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刘备惊惧,孔明定策(1/2)
荆北,新野。
时值深冬,铅灰色的天幕低垂,凛冽的北风卷过残破的城垣和枯黄的田野,带来刺骨的寒意。这座夹在曹操与刘表势力之间的小城,此刻更显得风雨飘摇,仿佛狂涛中的一叶扁舟。
县府后院,一间陈设简朴的书房内,炭盆燃烧着,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压抑。
刘备怔怔地望着窗外凋零的枯枝,手中紧紧攥着一份边缘已被揉皱的绢帛密报。他那向来温和、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布满了难以掩饰的惊悸与忧惧,握着绢帛的手指,因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
“虎牢关……破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沙哑,“徐晃……徐公明……阵斩……”
每一个字吐出,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砸在书房内另外两人的心头。
侍立在他身后的关羽,丹凤眼微眯,手抚长髯,那向来傲视天下的脸庞上,此刻也笼罩着一层前所未有的凝重。张飞则焦躁地在一旁踱步,环眼圆睁,黝黑的脸上肌肉紧绷,时不时发出压抑着的、如同困兽般的低吼。
“大哥!那韩破军是个什么鸟人?竟如此厉害!连徐晃都砍了?!”张飞终于按捺不住,猛地停下脚步,声音如同炸雷,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照这个势头,他下一个岂不是要打许昌?曹操老儿怕是要焦头烂额了!俺看这是好事!”
“三弟!噤声!”关羽沉声喝道,凤目中寒光一闪,“事情岂会如此简单!”
刘备缓缓转过身,将那份密报轻轻放在案几上,仿佛那绢帛有千斤重。他看向张飞,脸上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翼德,若那韩破军真能灭了曹操,于汉室,或可是件幸事。但……你可知他是如何起家,如何用兵?”
他走到墙边悬挂的、略显粗糙的九州舆图前,手指颤抖着从西凉划向长安,再指向洛阳,最终落在虎牢关的位置。
“据逃出的溃兵和往来商贾所言,此人起于微末,聚死士,阵前斩督军叛出。一路东来,所过之处,不纳降,不修德,唯以杀立威!破城则屠,降卒则坑,动辄筑京观以慑人心!张济、韩遂、马腾、徐晃……多少成名大将,皆成其刀下之鬼!其麾下狼群,皆悍不畏死、以屠戮为乐之徒!”
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如此凶人,如此暴戾之师,若真让其席卷中原,其危害……只怕比之董卓,犹有过之!届时,这天下苍生,又将陷入何等水深火热之中?!”
他猛地一拳砸在舆图上,虎目含泪:“备……备每每思之,心如刀绞!汉室倾颓,妖孽并起!难道这朗朗乾坤,真要沦为豺狼巢穴吗?!”
书房内一片死寂,唯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以及张飞粗重的喘息声。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一股冷风卷入,随即又被隔绝在外。
一道清瘦修长的身影,手持羽扇,身着鹤氅,缓步而入。来人面容俊雅,目光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迷雾,正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的军师,诸葛亮。
他的到来,仿佛给这间压抑的书房注入了一股清流,连那沉闷的空气都似乎流动了起来。
“主公。”诸葛亮微微躬身行礼,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他目光扫过案几上的密报,又看了看刘备那悲愤焦虑的神情,以及关张二人凝重的脸色,心中已然明了。
“孔明!”刘备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上前,将密报递过,“你可算来了!快看!西凉韩破军已破虎牢,徐晃授首,兵锋直指中原!我等……该当如何啊?”
诸葛亮双手接过绢帛,并未立刻观看,而是轻轻将其放在案上,羽扇轻摇,淡然道:“亮,已知之。”
他走到舆图前,目光沉静地扫过韩破军一路东进的路线,手指最终在“虎牢关”上轻轻一点。
“韩破军之用兵,亮已观之良久。”诸葛亮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如同玉磬轻鸣,“其势,确如天雷地火,摧枯拉朽,沛然莫之能御。纵观其起兵以来,破长安,定司隶,斩将夺旗,势如破竹,曹孟德麾下名将接连折戟,非战之罪,实乃其兵锋过锐,其性过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