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黑风岭火攻破邪阵(2/2)
解决了阵眼,石室中的黑气彻底消失。众人带着孩童,顺着通道走出山洞。刚出山洞,就看到远处的蛮族主营已经被大火笼罩,火光冲天,喊杀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苏瑾带着人从北侧冲过来,看到宇文擎和林微,兴奋地大喊:“王爷,王妃!我们成功了!蛮族的粮草库被烧毁,他们的士兵乱作一团,秦风已经带领主力攻进主营了!”
“太好了!”宇文擎大喜,“我们立刻过去汇合,彻底歼灭蛮族残部!”
众人朝着蛮族主营赶去。此时的主营已经一片狼藉,大火烧毁了大部分营帐,蛮族士兵四处逃窜,被禁军士兵一一斩杀或俘虏。秦风看到宇文擎,立刻上前:“王爷,王妃,蛮族首领已经被我斩杀,剩下的残部都投降了!”
宇文擎点头,下令道:“把俘虏的蛮族士兵集中看管,受伤的士兵送去清河县救治,战死的士兵就地掩埋,立碑纪念。另外,派人去安抚附近的百姓,给他们送去粮草和药品。”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林微抱着三皇子的幼子,看着忙碌的士兵和渐渐熄灭的大火,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战斗虽然胜利了,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少禁军士兵战死,百姓的家园被烧毁,还有那些被邪灵之气控制的蛮族士兵,他们也是被逼迫的。
“以后,我们不仅要抵御外敌,还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让边境不再有战乱。”林微轻声对宇文擎说。
宇文擎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好,我们一起努力。等平定了边境,我们就回京城,推行新政,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就在这时,阿木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递给林微:“王妃,这是我娘留下的玉佩,她说能辟邪。我把它送给小公子,希望他以后能平平安安的。”
林微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小小的玉锁,虽然质地普通,却打磨得十分光滑。她蹲下身,摸了摸阿木的头:“谢谢你,阿木。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以后要是遇到困难,就去靖王府找我们,我们会帮你的。”
阿木用力点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四、残部余孽,密信疑云
大火渐渐熄灭,黑风岭恢复了平静,只剩下烧焦的树木和残破的营帐,诉说着刚才的激战。宇文擎让人清理战场,统计伤亡人数,自己则带着林微和三皇子的幼子,返回清河县。
清河县令早已在县城门口等候,看到他们回来,立刻迎上前:“王爷,王妃,听说你们大胜归来,真是太好了!县城里的百姓都在等着给你们庆功呢!”
“庆功就不必了,当务之急是安置百姓和受伤的士兵。”宇文擎道,“你立刻让人腾出县城的粮仓,把粮草分发给百姓,再把县衙的后院收拾出来,作为临时的医馆,让医婆和士兵们一起救治伤员。”
“下官遵命!”县令立刻领命而去。
林微抱着孩童,跟着宇文擎走进县衙。县衙的后院已经收拾妥当,医婆们正忙碌地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味道。看到林微和宇文擎进来,医婆们纷纷行礼:“王爷,王妃!”
