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 第168章 以工代赈,士族反扑

第168章 以工代赈,士族反扑(2/2)

目录

陈墨点头:“不必等他们动手。明日放风,说西场将提前发放试验田租赁凭证,限前百名登记者。”

次日清晨,西场草棚外果然聚集百余人。灾民争先恐后,秩序渐乱。忽有一人高喊:“陈氏只给富户发田!我们白干三日,一粒种都没见着!”人群骚动,数人冲向粮仓竹门。

楚红袖立于高台,义肢轻敲地面三下。埋伏在棚顶的亲卫猛然掀开茅草,抽出竹杖,短矢疾射,当场制伏五人。搜身时,从一人腰间摸出一枚铜牌,上刻李氏私印。其余四人皆无凭证,衣内却藏有统一规格的干粮袋。

陈墨闻讯赶来,当众将四人松绑。“你们受人驱使,我不追究。只问一句:谁让你们来闹的?”

四人低头不语。唯被押铜牌者冷笑:“东场西角,三日后有‘风’。”

陈墨未动声色,只命人将铜牌封存,押送府衙报案。他转身走向地图,目光再次落于西角。他取出一枚金穗稻种子,浸入灯油,在“西场”二字上轻压。油痕扩散,与先前“壬”字重叠,边缘裂纹竟与扬州货船桅杆旗布条上的刮痕完全吻合。

他将种子收回腰牌,合拢暗格。硝酸甘油胶囊与种子并列,未再取出。

次日,救济站新增一条规矩:凡领工牌者,须按掌印于竹册。苏婉娘亲自监印,发现一名青年右手掌纹模糊,似经火灼。她未声张,只将其工牌编号记于算盘第七珠,暗扣一格。

楚红袖在西场巡查时,见昨日那批灾民已散去大半,仅余十余人留守草棚。她绕至棚后,发现地面新覆浮土,以义肢轻戳,土质松软,下有空腔。她悄然退走,命人备好铁锹,却不下令挖掘。

第三日清晨,东场西角突起浓烟。陈墨正在核对新一批登记名册,闻报抬头。他未起身,只将手中竹笔轻轻搁在案上。

烟是从一片废弃菜畦升起的,火势不大,却持续不散。亲卫查后回报:有人在地下埋了湿稻草与硫磺混合物,点燃后阴燃冒烟,不烧物,只造势。

陈墨起身,走向西角。他蹲下,伸手拨开灰烬,指尖触到一块烧焦的布角。他将其拾起,展开,边缘织纹与老张头吐出的舞绡残片一致。他将布角收入袖中,站起身,望向远处李氏庄园方向。

他转身,对随行执事道:“今日工钱加发五文,全数以铜钱发放,不得折米。”

执事领命而去。陈墨站在原地,手指缓缓摩挲袖中布角。他未再看地图,也未回书房。

西场的烟仍未散尽,风向由东转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