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暗流汹涌:替身疑云牵旧案,凤语预言指南方(2/2)
林微心中一动:“张婆子?她负责库房的钥匙,若是她有问题,确实有可能偷取物资。青禾,你能确定那个男子的模样吗?”
青禾仔细回想了一下,说道:“奴婢看得不是很清楚,只记得他脸上有一道刀疤,在左脸颊上。”
林微立刻对护卫统领道:“你立刻派人去查,看看京城中有哪些脸上有刀疤的黑衣男子,尤其是与太后或靖南王有关的人。另外,密切监视张婆子的动向,看看她还有没有和可疑人员接触。”
“属下遵令!”护卫统领领命而去。
果然,不出三日,护卫们就查到了线索。他们发现,张婆子每隔几日,就会在深夜偷偷去王府后门,与那个脸上有刀疤的黑衣男子见面,每次见面都会交给对方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正是王府丢失的物资。而且,那个黑衣男子,是靖南王留在京城的眼线,负责传递情报和破坏后勤。
“王妃娘娘,我们现在就去把张婆子抓起来吧!”护卫统领愤怒地说道。
林微却摇了摇头:“不行。我们现在抓了张婆子,虽然能阻止物资继续丢失,但会打草惊蛇,让靖南王的眼线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了他们,从而断绝所有的联络,我们就再也得不到靖南王的情报了。”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如,我们将计就计,利用张婆子,给靖南王传递假情报。”
“假情报?”护卫统领有些疑惑。
林微点了点头,解释道:“我们可以故意让张婆子知道,我们要在三日后,派一支粮草队伍,从京城出发,前往衡州支援赵将军。而且,这支队伍的兵力很少,只有五百人护送。然后,我们再让张婆子把这个消息传递给靖南王的眼线,引诱靖南王派人去抢夺粮草。我们则在粮草队伍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一举歼灭靖南王的抢夺队伍,同时抓住那个黑衣男子,顺藤摸瓜,找出更多的眼线。”
护卫统领眼前一亮:“王妃娘娘这个计策太好了!既可以歼灭靖南王的人,又可以找出更多的眼线,真是一举两得!”
林微笑了笑:“那我们就开始准备吧。首先,要让张婆子‘无意中’听到我们的计划;其次,要安排好埋伏的兵力,确保万无一失;最后,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让任何人泄露我们的真实计划。”
接下来的几日,林微便按照计划行事。她故意在张婆子能听到的地方,与李管事讨论粮草运输的事,还让护卫们假装在准备运输粮草的车辆和物资。张婆子果然上钩,偷偷地把消息传递给了那个黑衣男子。
三日后,按照计划,“粮草队伍”从京城出发,前往衡州。队伍中只有五百名护卫,押着几十辆装满“粮草”的马车,看起来兵力薄弱,很容易被抢夺。
而在队伍必经之路的一片山谷中,林微已经安排了两千名精锐士兵,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等待着靖南王的人上钩。
果然,当“粮草队伍”进入山谷后,靖南王的人就出现了。大约一千名骑兵,从山谷的出口冲了进来,朝着“粮草队伍”杀去。
“杀!”随着一声令下,埋伏在山坡上的士兵们立刻冲了下来,将靖南王的骑兵团团围住。靖南王的骑兵们没想到会有埋伏,顿时慌了手脚,纷纷四处逃窜。
经过半个时辰的激战,靖南王的骑兵几乎被全歼,只有少数几人逃脱。那个脸上有刀疤的黑衣男子,也被士兵们当场抓获。
林微让人把黑衣男子押到面前,冷冷地问道:“说!你是谁的人?靖南王在京中还有多少眼线?他们的联络方式是什么?”