“大家辛苦了。”林微将孩童交给身边的丫鬟照看,走到病床前,查看士兵的伤势,“伤势严重的士兵,优先用‘疗伤膏’(她配制的药膏),再喂他们喝‘清心汤’,务必让他们尽快康复。”
医婆们点头应道。林微又嘱咐了几句,才和宇文擎走到前堂。苏瑾和秦风已经在那里等候,看到他们进来,立刻起身:“王爷,王妃。”
“伤亡情况统计得怎么样了?”宇文擎问道。
秦风神色沉重地说:“回王爷,我们战死了三百多名士兵,受伤的有一千多人;蛮族战死五千多人,俘虏了两千多人,还有几百人逃跑了,不知道去向。”
“逃跑了几百人?”林微皱起眉头,“这些人都是蛮族的残部,肯定会回去报信,蛮族首领虽然死了,但他们的大部落还在边境之外,恐怕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尽快加强边境的防御,不能给他们机会。”
“我已经让人把边境的防御图绘制出来了,准备在黑风岭、清河县等几个关键位置修筑堡垒,派驻守军,再让苏瑾的商队定期运送粮草和药品。”宇文擎道,“另外,我也让人快马加鞭回京城,向太后禀报战况,请求朝廷再派一万禁军前来支援,驻守边境。”
苏瑾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边境的几个商栈,让他们留意蛮族的动向,一旦有消息,就立刻禀报。另外,我还准备了一批疗伤的药材和粮食,已经在运往边境的路上了。”
林微点头:“这样就好。对了,那些俘虏的蛮族士兵怎么处置?杀了他们太残忍,放了他们又怕他们再次为敌。”
宇文擎想了想,道:“不如把他们编入禁军的辅军,让他们参与修筑堡垒和运输粮草,按劳给他们发放粮食。这样既能监视他们,又能利用他们的劳动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中原的善待,或许能让他们真心归顺。”
“这个主意好。”林微赞同道,“还要挑选几个懂中原语言的蛮族士兵,让他们去劝说那些逃跑的残部,若是他们肯回来归顺,就既往不咎,给他们一条活路。”
众人商议妥当,各自分头行动。林微回到后院,看到丫鬟正哄着三皇子的幼子睡觉,孩童已经不哭了,小脸上还带着泪痕,睡得十分安稳。她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孩童的脸颊,心中有些复杂。
这孩子是三皇子的幼子,本是皇室血脉,却因为父亲的谋反,成了蛮族的祭品,实在可怜。虽然三皇子是她的敌人,但孩子是无辜的,她必须好好照顾他,直到把他安全送回京城,交给太后抚养。
就在这时,青黛匆匆跑来,神色焦急:“王妃,不好了!苏公子的人在清理蛮族首领的营帐时,发现了一封密信,上面说蛮族和西域的楼兰国勾结了,楼兰国答应出兵帮助蛮族,一起攻打中原,约定下个月在边境的雁门关汇合!”
“什么?!楼兰国也参与进来了?”林微脸色一变,立刻跟着青黛去前堂。
前堂里,宇文擎、苏瑾和秦风正围着一封密信,神色凝重。密信是用蛮族文字写的,旁边已经有了翻译,上面果然写着蛮族首领与楼兰国王的约定:楼兰国出兵三万,蛮族出兵五万,下个月十五在雁门关汇合,一起攻打中原,事成之后,中原的西北之地归楼兰国所有。
“楼兰国一直与我们中原交好,怎么会突然和蛮族勾结?”秦风疑惑地说。
“恐怕是楼兰国国王贪图中原的土地,又看到蛮族有邪灵阵加持,以为能轻易取胜,才答应合作。”苏瑾道,“楼兰国的兵力虽然不如蛮族,但他们擅长骑兵作战,若是和蛮族联手,实力不容小觑。”
宇文擎沉声道:“雁门关是边境的重要关口,一旦被他们攻占,他们就能长驱直入,威胁京城。我们必须尽快赶到雁门关,加强防御,同时派人去楼兰国,劝说他们放弃合作,若是他们不肯,就只能一战了。”
“劝说恐怕没用。”林微摇头,“楼兰国国王贪婪成性,既然已经和蛮族约定好了,肯定不会轻易改变主意。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刻出兵,在雁门关设伏,趁他们汇合之前,各个击破;二是坚守雁门关,等待朝廷的援军,再和他们正面决战。”
“出兵设伏虽然冒险,但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减少伤亡。”宇文擎道,“我决定了,留下五千人驻守清河县和黑风岭,其余的人立刻赶往雁门关,在那里设伏,等待蛮族和楼兰国的军队。”
“我赞成。”苏瑾道,“我立刻让人去雁门关探查地形,寻找适合设伏的位置,再让人运送足够的火油和引火符,到时候再用火攻对付他们。”
“我还有一个想法。”林微道,“我们可以让那些归顺的蛮族士兵,假装成逃跑的残部,去和蛮族的大部队汇合,给他们传递假消息,说我们的兵力都在清河县,雁门关防御空虚,引诱他们提前到达雁门关,落入我们的埋伏。”
“这个主意太妙了!”宇文擎眼前一亮,“这样就能掌握主动权,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计划行动。秦风,你去挑选几个可靠的归顺士兵,给他们交代好假消息,让他们立刻出发。”
秦风领命而去。众人立刻开始准备,收拾行装,清点粮草和武器,安排驻守的士兵。一切准备妥当后,宇文擎抱着三皇子的幼子,和林微、苏瑾一起,带领一万五千名禁军,朝着雁门关出发。
五、雁门布防,凤印异象
雁门关位于边境的群山之间,地势险要,是中原抵御外敌的重要关口。关上的守军得知宇文擎带领援军到来,立刻打开城门迎接。守将赵毅是宇文擎的旧部,见到宇文擎,立刻跪地行礼:“末将赵毅,参见元帅!”
