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 第158章 总部决策 厉兵秣马

第158章 总部决策 厉兵秣马(1/2)

目录

虎头山根据地如同一台刚刚完成预热、开始轰然作响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高速且有序地运转着。山上山下,伐木凿石之声、队列操练之吼、机器调试之鸣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劳动与战备交响乐。

李云龙和赵刚几乎脚不沾地,整日奔波于各处工地、训练场和山洞车间,解决着层出不穷的问题,推动着根据地的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迈进。

然而,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并未能完全隔绝外界的烽火与战略层面的波澜。旅部那部功率最大的电台,日夜不停地接收着来自师部、总部的电文,将华北乃至全国战场的最新态势传递到这深山之中。

这一日,一份绝密电文经过通讯连紧张译出后,被立刻送到了李云龙和赵刚手中。电文内容冗长而沉重,详细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局势。

赵刚捧着电文,越看神色越是凝重,他对正蹲在地上研究一副刚绘制好的周边据点布防图的李云龙沉声道:“老李,你来一下。总部的情况通报和敌情分析,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李云龙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接过电文。他的阅读飞快,但关键信息抓得极准。电文明确指出:日军鉴于兵力日益捉襟见肘,改变了策略,正疯狂推行其所谓的“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辅以密布的壕沟和围墙,企图将广袤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分割、包围、孤立起来,最终达到压缩、蚕食乃至困死我根据地的毒辣目的。

“狗日的小鬼子,真他娘的歹毒!”李云龙看到这里,忍不住骂了一句,“想把咱们一块块切开,再慢慢吃掉?做梦!”

赵刚指着电文后半部分:“你看这里,老李。局势还不止于此。欧洲那边,纳粹德国攻势凌厉,连战连捷,这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

他们为了尽快从中国战场抽身,南下争夺太平洋和东南亚资源,正加紧对重庆蒋政府进行政治诱降,国内妥协投降的论调再次甚嚣尘上。

总部判断,为了打破敌人的囚笼,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同时也为了支援全国抗战,鼓舞全国军民的信心,我们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行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我们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决心和能力!”

李云龙的眼睛亮了起来,闪烁着好战的光芒:“早该这么干了!老是挨打、突围、反扫荡,憋屈!就得找机会狠狠揍他狗日的一顿,打疼他!”

“总部初步意图,”赵刚继续道,“是集结主力,发动一次大规模破袭战役。重点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同时对各主要公路交通线,如同蒲路(大同至风陵渡)、平汉路(北平至汉口)北段、白晋路(白圭至晋城)等,以及沿线日军据点,进行广泛的破击和拔除。

初步计划调动不少于二十个团的兵力,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破袭!首要战略目标,就是打通被敌人割裂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让它们重新连成一片!”

“二十个团?!”李云龙倒吸一口凉气,随即兴奋地搓着手,“大手笔!真是大手笔!副总指挥这回是要下狠手了!咱们新一旅肯定跑不了!”

果然,就在两人消化着这惊人消息后不久,旅部电台收到了来自129师师部的特急电报。电报命令十分简短有力:“新一旅旅长李云龙,接电后两日内,速至师部参加重要作战会议,不得有误!”

“来了!”李云龙将电报纸一拍,脸上满是期待和兴奋,“老赵,家里就交给你了!我这就带人出发!”

事不宜迟,李云龙立刻叫来警卫员,吩咐备马。他简单和赵刚交代了一下工作,强调继续加紧根据地建设和部队训练,随时准备迎接大战。随后,他带着警卫员虎子和两名精干的侦察兵,四人四骑,冲出虎头山,向着师部所在地疾驰而去。

山路崎岖,但李云龙归心似箭(实则是求战心切),马鞭挥得噼啪作响。经过一天多的紧赶慢赶,风尘仆仆的李云龙终于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了位于深山密林中的129师师部。

师部所在地戒备森严,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透着一股大战将至的凝重和肃杀。沿途岗哨林立,通讯员步履匆匆,各级指挥员脸上都带着紧张和兴奋交织的神情。李云龙一路打着招呼,快步走向作为会议地点的师部大院。

一进院子,嗬,里面已经是将星云集(虽然八路军此时尚未实行军衔制,但都是老红军、老指挥员),热闹非凡。129师下辖的各旅旅长、政委,以及兄弟部队的一些主要领导,还有决死第一纵队的负责同志,几乎都到齐了。院子里烟雾缭绕,笑声、打招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李云龙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老上级——386旅旅长。他赶紧挤过去,立正敬礼,嗓门洪亮:“报告旅长!新一旅李云龙,奉命前来报到!”

老旅长转过身,看到是李云龙,脸上露出笑容,抬手回了个礼,上下打量着他:“好你个李云龙!动作不慢嘛!听说你小子现在抖起来了啊?当了旅长,翅膀硬了,不光把王家湾搞得红红火火,还在虎头山弄了个分基地,连小兵工厂都搞起来了?可以啊你!”

李云龙在老旅长面前可不敢嘚瑟,嘿嘿一笑,挠了挠头:“看您说的,老旅长!我这点家当,还不是您老人家当年手把手教出来的?没有您当年的栽培,哪有我李云龙的今天?我们那就是小打小闹,瞎折腾,跟您统领千军万马、运筹帷幄没法比!您永远是我的老旅长!”

这话说得诚恳,又带着李云龙式的滑头,逗得老旅长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行!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没忘了本!好好干,这次大战,正是你们新一旅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这时,旁边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哟,这不是李云龙嘛?这才多久没见,都跟咱们平起平坐,当上旅长啦?”

李云龙扭头一看,是385旅的陈旅长,也是老熟人了。他赶紧敬礼:“陈旅长好!您可别拿我开涮了,我这就是运气好,撞上大运了。在您面前,我永远是新兵蛋子!”

陈旅长笑着还礼:“你小子,别谦虚了。你李云龙能打、会打、敢打,那是出了名的。听说你在李家峪一口吃了鬼子一个旅团主力,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干得漂亮!这次破袭战,正好看看你的新一旅成了多少斤两!”

李云龙又和其他几位相熟的旅长、纵队领导一一打招呼。大家虽然番号不同,防区各异,但都是历经血火、共同从雪山草地走出来的老战友,见面分外亲切,言语间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期待和必胜的信心。

寒暄没多久,师部通讯员就跑来通知:“各位首长,会议马上开始,请入场!”

众人立刻收敛笑容,神情严肃地依次走进作为会议室的师部大屋。屋里条件简陋,中间摆着一张长长的木板桌,上面铺着大幅的华北战区军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师长、政委、参谋长等师首长早已坐在桌首,面色严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