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凯旋归山 整军备武(1/2)
凛冽的寒风似乎也懂得识趣,在凯旋的队伍面前收敛了几分锐气。当浩浩荡荡的车队、马队以及精神抖擞的行军队伍,蜿蜒出现在通往虎头山根据地的山道上时,整个根据地都沸腾了。
提前得到消息的乡亲们和留守部队的战士们,早已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翘首以盼。锣鼓声、欢呼声、掌声响彻山谷,与战士们虽然疲惫却难掩胜利喜悦的脸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冬日里最温暖的画卷。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尖刀大队长林骁和骑兵营长孙德胜,以及虽然空着一只袖管却腰板挺得笔直的二团一营长周大眼。他们身后,是满载着缴获物资、覆盖着帆布的庞大卡车队(包括旅部原有的26辆和缴获的45辆),以及上百辆吱呀作响、同样堆满箱子的骡马大车。
车队中间,专门有几辆卡车和铺着厚厚茅草、棉被的大车,小心翼翼地运送着此次战斗中负伤的七十多名重伤员。队伍的侧翼和后卫,则是负责护卫的尖刀大队精锐、骑兵营的游骑以及周大眼一营的战士们。
队伍行进的速度不算快,一是因为载重太大,二也是为了照顾伤员。但那股子得胜还朝、满载而归的雄壮气势,却足以让每一个看到的人心潮澎湃。
在山口迎接的,正是旅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两人站在那里,看着这蜿蜒如长龙、收获颇丰的队伍,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
“哈哈!老赵!你看!看看这阵势!他娘的,比娶媳妇还风光!”李云龙用力拍着赵刚的肩膀,兴奋得像个孩子。
赵刚也是笑容满面,感慨道:“是啊,老李,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胜利果实!是我们新一旅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容易啊!”
队伍在预定区域缓缓停下。林骁、孙德胜、周大眼三人快步跑到李云龙和赵刚面前,立正敬礼。
“报告旅长、政委!尖刀大队(骑兵营、二团一营)奉命护送物资及伤员归建!请指示!”林骁声音洪亮地报告。
“好!好小子们!打得好!给咱新一旅长脸了!”李云龙回了个军礼,目光灼灼地扫过三人,最终落在林骁身上,“林骁,你们尖刀大队这次又是首功!端指挥部,保物资,干得干净利落!”
“旅长过奖,都是同志们拼死作战的结果!”林骁沉稳回答,不骄不躁。
李云龙又看向孙德胜:“孙德胜,听说你小子没捞着仗打,还闹情绪了?”
孙德胜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旅长,哪能啊!就是……就是看着那么多好东西,咱骑兵营没出上大力气,心里痒痒。”
“痒痒就对了!下次有硬仗,老子第一个派你上!”李云龙笑道,随即目光转向周大眼,看着他空荡荡的左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但更多的是赞赏,“周大眼!好样的!独臂照样给老子当先锋,打穿插!是条汉子!”
周大眼胸膛一挺,独臂敬礼纹丝不动:“旅长!只要还能打鬼子,少条胳膊不算啥!”
寒暄过后,李云龙的脸色严肃起来,他看向周大眼,沉声问道:“大眼,部队伤亡情况怎么样?”
周大眼脸上的兴奋之色褪去,换上了沉痛与肃穆,他深吸一口气,报告道:“旅长,政委,初步统计,此次宁化镇战斗,我二团、四团参与主攻部队,共牺牲……三百六十位同志,重伤七十三人,轻伤还在统计,估计超过二百。”
这个数字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凝重了几分。赵刚脸上露出痛惜之色,喃喃道:“三百六十个……都是好战士啊……为了保卫家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揉了揉眼睛,掩饰着微微泛红的眼眶。
李云龙沉默了片刻,大手重重拍在周大眼的肩膀上,语气沉重却带着一股铁血的坚定:“是战斗,就会有牺牲!这个道理,咱们当兵的都懂!心疼,老子比谁都心疼!但是,老赵,”
他转向赵刚,“你看看这次战斗,咱们的新兵蛋子,经过这一仗,见过了血,顶住了鬼子的反扑,他们就不再是新兵了!他们就成了真正的老兵,是咱们部队的筋骨!”
他目光扫过周围那些虽然稚气未脱却眼神坚毅的新兵面孔,继续说道:“还记得上次围歼山口联队不?咱们不少新兵,被鬼子的重炮一轰,就慌了神,有的甚至尿了裤子!为什么?没见过那么大的阵仗!可这一次,你看看!
炮火连天,鬼子反扑,咱们的战士顶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只有不断战斗,在战斗中历练,部队才能成长,才能不怕任何硬仗、恶仗!牺牲的同志,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为我们换来了胜利,也换来了更多战士的成长!”
李云龙这番话,既是对牺牲战士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激励,更是对战争残酷本质的深刻认知。赵刚闻言,深深地点了点头,将那份伤感压在了心底,他知道,作为政委,此刻更需要的是鼓舞士气,化悲痛为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