“起来吧。”宇文擎扶起他,“雁门关的防御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发现蛮族或楼兰国的动向?”
“回元帅,最近几日,有不少蛮族的探马在关下活动,还有楼兰国的商队频繁出入边境,看样子是在探查我们的防御。”赵毅道,“关墙上的箭楼和堡垒都完好无损,粮草和武器也充足,只是守军只有五千人,若是他们大军来攻,恐怕难以抵挡。”
“放心,我们带来了一万五千人,加上你的五千人,一共两万兵力,足够守住雁门关,甚至能设伏击败他们。”宇文擎道,“你立刻带人随我去关下查看地形,寻找设伏的位置。”
众人跟着赵毅登上雁门关的城楼,远眺关外的群山。关外是一片开阔的草原,草原尽头是连绵的山脉,山脉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峡谷,名为“落雁峡”,是通往雁门关的必经之路。
“落雁峡地势狭窄,两侧是悬崖,正好适合设伏。”林微指着峡谷,“我们可以在峡谷两侧的悬崖上布置弓箭手和滚石,在峡谷底部铺设荆棘和陷阱,再把火油倒在峡谷入口的草地上,等他们进入峡谷后,就点燃大火,封锁他们的退路,然后弓箭手射箭,滚石砸击,定能将他们全歼。”
宇文擎点头:“就按你说的办。赵毅,你带五千人在峡谷两侧布置弓箭手和滚石,再在底部挖掘陷阱,铺设荆棘;苏瑾,你带三千人,将火油和引火符运到峡谷入口,做好纵火准备;秦风,你带五千人,在峡谷后方隐蔽,防止他们突破陷阱后逃跑;我带两千人,在关上指挥,接应各方。”
众人领命,立刻分头行动。林微则跟着宇文擎,在关上查看防御工事,时不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在箭楼上安装她设计的“望远镜”(用琉璃和凸透镜制成,包装成凤族观敌镜),能清楚地看到远处的动静;在关墙上涂抹混合了硫磺的泥浆,既能防火,又能在蛮族攀爬时灼伤他们的手脚。
忙碌了一天,傍晚时分,落雁峡的埋伏终于布置完毕。众人回到关下的军营,刚坐下休息,就见负责看守归顺士兵的护卫匆匆跑来:“王爷,王妃,不好了!那几个去给蛮族传递假消息的士兵,跑了三个!只剩下两个被我们抓回来了!”
“什么?!”宇文擎脸色一变,“他们怎么会跑?是不是你们看守不严?”
“回王爷,他们借口要去方便,趁护卫不注意,就翻墙逃跑了。剩下的两个被我们及时抓住,审讯后得知,他们是蛮族首领的亲信,根本不是真心归顺,是故意假装归顺,想趁机给蛮族传递真消息,告诉他们我们在落雁峡设伏!”护卫道。
林微和宇文擎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担忧。“这下麻烦了,他们跑了,蛮族肯定会知道我们的计划,不会再进入落雁峡了。”苏瑾皱眉道。
宇文擎沉声道:“事到如今,只能改变计划。赵毅,你立刻带人拆除峡谷里的陷阱,把兵力撤回关上,加强关墙的防御;秦风,你带五千人去关外的草原上布置疑兵,假装我们要在草原上与他们决战,引诱他们靠近雁门关;苏瑾,你让人把火油和引火符运到关墙上,准备火攻;微微,你带着凤印和梧桐心,在关上坐镇,一旦有邪灵之气靠近,立刻用凤印预警。”
众人立刻按照新的计划行动。林微抱着三皇子的幼子,坐在城楼的了望台上,手中紧握着凤印和梧桐心。夜色渐深,关外的草原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草叶的沙沙声。
突然,怀中的凤印和梧桐心同时发烫,凤印发出强烈的金光,投射出一幅影像:关外的草原上,密密麻麻的骑兵正在朝着雁门关赶来,为首的是蛮族的旗帜和楼兰国的旗帜,队伍中间,有一个巨大的黑色祭坛,祭坛上摆放着一块邪灵晶,散发着浓浓的黑气——显然,蛮族和楼兰国已经提前汇合,并且带来了新的邪灵晶,想要在关下布置邪灵阵。
“他们来了!”林微立刻起身,对着楼下大喊,“通知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蛮族和楼兰国的大军已经到关外了!”