黑衣男子一开始还想顽抗,但在士兵们的严刑拷打下,终于忍不住招供了。他是靖南王的贴身护卫,负责在京中传递情报和联络眼线。靖南王在京中还有十几个眼线,分布在宗室、官员和王府中,他们通过暗号和书信联络,暗号是“风紧扯呼”,书信则藏在城外破庙的佛像后面。
林微立刻让人按照黑衣男子招供的线索,抓捕了京中的所有眼线,缴获了他们的联络书信。这些书信中,不仅有靖南王与眼线的联络内容,还有他与太后、莫土司的密谋计划,比如何时进攻永州,何时派人偷袭京城等。
“太好了!”林微看着缴获的书信,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立刻让人把这些书信送到衡州,交给宇文擎,让他根据这些情报,调整作战计划。同时,她还让人在京中张贴告示,公布靖南王的阴谋和眼线的罪行,让京中的百姓和宗室彻底看清靖南王的真面目,稳定了京城的局势。
处理完内奸的事,林微走到府中的花园里,看着满园的秋色,心中满是感慨。她知道,虽然暂时解决了京中的危机,但南方的战事还在继续,宇文擎他们还在前线奋战。她必须继续努力,守护好京城,为前方的将士们提供支持,等待他们凯旋归来。
五、凤栖预言:仁心化劫数,妙计破敌营
几日后,凤远从南方传回了消息。他带领凤栖族的战士,成功绕到了莫土司的后方,在山林中频繁骚扰莫土司的部队,破坏他们的粮草运输,让莫土司无法支援靖南王。莫土司的士兵们疲于奔命,士气低落,已经有不少士兵开始逃跑。
同时,宇文擎也传来了好消息。他收到林微送来的情报后,调整了作战计划,不仅成功守住了衡州,还趁机反击,收复了被靖南王占领的几个小城池。靖南王的大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自己的军寨,暂时停止了进攻。
然而,就在局势渐渐好转的时候,凤远却带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凤栖族的凤长老,通过族中秘术,算出了一个预言:“凤玺现世,南方有劫,需以仁心化之,否则,战火将蔓延至整个中原,生灵涂炭。”
林微收到消息后,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凤栖族的预言一向很准,这个预言意味着,若是他们不能用“仁心”化解南方的危机,只会让战事更加激烈,带来更大的灾难。
“仁心化之……”林微轻声重复着预言中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她立刻让人去请苏瑾,商量对策。
苏瑾很快就到了。林微把凤栖族的预言告诉了他,然后说道:“苏公子,我想,我们可以从靖南王的士兵和百姓入手,用‘仁心’化解这场危机。靖南王的士兵中,有很多是被迫参军的百姓,他们并不想打仗;南方的百姓,也深受战乱之苦,渴望和平。若是我们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仁心,他们就会站在我们这边,靖南王的势力自然会瓦解。”
苏瑾赞同地点点头:“王妃娘娘说得对。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林微想了想,说道:“首先,我们可以在南方的城镇和军营附近,设立‘救济站’,为百姓和逃兵提供食物、药品和住所。只要他们愿意放下武器,不再参与叛乱,我们就会善待他们,还会帮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
“其次,我们可以派人去靖南王的军营中,散发传单,揭露靖南王的阴谋,告诉士兵们,靖南王谋反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同时,我们还可以在传单上承诺,只要他们投降,我们不仅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还会给他们发放安家费,让他们过上安稳的生活。”
“最后,我们可以对那些被靖南王胁迫的土司,采取怀柔政策。只要他们愿意脱离靖南王的联盟,不再参与叛乱,我们就会保留他们的领地和权力,还会为他们提供帮助,发展当地的经济。若是他们执意要与靖南王勾结,我们再出兵讨伐。”
苏瑾眼前一亮:“王妃娘娘这个计策太好了!既符合凤栖族的预言,又能瓦解靖南王的人心,真是一举两得!我这就让人去安排,在南方设立救济站,散发传单。”
“好!”林微点头,“另外,我还想让你派人去查一下靖南王军中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将领对靖南王不满,或者有士兵想要投降。若是有,我们可以暗中联系他们,策反他们,让他们为我们提供情报,甚至在关键时刻倒戈。”
“我明白!”苏瑾应道,“我这就去安排。”
苏瑾离开后,林微又让人把京中宗室的几位长老请到王府。她向长老们说明了南方的局势和凤栖族的预言,然后说道:“各位长老,靖南王谋反,太后相助,已经给南方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若是我们不能尽快平定叛乱,战火将会蔓延到京城,危及宗室和百姓的安全。现在,我们有一个计策,可以用‘仁心’化解这场危机,但需要各位长老的支持。”
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老说道:“王妃娘娘,只要能平定叛乱,守护大楚的江山和百姓,我们宗室一定会支持你。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开口。”
林微笑了笑,说道:“我希望各位长老能写信给南方的宗室子弟,让他们劝说当地的官员和土司,不要参与靖南王的叛乱,支持我们平定叛乱。同时,我还希望各位长老能在京中发表声明,支持我们的‘仁心’政策,安抚京中的百姓和官员,稳定人心。”
长老们纷纷点头:“没问题!我们这就去办!”
