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是让你带兵来种地的(2/2)
“家属同志,我们正在谈工作,你先回避一下。”
“领导,我正要跟您汇报工作呢。”孟昭南却像是没听懂他的话,脸上的笑容不变。
她把水杯轻轻放在刘主任面前的桌子上,站直了身体。
“我知道您是为开荒的事情来的。这件事,是我向陆领导提议的,也主要由我负责。陆领导只是在不影响部队正常训练的情况下,给予了支持。”
她一开口,就把最大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陆砚池猛地看向她,想阻止,却被她一个安抚的动作制止了。
刘主任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来,他上下扫了孟昭南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轻视:“你负责?一个家属,懂什么开荒?”
“我不懂开荒,但我懂算账。”孟昭南的声音平静又有力,“刘主任,我们不是在瞎胡闹,更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我们是在响应号召,搞生产自救,为国家减轻负担。”
她顿了顿,开始有条不紊地阐述。
“我们这片地,总共五十亩。在动工之前,我们已经进行过小范围的土壤改良试验,并且取得了成功。昨天,我们又成功在三点七公里外的干河床下,找到了稳定的地下水源。”
“这些都不是空话,试验田和水坑都还在,您可以随时派人去检验。”
刘主任的表情出现了一丝变化。
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同志,说话竟然如此有条理。
孟昭南没有给他插话的机会,继续说道:“水和土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种植。我已经和县国营饭店的王建国主任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等我们的菜种出来,他们会以市场最高价进行收购。”
“刘主任,您算一算,五十亩蔬菜基地,一年能产出多少蔬菜?这不仅能彻底解决我们营区几百号人的吃菜问题,多余的蔬菜卖给国营饭店,还能为部队创造一笔可观的收入。这笔钱,我们可以用来修缮营房,可以给战士们添置文体用品,甚至可以成立一个家属基金,解决随军家属的就业困难。”
“我们把一片没用的戈壁滩,变成能下蛋的金母鸡。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难道不是在为边疆建设做贡献吗?”
她的一番话,掷地有声。有理论,有数据,有前景。
整个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刘主任张了张嘴,发现自己之前准备的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大帽子,竟然一个都扣不上去了。
人家这不是胡来,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科学种田。
陆砚池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媳妇。
她站在那里,身板挺得笔直,明明比自己矮了那么多,此刻却像一个浑身发光的女战士,用言语作武器,把他护在了身后,把他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话,全都清晰有力地表达了出来。
他那颗因为被误解而憋闷不已的心,忽然就通畅了。
“咳。”刘主任干咳一声,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掩饰自己的尴尬。
他重新审视着孟昭南,脸上的轻视早已消失不见。
“说得头头是道。但口说无凭。”
他放下了水杯,身体微微前倾。
“既然你说得这么好,那你就给我写一份详细的,正式的可行性报告出来。包括你说的土壤分析,水源评估,还有具体的种植计划,成本预算,产量预估和盈利分析。我要看到白纸黑字的东西。”
他的手指在桌上点了点,加重了语气。
“这个周五下班前,必须交到我办公室。如果报告通不过,或者你们最终达不到报告里承诺的效果,那性质就更严重了。陆砚池,你不仅要接受处分,还要为所有浪费的资源,负全部责任!”
刘主任说完,拿起公文包,看也不看两人,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
办公室的门被他带起的风“砰”的一声关上,屋子里又恢复了安静。
危机暂时解除了,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压在了孟昭南的肩上。
一份专业级的可行性报告,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
陆砚池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略显苍白的脸,沉默了许久,才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
“报告……你会写吗?”
孟昭南抬起头,迎上他带着忧虑的视线,忽然笑了。
那笑容,像是在戈壁滩上骤然绽放的花,明亮又倔强。
她伸出手,轻轻抚平他因为紧张而皱起的作训服衣领。
“放心。”
“我不仅会写,我还会写得让他一个字都挑不出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