城楼下方的士兵立刻行动起来,敲响警钟,关墙上的弓箭手纷纷就位,火油和引火符也准备就绪。宇文擎、苏瑾和秦风听到警报,立刻登上城楼,看到林微投射出的影像,神色凝重。
“他们果然提前汇合了,还带来了邪灵晶。”宇文擎道,“看来那几个逃跑的士兵已经把消息传给他们了,他们是想在关下布置邪灵阵,再攻打雁门关。”
“没关系,我们早有准备。”林微笑道,“他们在关下布置邪灵阵,正好暴露在我们的箭雨和火攻之下,我们可以趁他们布阵的时候,发动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宇文擎点头,下令道:“弓箭手准备!等他们进入射程,立刻射箭!苏瑾,你带人准备好火油,等我下令,就把火油倒下去,点燃大火!”
众人严阵以待,目光紧紧盯着关外的草原。夜色中,骑兵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火光渐渐出现在草原尽头,如同一条火龙,朝着雁门关逼近。
当蛮族和楼兰国的大军进入射程时,宇文擎一声令下:“射箭!”
关墙上的弓箭手纷纷松开弓弦,无数支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敌军射去。敌军阵前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阵脚大乱。但很快,他们就稳住阵脚,在巫师的指挥下,朝着关下的空地上聚集,开始布置邪灵阵。
“点燃火油!”宇文擎大喊一声。
苏瑾立刻让人将火油从关墙上倒下去,火油顺着城墙流下,落在空地上。紧接着,引火符被扔下去,大火瞬间燃起,形成一道火墙,挡住了敌军的去路。
巫师们见状,立刻挥动法杖,邪灵晶的黑气形成一道屏障,挡住了大火。但凤印的金光突然暴涨,穿透黑气,射向邪灵晶。邪灵晶发出一声脆响,裂开一道缝隙,黑气瞬间减弱。
“就是现在!弓箭手,全力射箭!”宇文擎大喊。
箭矢再次密集射出,穿过减弱的黑气,击中巫师和士兵。敌军大乱,纷纷后退,想要逃离火墙。但秦风带领的疑兵此时从两侧冲出,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激战一夜,天色渐亮时,敌军已经伤亡惨重,剩下的残部纷纷投降。宇文擎让人清理战场,在敌军的营帐里,找到了一块破碎的邪灵晶,还有一封楼兰国国王写给蛮族的密信,信中说,若是此次攻打中原失败,楼兰国就会联合西域其他诸国,再次出兵。
林微看着密信,心中沉重:“看来西域诸国也对中原虎视眈眈,我们不仅要抵御蛮族,还要防备西域的入侵。”
宇文擎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不管有多少敌人,我们都一起面对。只要我们守住雁门关,稳定边境,再联合朝中的忠臣推行新政,增强国力,就算他们联合起来,我们也不怕。”
就在这时,怀中的凤印突然再次发光,光芒中显现出西域的地图,地图上有一个红色的光点,闪烁不定。林微和宇文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这个光点是什么地方?”宇文擎问道。
林微摇了摇头:“不知道,但凤印突然显现西域地图,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许这个光点,就是西域诸国的秘密据点,或者是他们隐藏的武器库。”
苏瑾上前一步:“我在西域有不少商队伙伴,我可以让他们去探查一下这个光点的位置,看看究竟是什么地方。”
“好,那就拜托你了。”林微道。
此时,朝阳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雁门关上,照亮了士兵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林微抱着三皇子的幼子,站在宇文擎身边,望着关外的草原,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这片土地,不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一步步朝着心中的盛世,坚定前行。而西域的阴影,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她明白,这场守护中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