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猎人的抗战 > 第582章 据点摆摊成市集 军商混杂酿祸根

第582章 据点摆摊成市集 军商混杂酿祸根(1/2)

目录

“武藤大队长,借过借过,别挡着我卸货。”信口中队长穿着件没系纽扣的军便服,手里攥着本账本,指挥着几个大阪兵把一箱箱货物搬进青石镇据点的西厢房。箱子里传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混着士兵们的吆喝,倒像是集镇上的货郎在卸货。

武藤三郎刚巡查完东门,见状皱紧眉头,军靴在地上顿出闷响:“信口!你又在搞什么鬼?据点里堆这些破烂干什么?”

信口从账本上抬起头,扇子“啪”地合上:“破烂?这可是好东西。你看——”他掀开一个箱子,里面摆着花花绿绿的洋布、绣着花的手帕,还有几盒包装精致的胭脂,“这些都是从临城弄来的,跟附近村镇的百姓换粮食,比用枪抢划算多了。”

“你疯了?”武藤的手按在刀柄上,“皇军的职责是打仗,不是当商贩!”

“打仗也得吃饭啊。”信口慢悠悠地翻着账本,“司令部的补给拖了半个月,再不想办法,弟兄们就得喝西北风了。武藤大队长要是有本事让联队长送粮食来,我立马把这些东西扔了。”

这话戳中了武藤的痛处——他催了三次补给,联队长只回了句“自行解决”。他悻悻地哼了一声:“你想当商贩自己当去,别连累我!要是让杉口大佐知道了……”

“大佐那边我打过招呼了。”信口笑得像只精明的狐狸,“他说了,只要不耽误防务,随便我折腾。再说了,挣来的钱分他三成,他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武藤被噎得说不出话,甩袖子就走,心里暗骂信口是“钻进钱眼里的大阪耗子”。

没过两天,青石镇据点的西门内真的摆起了地摊。大阪兵们卸下枪,换上便服,有的吆喝着卖洋布,有的给百姓修农具,甚至还有个会剃头的士兵支起了剃头挑子,引得不少附近的百姓偷偷摸摸来看热闹。

“张婶,这洋布颜色多正啊,做件新棉袄,过年穿多体面!”一个大阪兵操着生硬的汉语,手里举着块红底碎花的布料。

张婶犹豫地摸了摸布料:“太贵了,俺家娃还等着米下锅呢。”

“可以用粮食换啊!”信口凑过来,算盘打得噼啪响,“一尺布换二斤小米,童叟无欺!”

张婶咬咬牙:“俺换三尺!”

交易做成,大阪兵喜滋滋地收了小米,信口则在账本上记了一笔,嘴里还念叨着“今日营收:小米六斤,抵洋布三尺,净利润……”

这诡异的景象被侦察兵看在眼里,回报给了曹兴国。

“摆地摊?”曹兴国正在擦拭步枪,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信口还真敢想敢干。”

严英豪凑过来看侦察兵画的草图:“你看这摊子摆的,居然还有修鞋的?这哪是据点,分明是集市!”

“这倒是个机会。”野田平武突然开口,“大阪兵做生意时警惕性最低,要是能混进去几个弟兄,说不定能摸清据点的布防。”

“我去!”王黑风立刻请缨,“我以前在镇上摆过杂货摊,熟门熟路!”

曹兴国摇摇头:“别急。信口看着精明,其实防得紧——你没看他的地摊都在西门内,离寨墙不到十步?想混进去不容易。”他沉吟片刻,“让百姓去。”

“百姓?”严英豪没明白。

“对,让跟咱们交好的百姓去跟他们交易,顺便打探消息。”曹兴国解释道,“就说想买洋布、修农具,大阪兵见了生意,肯定不会怀疑。”

很快,几个胆大的百姓揣着粮食和鸡蛋,忐忑地走进了青石镇据点。张婶换了洋布回来,兴奋地跟战士们说:“那些大阪兵虽然是鬼子,可做买卖还算实在,没坑俺。对了,俺看见他们的军火库就在西厢房后面,门口就两个哨兵!”

“太好了!”王黑风一拍大腿,“这消息太重要了!”

曹兴国却没那么乐观:“信口不会这么大意。说不定军火库是故意让百姓看见的,里面根本没多少弹药。”

果然,第二天百姓们再去交易时,发现军火库门口的哨兵换成了四个,而且个个荷枪实弹,不像之前那么松懈了。

“看来信口还是留了一手。”严英豪有些失望。

“意料之中。”曹兴国看着地图,“但他的摊子摆得越大,漏洞就越多。王黑风,你带两个人,扮成修鞋匠,去西门外转悠,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混进去。”

“明白!”

青石镇据点里,信口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甚至有其他据点的日军托他代购东西,他都加价三成,赚得盆满钵满。杉口分到了三成利润,对这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武藤天天对着西门的方向骂骂咧咧。

“队长,咱们真要一直摆下去?”一个大阪兵一边给百姓修锄头,一边小声问信口,“要是让司令部知道了……”

“知道了又能怎样?”信口敲着算盘,“咱们给他们挣了钱,还解决了粮食问题,他们感谢咱们还来不及呢。再说,等攒够了钱,咱们就申请调回大阪,谁还在这破地方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