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河伯咆哮,凤驭安澜(2/2)
为了确保合龙成功,林微还决定动用灵犀佩的力量。她相信,灵犀佩作为上古神器,一定能够帮助她稳定水势,确保合龙顺利进行。
合龙仪式定在吉日良辰。这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决口两侧,站满了禁军和百姓们,他们个个神色紧张,屏息凝神,注视着决口处。
林微身着明黄色龙袍,手持灵犀佩,站在栈桥的中央。她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天地灵气,听我号令!灵犀定堤,百川归海!”
话音刚落,林微将灵犀佩高高举起。灵犀佩爆发出耀眼的绿光,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射向决口处的黄涛。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汹涌的黄涛竟然渐渐平静下来,决口处的水流速度明显减缓。
“太好了!凤主的上古秘术显灵了!”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
宇文擎见状,立刻下令:“合龙开始!”
禁军和百姓们立刻行动起来。绞车转动,巨大的石块和木材被投入决口处,溅起巨大的水花。泥块也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决口处,填补着缝隙。
但就在合龙即将成功的时候,决口处的水势突然再次变得汹涌起来。一块巨大的浪头,朝着栈桥冲来,栈桥剧烈摇晃,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不好!”宇文擎脸色一变,立刻下令,“快加固栈桥!”
禁军们立刻行动起来,用木材和钢筋加固栈桥。但浪头越来越大,栈桥的摇晃越来越剧烈。
林微见状,心中一惊。她知道,这一定是河底的暗流在作祟。她立刻集中精神,催动灵犀佩的力量。灵犀佩的绿光越来越强,光柱直射河底。
过了一会儿,决口处的水势再次平静下来。林微知道,她已经用灵犀佩的力量,压制住了河底的暗流。
“继续合龙!”林微高声下令。
禁军和百姓们再次行动起来。经过几个时辰的奋战,决口终于被成功堵住!黄河水被挡在了堤坝之内,不再向外泛滥。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禁军和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林微看着被成功堵住的决口,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她知道,她成功了,她战胜了黄河泛滥,拯救了数百万受灾百姓。
第五节灾后重建,民心所向
决口被成功堵住后,林微并没有松懈。她知道,治水工作只是第一步,灾后重建和赈济灾民,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她立刻下令,将调拨来的粮草、物资和药品,全部发放给受灾百姓。同时,她组织人力,清理被淹没的村庄和田地,修建临时住房,让无家可归的百姓能够尽快安顿下来。
为了帮助百姓们重建家园,林微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减免灾区三年的赋税;提供低息贷款,帮助百姓们购买种子、农具和建材;组织医工们,深入灾区,为百姓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预防疫情的发生。
林微亲自深入灾区,与百姓们一起清理废墟,重建家园。她穿着朴素的衣服,和百姓们一起搬砖、运土,没有丝毫帝王的架子。百姓们看到女帝如此亲民,心中满是感激和爱戴。
“凤主,您万金之躯,怎么能做这种粗活?”一位年迈的百姓看着林微布满汗水的额头,心疼地说道。
“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林微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微笑着说道,“朕是你们的帝王,理应为你们分忧解难。重建家园,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早日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林微的感召下,百姓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清理废墟,修建房屋,开垦田地。灾区的重建工作进展顺利,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被淹没的村庄和田地就基本恢复了原貌。百姓们住进了新的房屋,种下了新的庄稼,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林微还发现了一些问题。黄河流域的堤坝,大多年久失修,非常薄弱,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必须对黄河进行全面的治理。
她回到京城后,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治理黄河的长远方案。
“陛下,黄河泛滥,根源在于堤坝薄弱,河道淤积。”水利专家(被林微从民间选拔出来的有治水经验的百姓)奏道,“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必须加固两岸的堤坝,疏通河道,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调节黄河的水量。”
“专家所言极是。”林微道,“朕决定,启动‘黄河治理工程’。第一,加固两岸的堤坝,将所有的泥土堤坝,全部改为用‘固堤神泥’和‘上古神铁’加固的石堤;第二,疏通河道,清理河道内的淤积物,拓宽河道,提高黄河的行洪能力;第三,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调节黄河的水量,在汛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第四,建立黄河水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黄河的水情变化,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林微的方案,全面而系统,体现了现代水利工程的理念。但在这个时代,这些方案都是闻所未闻的。开明派官员们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保守派官员们则表示反对,认为这个方案耗资巨大,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陛下,‘黄河治理工程’耗资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周显的同党,户部侍郎王伦奏道,“如今,灾区刚刚重建,国家财政紧张,若再启动如此庞大的工程,必然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引发民怨!”