在林微的策划下,“仁心”政策很快就在南方推行开来。救济站里,每天都有很多百姓和逃兵前来寻求帮助,他们得到了食物、药品和住所,感受到了朝廷的仁心。传单在靖南王的军营中散发开来,很多士兵看到传单后,都动摇了,开始偷偷逃跑,向朝廷投降。被靖南王胁迫的土司们,也纷纷开始动摇,有几个土司甚至主动联系朝廷,表示愿意脱离靖南王的联盟,支持朝廷平定叛乱。
靖南王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他下令严惩逃跑的士兵,加强对军营的管控,但却无济于事。士兵们的士气越来越低落,逃跑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位将领也开始暗中与朝廷联系,准备倒戈。
衡州的军营中,宇文擎看着手中的情报,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身边的将领道:“微儿的计策真是太妙了!‘仁心’政策不仅瓦解了靖南王的人心,还为我们争取了时间。现在,靖南王的势力已经大大削弱,我们可以趁机发动总攻,一举平定叛乱!”
将领们纷纷点头,士气高涨。
宇文擎立刻制定了总攻计划:他亲自带领主力部队,攻打靖南王的军寨;凤远带领凤栖族的战士,继续牵制莫土司的兵力,防止他支援靖南王;策反的将领在靖南王的军营中发动叛乱,里应外合,一举攻破靖南王的军寨。
总攻的日子定在三日后。这一天,天空晴朗,微风和煦。宇文擎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靖南王的军寨进发。凤远也带领凤栖族的战士,对莫土司的部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牵制住了他们的兵力。
当宇文擎的大军到达靖南王的军寨前时,军寨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喊杀声——策反的将领已经发动了叛乱!他们带领自己的士兵,攻打靖南王的中军大帐,混乱瞬间席卷了整个军寨。
靖南王又惊又怒,连忙组织兵力抵抗,但已经来不及了。宇文擎带领大军趁机发动进攻,攻破了军寨的大门,与叛乱的士兵汇合,一起攻打靖南王的中军大帐。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靖南王的大军被彻底击溃。靖南王本人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宇文擎一箭射下马来,当场被擒。莫土司得知靖南王被擒后,也不敢再抵抗,带领自己的部队投降了。
然而,当宇文擎派人搜查靖南王的中军大帐时,却发现太后不见了踪影。只在大帐的密室中,找到了一封太后留下的书信,信中说,她已经离开了南方,前往西域,寻找能与凤玺抗衡的“魔珠”,日后定会回来,颠覆大楚,为靖南王报仇。
宇文擎看着书信,脸色凝重。他知道,太后虽然逃走了,但她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后一定会再次回来作乱。但眼下,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他可以先回到京城,与林微汇合,再做打算。
六、凯旋归来:京华迎英雄,暗流伏新局
一个月后,宇文擎带领大军,押着靖南王,凯旋归来。
京城的百姓们早已在朱雀大街两旁等候,看到宇文擎的大军归来,纷纷欢呼雀跃,将手中的鲜花和彩带抛向士兵们。街道两旁,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和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大军凯旋”“平定叛乱,国泰民安”等字样,气氛热烈非凡。
林微站在王府的门前,看着宇文擎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向她走来。他身着银色的盔甲,肩上披着红色的披风,脸上带着征战后的疲惫,却依旧英气逼人。林微的眼中,渐渐泛起了泪光。
宇文擎看到林微,立刻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她面前,紧紧握住她的手:“微儿,我回来了。”
“欢迎你回来。”林微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你辛苦了。”
“不辛苦。”宇文擎笑了笑,“能平定叛乱,能回到你身边,一切都值得。”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周围的百姓和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鼓掌欢呼。
回到王府后,宇文擎便向林微详细讲述了南方平叛的过程,包括靖南王被擒、莫土司投降,以及太后逃走的消息。
“太后逃走了,还去了西域寻找‘魔珠’,这是一个隐患。”林微皱着眉头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派人去西域,追查太后的下落,防止她找到‘魔珠’,回来作乱。”
