再取水饮用!同时派人检查府里所有的水源,看看是不是都被下了毒!”
护卫领命而去,福伯匆匆赶来,脸色发白:“王爷,王妃,刚才查过了,府里的三口水井中,只有东跨院和西跨院的水井有毒,正院和荣安堂的水井倒是没事。”
“只污染了两口水井?”林微疑惑道,“若是想毒杀王府众人,应该会污染所有的水源,怎么只毒了两口水井?而且这两口水井都是仆役和管事们常用的,主子们用的正院和荣安堂的水井却没事。”
宇文擎眼神一冷:“看来对方不是想赶尽杀绝,而是想制造恐慌,扰乱王府的秩序,或许还想趁机浑水摸鱼,寻找凤印和那些证据。”
“而且对方对王府的水源分布很清楚,肯定是府里的人勾结外人干的。”林微补充道,“之前柳如烟来挑事,现在又有人在水井里下毒,显然是有预谋的。”
就在这时,太医匆匆赶来,听闻是水井有毒,立刻让人取来水样查验,得出的结论和林微一样:“王爷,王妃,这水中确实含有剧毒,名为‘腐肠散’,服用后半个时辰内便会腹痛呕吐,若是剂量大,不出三个时辰便会毒发身亡。幸好这毒性遇银即显,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可有解药?”宇文擎问道。
“有是有,只是解药中需要一味‘清露草’,这种药材十分罕见,太医院里也只有少量储备,恐怕不够救治这么多仆役。”太医道。
林微心中一动,想起苏瑾之前说过他的商队曾到过南方楚地,或许有这种药材。她立刻对青黛道:“快,去联系苏公子,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尽快找到清露草,越多越好,不管花多少银两都愿意。”
青黛领命而去,林微又对太医道:“太医,麻烦你先给仆役们施针缓解痛苦,再用一些普通的解毒药材暂时压制毒性,等清露草送来,再配制解药。”
太医应道,立刻拿出银针为仆役们施针。林微则走到水井边,仔细观察着井口,发现井口边缘有淡淡的黑色粉末残留,显然是下毒者留下的。她用手帕蘸取少许粉末,放在鼻尖闻了闻,隐约闻到一丝熟悉的气味——和之前柳氏用来陷害她的腐骨水味道有些相似,只是更为清淡。
“这粉末应该是腐肠散的药粉,下毒者应该是趁夜间守卫松懈的时候,将药粉投入水井中的。”林微道,“秦风,你立刻让人查看水井周围的脚印和痕迹,再询问昨晚值守的护卫,看看有没有发现可疑之人。”
秦风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回来禀报:“王爷,王妃,水井周围的脚印很杂乱,已经看不清了,显然是被人故意破坏了。昨晚值守的护卫说,半夜时分曾看到一个黑影在水井附近徘徊,他们追过去的时候,黑影已经翻墙逃跑了,只捡到了这个。”
他说着,递过来一枚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只乌鸦,正是乌鸦卫的标志!
“又是乌鸦卫!”宇文擎怒不可遏,“父皇竟然真的敢派人在王府里下毒!他为了夺取凤印和证据,简直是不择手段!”
“未必是父皇亲自下令。”林微看着令牌,若有所思,“乌鸦卫虽然是父皇的死士,但三皇子的旧部说不定也能调动一部分。而且若是父皇亲自下令,应该会做得更隐蔽,不会留下乌鸦卫的令牌。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三皇子的旧部想嫁祸给父皇,挑拨我们和父皇的关系,同时制造混乱,趁机夺取东西。”
宇文擎冷静下来,觉得林微说得有道理:“你说得对,不管是父皇还是三皇子的人,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下毒者,同时尽快拿到清露草,救治那些仆役。”
就在这时,李嬷嬷匆匆赶来,神色焦急:“王妃,老奴刚才想起一件事!贤妃娘娘当年曾留下一些解毒的丹药,说是能解百毒,说不定能解腐肠散的毒!老奴之前整理凤栖阁的遗物时,把丹药放在了一个木盒里,就藏在偏院的衣柜后面!”
“太好了!”林微喜出望外,“快,带我们去拿!”
众人立刻跟着李嬷嬷前往偏院。李嬷嬷从衣柜后面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三粒红色的丹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这是凤族的‘清灵丹’,娘娘当年说过,不管是何种剧毒,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服下清灵丹就能暂时稳住性命,为寻找解药争取时间。”
林微立刻让太医查看丹药,太医仔细闻了闻,又尝了一点点,惊喜道:“太好了!这丹药果然是解毒的至宝,虽然不能彻底清除腐肠散的毒性,但确实能稳住仆役们的伤势,至少能撑到清露草送来!”
众人立刻将清灵丹喂给中毒的仆役。服药后没多久,仆役们的痛苦就减轻了不少,脸色也渐渐好转。
林微松了口气,看向李嬷嬷:“嬷嬷,多亏了你,不然这些仆役恐怕就危险了。”
李嬷嬷笑着摇头:“这都是贤妃娘娘的功劳,老奴只是记得这件事罢了。娘娘当年总是想着周全,不管是府里的人还是外面的百姓,她都记挂着,可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