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思南公馆(1/2)
三日后,午后。思南公馆在秋日稀薄的阳光下,显得静谧而雅致。参天的梧桐树叶已染上金黄,微风拂过,沙沙作响。沈心玥穿着一身素雅的米白色风衣,戴着宽檐帽和墨镜,如同一个寻常的文艺青年,走进了公馆内那家以收藏古籍和冷门学术着作闻名的书局。
书局内光线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纸张和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三三两两的读者散落在书架间或阅读区的沙发里,安静而专注。沈心玥按照邮件指示,走向最里面一个靠窗的、被高大书架半包围的僻静卡座。
文渊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依旧穿着合身的浅灰色中山装,戴着金丝边眼镜,面前放着一本摊开的线装书和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看到沈心玥,他抬起头,露出一个温和而恰到好处的微笑,示意她坐下。
“林博士,请坐。”文渊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放松的磁性。他亲手为她斟了一杯茶,动作从容不迫。
沈心玥在他对面坐下,摘下墨镜,目光平静地直视着他:“文渊先生,开门见山吧。你所说的‘不同可能’,指的是什么?”
文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合上面前的书,推到她面前。沈心玥瞥了一眼封面,是明代一位鲜为人知的地理杂学家关于星象与地脉的笔记抄本,并非什么惊世之作。
“博士在京都的所为,令人钦佩。”文渊缓缓开口,语气真诚,“千夜道友的选择,更是可歌可泣。他以生命为代价,暂时净化了‘影镜’的邪念,延缓了危机。但这,只是治标。”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真正的祸根,并非‘影镜’本身,甚至不是依附其上的邪念。而是……‘门’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沈心玥心中一震,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示意他继续。
“根据我们‘存续会’历代先贤的研究,‘门’并非一个固定的通道,而是一种维系多维空间稳定的临界状态。”文渊的声音压低,带着一种讲述秘辛的郑重,“四象源点,以及散落各地的‘星钥’碎片,共同构成了维持这种临界状态的‘锚点’网络。而‘钥匙’血脉,则是调节这个网络能量流动的‘活体枢纽’。”
他指了指沈心玥,又指了指自己:“你,我,乃至木闻屿,本质上都是这个庞大系统的一部分,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
“木闻屿所属的‘观星者’一脉,自古传承着一个极其古老的预言。”文渊的目光掠过沈心玥,望向窗外,仿佛在追溯遥远的过去,“预言称,当‘星钥’重现,‘门’的平衡将迎来最大考验。‘观星者’的末裔将面临终极抉择:是遵循古法,以自身为祭,强行稳固‘门’的封印;还是……走上一条更为激进、试图彻底掌控‘门’之力的道路。”
沈心玥的呼吸微微一滞。这与文渊之前透露的信息吻合,但此刻听起来更加具体和……宿命。
“木闻屿,选择了后者。”文渊的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他并非单纯的野心家。他深信,固守封印终将导致系统崩溃,唯有主动掌控‘门’的力量,才能为这个世界争取一线生机。他的‘置换’计划,其最终目的,或许并非取代某个‘主宰’,而是……成为新的‘平衡支点’。”
这个解读,让沈心玥对木闻屿的认知再次产生了颠覆性的动摇。如果文渊所说为真,那么木闻屿的疯狂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宏大而悲壮的意图?但这依然无法解释他那些不择手段的行为。
“但这太冒险了!”沈心玥忍不住反驳,“强行掌控‘门’的力量,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而且,他为何一定要利用我?”
“因为你是变数。”文渊的目光转回她身上,异常锐利,“你的‘调和’能力,是预言之外的存在。古老记载中,‘钥匙’的力量多是‘开启’或‘封闭’,而你的‘调和’,却蕴含着‘引导’与‘共生’的可能。木闻屿或许看到了这一点,认为你的力量是实现他计划的关键一环,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保险。”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我们认为,他的计划成功率极低,且过程必将伴随巨大的破坏和牺牲。而‘存续会’所寻求的‘第三条路’,是基于你的‘调和’能力,尝试与四象源点建立一种动态的、共生的平衡,而非强行控制或永久封印。这需要时间、耐心,以及对自然法则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文渊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小、非金非木的黑色令牌,令牌上刻着复杂的星图纹路,中心镶嵌着一颗米粒大小、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晶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