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又来了一个女知青(1/2)
“都听孟妹子的!”李桂花嗓门最大,她拿着孟昭南刚教她切好的土豆块,像举着军令状,“都看清楚了,就这么切!芽眼,必须留着芽眼!”
几十个女人,围成一圈,像一群最认真的学生。
有的负责切块,有的负责拌草木灰,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点种。
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刚才还是一群为生计发愁的家庭妇女,此刻,在孟昭南的调度下,竟有了一支小型生产部队的雏形。
她们的动作或许还很笨拙,挖的坑深浅不一,撒的灰有多有少,但那一张张被汗水浸湿的脸上,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那是希望,是亲手将希望种进土地里的踏实感。
陆砚池没走,他就靠在那辆解放卡车旁,看着这一切。
他看着那个在人群中穿梭,时而弯腰示范,时而大声纠正的身影。
她明明累得脸色发白,可那双眼睛却亮得灼人,仿佛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烟,叼在嘴里,却没点燃。
他只是这么静静地看着,看着他的妻子,像一束光,照亮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也照亮了所有人的心。
时间就在这热火朝天的劳作中飞快流逝。
当太阳偏西,第一亩地,已经整整齐齐地点上了土豆种。
军嫂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个个直起酸痛的腰,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和自豪。
“哎哟,我的老腰!”
“还别说,这么干活,心里真敞亮!”
“可不是嘛!看着这地,我咋觉得秋后真能收几千斤呢!”
就在众人说笑着准备歇口气,喝口水的时候,田埂的另一头,又一辆军用吉普车开了过来。
车上下来一个机关的干事,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和蓝色长裤,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姑娘。
那姑娘大概二十出头的年纪,皮肤白净,五官清秀,一双眼睛又大又亮,透着一股书卷气,但又不像白今语那样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高。
她手里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网兜,好奇又带着几分拘谨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同志们,都停一下!”机关干事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徐伊以同志,也是响应号召,来支援咱们西北建设的知识青年!”
“因为白今语同志的回城手续批下来了,这是组织上新派来的。徐伊以同志觉悟很高,刚放下行李,听说咱们生产队在开荒种地,就主动要求过来看看,向大家学习!”
新来的知青?
军嫂们的目光一下,全都聚焦在了徐伊以身上。
有了白今语的前车之鉴,大家看她的眼光,不免带上了几分审视和戒备。
徐伊以似乎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她没有半分不自在,反而往前走了一步,冲着众人露出了一个温和友善的笑容。
“各位大姐,嫂子们好,我叫徐伊以。”她的声音很轻柔,普通话标准,听着就让人觉得舒服,“我刚来,什么都不懂,以后还要请大家多多指教。大家叫我小徐就行。”
她说完,便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态度谦逊到了极点。
伸手不打笑脸人。
她这番姿态,瞬间就让不少军嫂心里的那点戒备消散了大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