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星火初燃,道基初奠(1/2)
龙组高层对林枫提出的三个条件,经过一夜的紧急磋商,最终予以批准。正如苍龙在内部会议上的断言:“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林枫的价值与潜力,值得国家给予足够的信任与空间。底线可以尊重,只要大方向是为国为民,些许秘密,无伤大雅。”
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以惊人的速度拟定并签署。随之而来的,是庞大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
三天后,位于天道集团总部地下深处,原属龙组的一处高度保密基地被正式划拨,挂上了“灵能科技研究院(联合)”的铭牌。来自中科院、各大顶尖高校的物理、材料、生物、计算机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在签署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后,怀着好奇、质疑或兴奋的心情,陆续入驻。同时抵达的,还有龙组协调来的、装载着国内乃至世界顶尖科研仪器的重型车队。
研究院核心区域,一间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环形会议室中。
林枫站在中央,身后是全息投影形成的、不断变幻的复杂灵气流场模型。他的面前,是研究院的核心骨干:赵启明博士、几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院士、以及苏沐雪和雷烈。
“诸位,欢迎来到灵能科技研究院。”林枫的声音透过扩音设备清晰传遍会议室,“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心中存有疑问,甚至觉得将科学与‘玄学’结合是天方夜谭。我不要求大家立刻相信,但我请求大家,暂时放下固有的认知壁垒,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测量、去验证。”
他示意赵启明开始。
赵博士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台,操作着控制终端。全息投影切换,显示出一组极其复杂且不断自我优化的算法模型,以及一个怪异的、结合了超导线圈、符文基板和高精度传感器的原型机三维结构图。
“根据林总提供的‘灵气’基础属性参数和能量波动模型,”赵启明的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我们团队,结合龙组提供的部分上古能量纹路资料,进行了超大规模计算模拟。我们尝试了超过十七万种材料组合和能量回路构型,最终,理论模型指向了一种可能性……”
他放大了那个原型机结构图的核心部分:“我们将其命名为‘初级灵能谐振感应器’(prototypeSpiritualEnergyResonantSensor,pSERS-1)。其原理,并非直接探测未知能量,而是通过特定频率的灵能谐振波(由林总提供的纯净灵气样本激发),与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同频能量产生‘共鸣’,再通过超导材料捕捉这种极其微弱的谐振信号,将其放大、量化。”
一位物理院士皱紧眉头:“赵博士,这个理论模型建立在太多假设之上。你所谓的‘纯净灵气样本’本身就无法用现有科学仪器检测,其‘谐振频率’更是无从谈起。这更像是一个黑箱模型,输入是未知A,输出是未知b。”
林枫对此早有预料。他平静地开口:“王院士的质疑很合理。所以,我们今天不进行冗长的辩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看向苏沐雪和雷烈:“沐雪,雷烈,麻烦你们了。”
苏沐雪微微颔首,走到会议室一侧特意留出的空白区域。她屏息凝神,纤手轻抬,一丝精纯的玄阴之气自指尖溢出,并未施展任何法术,只是让这股能量自然散发,在空气中引起一阵不易察觉的寒意波动。
与此同时,赵启明启动了pSERS-1原型机。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响起,原型机上的超导线圈亮起微光,复杂的符文基板流转过道道灵光。连接着的巨大屏幕上,原本杂乱无章的噪声波形,猛地一跳!一条清晰、稳定、有着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波形曲线,骤然出现!旁边的数据框里,实时跳动出一串数值:“能量强度:3.7标准单位;属性倾向:阴寒;纯净度:92%……”
“这……这不可能!”那位质疑的王院士猛地站起身,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滚圆,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没有已知的物理场能产生这种规律的响应!这……这信号从哪里来的?”
林枫没有回答,示意雷烈。
雷烈低吼一声,运转《九转霸体诀》,一股炽热、阳刚的气血之力透体而出。虽然他控制着力度,但那磅礴的生命能量依旧让在场许多普通人感到一阵心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