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一(2/2)
戊寅日,元朝中书平章察罕帖木儿派使者送信给皇上。皇上对身边人说:“我看察罕的信,言辞委婉谄媚,是想引诱我,我怎会被甜言蜜语诱惑?况且他只送信却不送回我方使者,其虚伪显而易见。我看天下形势,若上天未厌弃元朝,且他的所作所为能让人心服,那结果难料。但他如今行事违天背理,岂能成功?况且人谋不如天意,天意予人,人不能违;人贪求天意,天必不允。我所作所为,全听天意。天下如器物,众人争夺会破碎,一人持有才完好。如今张士诚据浙西,陈友谅据江汉,方国珍、陈友定割据东南,天下混乱无定。我正处多事之秋,无暇与他计较,暂且不回复。”
秋季七月初一为甲辰日。
丙辰日,平章邵荣、参政赵继祖谋反,被处死。邵荣粗犷勇猛善战,与皇上一同在濠梁起兵,皇上待他优厚。自从平定处州返回后愈发骄横,有篡位之心,常愤愤不平发牢骚,部将中有人想告发他。邵荣因恐惧不安,与赵继祖谋划伺机作乱。当时皇上在三山门外阅兵,邵荣与赵继祖在门内伏兵准备发难,突然刮起大风,吹动旗子碰到皇上衣服。皇上觉得奇怪,换衣服从别的路返回,邵荣等未能动手,后被宋国兴告发。皇上召来邵荣等人当面质问,他们认罪说:“只求一死。”皇上不想立即处死,将他们关押,召集将领说:“我没亏待邵荣,他却如此行事,该如何处置?”常遇春说:“邵荣等人凶狠叛逆,忘恩负义谋乱,对主公不利,还会祸及我们。即便主公不忍心杀他,我们也不愿与他共存。”皇上不得已,命人备酒食招待,流泪与他们诀别,随后将他们处死。
八月初一为癸酉日。
癸巳日,陈友谅部将熊天瑞侵犯吉安,守将孙本立战败逃到永新。熊天瑞又攻破永新,擒获孙本立押到赣州杀死。陈友谅派知院饶鼎臣守吉安。饶鼎臣剽悍有胆略,所到之处残害百姓,被称为“饶大胆”。起初熊天瑞侵犯吉安时,孙本立派元帅曾万中、曾粹中从小路去建康求救,当时大都督朱文正守洪都,皇上命朱文正前往救援,军队未出发吉安就已陷落。
冬季十月初一为壬申日。
戊子日,池州元帅罗友贤占据州内神山寨叛乱,图谋勾结张士诚,杭州、徽州震动,朝廷命常遇春率军讨伐。
辛卯日,设置关市批验所官员。当时各地战乱,财用不足,群臣商议认为:招徕远方之人在于修明政事,充裕国家财用在于流通货物。如今各地常扣押境外商旅货物,请求设置关市,派官管理专司货物流通。另外,浙东所辖金华、广信等府及诸全州与境外接壤,盐货按十分之一征税,其他货物按十五分之一征税。皇上批准。
十二月初一为壬申日。
丁亥日,大都督朱文正派副将率兵攻取吉安,饶鼎臣逃走,于是派参政刘齐、陈海与李明道、曾万中、曾粹中一同守城,任命朱叔华知府事,军队返回洪都。
壬辰日,广信守将元帅葛俊擅自征发民夫筑城浚池,浙东行省左丞朱文忠派人制止,葛俊不听还口出狂言。朱文忠担心他叛乱,想讨伐又先派从事王辰前去察看。王辰回报:“他仍像往常一样守城,若用兵逼近,恐激起事变。”朱文忠说:“此人不足惜,暂且为一郡百姓忍耐。”于是不再追究,又派都事刘肃去慰劳军队,说明祸福,葛俊才安心。
元朝派户部尚书张昶渡海到庆元,想与我方通好。方国珍派检校燕敬来禀报,皇上未回复。燕敬返回后,方国珍害怕,将张昶送到福建平章燕只不花处。当时左丞王溥在建昌,闻讯后派人禀报皇上。皇上命王溥招张昶前来,又命符玺郎刘绍先在广信等候。王溥成功招到张昶,与刘绍先一同前往建康。张昶拜见时,皇上问他来意,他低头不语。皇上不想深究,命中书省留下他,时常召见询问事务,了解到他有才能可任用,便将他留下。
当月,元朝将领扩廓帖木儿派尹焕章送信并献马。此前,扩廓帖木儿之父察罕帖木儿在汴梁驻军,皇上常派使者通好,察罕帖木儿也回信问候,皇上因之前的使者未返回而未回复。此时察罕已死,扩廓帖木儿代领其部众,派尹焕章送我方使者从海道返回,并献马。扩廓帖木儿是察罕帖木儿的外甥,本姓王名保保,被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
这一年,任命元帅吴复为振武卫指挥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