“王侍郎此言差矣!”苏瑾反驳道,“黄河治理工程虽然耗资巨大,但却是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一旦工程完成,黄河将不再泛滥,百姓们将安居乐业,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将大幅增加。而且,陛下已经颁布了优惠政策,减免了灾区的赋税,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苏瑾,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王伦道,“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迁移大量的百姓。这必然会引发百姓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民变!”
“王侍郎,你放心。”林微道,“朕会制定合理的土地征用和百姓迁移政策,给予被征用土地的百姓和迁移的百姓丰厚的补偿,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而且,朕会亲自前往各地,安抚百姓,向他们解释黄河治理工程的重要性,让他们自愿支持工程的建设。”
林微的决心已定,保守派官员们虽然反对,但也无济于事。
第六节严惩奸佞,巩固统治
“黄河治理工程”启动后,林微再次前往黄河流域,亲自指挥工程的建设。她深入民间,安抚百姓,向他们解释工程的重要性和优惠政策。百姓们深知黄河泛滥的危害,也得到了丰厚的补偿,纷纷表示支持工程的建设。
在林微的亲自指挥和百姓们的积极参与下,“黄河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宇文擎也完成了对周显及其同党的审讯。周显及其同党,承认了他们勾结保守派官员,破坏治水工作,煽动百姓,试图逼迫林微退位的罪行。证据确凿,林微下令,将周显及其同党全部斩首示众,家产充公,用于黄河治理工程和灾区重建。
严惩周显及其同党,不仅打击了保守派的嚣张气焰,也震慑了其他心怀不轨的官员。朝野上下,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林微的新政和黄河治理工程。
林微还借此机会,对朝廷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她罢免了所有保守派官员的职务,选拔了一批有才能、有品德、支持新政的官员,进入朝堂,参与政事。同时,她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确保官员们廉洁奉公,为百姓服务。
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林微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百姓们更加爱戴她,百官们更加敬畏她,凤启王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更加稳定。
凤启二年,黄河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加固后的石堤,坚固如铁,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疏通后的河道,宽阔通畅,行洪能力大幅提高;修建的水库和水利枢纽,能够有效调节黄河的水量,确保黄河安澜。
这一年,黄河流域再次遭遇暴雨,但由于黄河治理工程的作用,黄河没有发生泛滥,沿岸的百姓们安居乐业,田地丰收。百姓们纷纷自发地为林微立生祠,供奉她的牌位,称她为“河伯克星”“救世女帝”。
林微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平静流淌的黄河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她不仅战胜了黄河泛滥,拯救了数百万百姓,还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凤启王朝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宇文擎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微儿,你做到了。你不仅成为了一代女帝,还治理好了黄河,开创了盛世。我为你骄傲。”
林微转过身,看着宇文擎的眼睛,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宇文擎,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不可能走到今天。是你,一直支持我,保护我,陪伴我,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傻瓜,我们是夫妻,我们是战友。”宇文擎道,“我们会一起,守护好这个江山,守护好这些百姓,让凤启王朝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苏瑾也走到他们身边,笑道:“陛下,宇文元帅,黄河治理工程圆满完成,百姓们安居乐业,凤启王朝国泰民安。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林微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是宇文擎的忠诚守护,是苏瑾的全力支持,是百官们的尽职尽责,是百姓们的积极参与。没有大家,就没有今天的凤启王朝。”
她看着眼前的万里江山,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她知道,她的帝王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她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她有宇文擎的支持,有苏瑾的协助,有百姓的爱戴,有百官的拥护,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障碍,开创一个更加辉煌、更加长久的盛世华章。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黄河水面上,波光粼粼。林微、宇文擎和苏瑾并肩站在黄河岸边,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凤启王朝的盛世,在黄河安澜的祝福中,继续向前迈进。林微,这位穿越而来的女帝,将以她的智慧和魄力,驾驭九州,书写属于她的传奇。
第七节余韵悠长,盛世新章