宇文擎点头:“我已经安排人去西域了。他们会密切监视太后的动向,一旦发现她的踪迹,就会立刻向我们禀报。另外,靖南王和莫土司已经被押入天牢,等待陛下的发落。”
“陛下那边,有什么反应吗?”林微问道。
“陛下非常高兴,不仅下旨嘉奖了我们,还让我们在三日后,带靖南王和莫土司上殿,亲自审问他们。”宇文擎说道,“陛下还说,等审问完后,要在皇宫设宴,为我们庆功。”
林微笑了笑:“这是好事。平定了南方的叛乱,陛下也能安心了。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太后虽然逃走了,但她在京中的余党可能还没有被彻底清除,我们还要继续加强京城的戒备,防止他们趁机作乱。”
“你说得对。”宇文擎点头,“我会让人继续彻查京中的官员和宗室,找出所有与太后和靖南王有关的人,彻底清除隐患。”
接下来的几日,林微和宇文擎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不仅要处理南方平叛后的善后事宜,比如安抚百姓、重建家园、调整南方的官员任免等,还要准备三日后的上朝和皇宫的庆功宴。
三日后,林微和宇文擎带着靖南王和莫土司,来到了紫宸殿。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被押在殿下的靖南王和莫土司,眼中满是怒火:“靖南王,你身为大楚的藩王,本应守护南方的百姓,却勾结太后,谋反作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可知罪?”
靖南王低着头,沉默不语。莫土司则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臣是被靖南王胁迫的,臣不是故意要谋反的!求陛下饶臣一命!”
皇帝冷哼一声:“你身为土司,却助纣为虐,参与叛乱,罪不可赦!朕判你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返回南方!靖南王谋反作乱,罪大恶极,朕判你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靖南王和莫土司纷纷哭喊起来,但皇帝心意已决,下令将他们押入天牢,等候行刑。
处理完靖南王和莫土司的事,皇帝便宣布设宴,为林微和宇文擎庆功。皇宫的大殿内,张灯结彩,摆满了丰盛的酒菜。官员们纷纷向林微和宇文擎敬酒,祝贺他们平定叛乱,立下大功。
然而,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林微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她注意到,宗室中的几位长老,眼神闪烁,似乎有什么心事;还有几位官员,虽然表面上在敬酒,but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满和嫉妒。
林微知道,她和宇文擎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而且,太后还没有被抓到,她在京中的余党也可能还在暗中活动。这场庆功宴,看似欢乐,实则暗流涌动。
庆功宴结束后,林微和宇文擎回到了王府。林微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宇文擎。
宇文擎皱着眉头说道:“你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能掉以轻心。那些嫉妒我们的人,还有太后的余党,很可能会联合起来,暗中给我们使绊子。我们必须更加小心,守护好自己,守护好这大楚的江山。”
林微点头:“而且,太后去了西域寻找‘魔珠’,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魔珠’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力量,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必须尽快查明‘魔珠’的来历,防止太后得到它。”
宇文擎握住林微的手,眼中满是坚定:“放心吧,微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一起面对。只要我们夫妻同心,就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林微笑了笑,靠在宇文擎的怀里。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的风雨和挑战。但只要有宇文擎在身边,有凤栖族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她就有信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守护好这大楚的江山,开创一个属于他们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