黄河治理工程的圆满完成,让林微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天下百姓无不称颂她的功德,将她与上古治水的大禹相提并论。各地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往京城,全是歌颂林微、请求为她加尊号的内容。
林微没有接受加尊号的请求,她认为,治理黄河是她作为帝王的责任,是分内之事。她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凤启王朝的百姓们过上更加幸福、更加富裕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林微继续推行新政,加大了对农业、商业、手工业和文化教育的投入。
在农业上,她推广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她还修建了更多的水利工程,确保农田灌溉,抵御自然灾害。凤启王朝的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百姓们丰衣足食,再也不用担心饥荒。
在商业上,她进一步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修建了更多的官道和运河,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苏瑾的商业帝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凤启王朝的经济支柱。凤启王朝的商业繁荣,物价稳定,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手工业上,她鼓励工匠们创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凤启王朝的手工业制品,如丝绸、瓷器、铁器等,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深受各国的喜爱。
在文化教育上,她扩大了启明学宫的规模,在全国各地开设了更多的分校。她还改革了教育制度,除了教授经史子集,还增加了算术、天文、地理、医学、工学等课程,培养了一批批实用型人才。凤启王朝的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军事上,她加强了国防建设,扩大了“神兵卫队”的规模,装备了更多的“火药武器”。她还派遣军队,收复了边境的失地,加强了对边境的管理和防御。凤启王朝的军事实力强大,边境安宁,百姓们安居乐业。
凤启五年,林微再次巡游天下。这一次,她看到的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各地的城市高楼林立,商业繁荣;农村田地肥沃,粮食丰收;百姓们衣衫整洁,面带笑容;孩子们在启明学宫里读书识字,充满了希望。
林微的巡游,受到了各地百姓的热烈欢迎。百姓们纷纷自发地走上街头,迎接她的到来,为她献上鲜花和礼物。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林微的爱戴和感激。
在巡游的过程中,林微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她的亲生父母。原来,林微穿越而来的身体,其亲生父母是一对普通的农民,当年因为家境贫寒,无力抚养,才将她遗弃在侯府门口。如今,他们得知林微成为了凤启王朝的女帝,便前来寻找她。
林微见到亲生父母,心中百感交集。她虽然不是这个身体的原主,但她继承了这个身体的记忆和情感。她认下了亲生父母,将他们接到京城,悉心照料。她还下令,改善天下孤儿和贫困家庭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
林微的这一举措,进一步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他们称赞林微是“仁民爱物”“圣明之君”。
凤启十年,凤启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军事强大,边境安宁。史称“凤启盛世”。
这一年,林微在太和殿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庆祝凤启王朝成立十周年。文武百官、各国使节、天下百姓代表,纷纷前来祝贺。庆典上,林微发表了重要讲话,她回顾了凤启王朝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感谢了所有为凤启王朝做出贡献的人。她表示,她将继续励精图治,推行新政,让凤启王朝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让天下百姓永远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庆典结束后,林微和宇文擎、苏瑾并肩站在太和殿的城楼上,俯瞰着京城的繁华景象。
“宇文擎,苏瑾,十年了。”林微道,眼中满是感慨,“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起开创了这个盛世。我真的很感谢你们。”
“微儿,我们是夫妻,我们是战友。”宇文擎道,“能够陪伴你,一起开创这个盛世,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
“陛下,能够为您效力,为凤启王朝的盛世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耀。”苏瑾道。
林微看着眼前的万里江山,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她知道,她的帝王之路,还将继续。未来,她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她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障碍,让凤启王朝的盛世更加辉煌,让天下百姓永远幸福安康。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太和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林微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神圣。她,林微,这位穿越而来的女帝,已经成为了凤启王朝的传奇,成为了天下百姓心中的“凤圣女帝”。她的故事,将被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