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2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八

第2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八(2/2)

目录

庚辰日,徐达、常遇春攻克泰州,俘虏了张士诚的将领严再兴、夏思忠、张士俊等九十四人,五千名士兵,一百六十多匹马,四十多艘船。派遣千户屠寿率领五千名俘虏去建康报捷,并请求指示防守城池的事宜。皇上派遣使者告诉徐达:‘新旧两座城池,你自己估量能不能攻下,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那些还没有被攻下的各座城池,应该乘胜进军夺取。’

癸未日,皇帝命令将徐达送来的五千名泰州俘虏安置在潭州、辰州。当时天气寒冷,皇帝下令赏赐每个人一套衣服,妇女们也都赏赐了衣服、鞋子、针线和布帛。起初,众人自认为抵抗朝廷军队必死无疑,等到得到赏赐,又使妻子儿女团聚,都感激喜悦,叩拜欢呼万岁后离去。

徐达派遣黄旗千户刘杰分兵夺取兴化。张士诚的守将李清战败,关闭城门坚守,刘杰攻打不下。张士诚的将领陈元帅前来援助李清,刘杰又将他击退,缴获了十五艘战船以及大量的盔甲和兵器。

十一月初一,信州强盗萧明攻打婺源州,知州白谦无力抵抗,怀抱官印走出北门投水而死。白谦执政廉洁恩惠,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曾经遇到过除夕,家里没有其他的供奉器具,只有蔬菜做的食物罢了。家人感叹他生活的贫苦,白谦却安然处之,人们因此称赞他。

辛酉日。左相国徐达进军攻打高邮。皇帝听说这件事以后,担心徐达孤军深入敌境,无法和其他将领策应,就派使者去军中,命令同知冯国胜率领所属部队指挥高邮的军队,让徐达回军泰州,围攻淮安、濠州、泗州。晓谕徐达说:‘做将领的原则,贵在谨慎稳重,进军攻城略地,应该加以仔细考察。近来听说你率兵远行出征,深入敌方防守坚固的要地,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啊。如果常平章独自率领一支偏师,在长江上防备敌军,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谁来支援他呢?应该率领军队返回泰州,合并管理冯国胜率领的一万五千名留守士兵,去攻取还没有占领的州郡。你在军中指挥调度,见机行事,与各位将领协调合作,齐心协力,成就大业,不要轻易行动,以免错失良机。’

甲午日,饶鼎臣又和原来陈友谅的部将刘平章肆意抢劫掠夺。元帅王国宝听说了这件事,出兵半路阻击,杀死贼寇二百多人,饶鼎臣被弩箭射中而死,从此剩余的贼寇党羽都溃散了。

乙未日,皇上因为李济占据濠州,名义上是为张士诚守卫,但持观望态度,犹豫不决,就命令右相国李善长写信招降他说:“近来听说您从泰州撤军,回守濠梁。我和您本是同乡,又有幸为同宗之人,深切思考您用来成就失败、招来祸福的谋划,不能不告知,因此向皇上启奏这件事,奉皇上的命令送信给您。皇上的意思好像是说:‘以前因为元朝混乱,我起兵起义,我和李济都投身到了军队之中,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后来因为扬州事变,李济就来归附我,为我攻打常州。没想到盘踞扬州的张明鉴、张士诚势力捏造流言,扰乱人心,使你我之间产生了猜疑,以致郑同佥抛弃妻子儿女,率领部队逃到常州。大概反间计产生变故,事情的关键在于谋划,和李济有什么相干呢?’这是皇上的意思。我曾经听说,顺应或违逆,是成功或失败的趋势;离去或靠近,是灾祸或福运的关键。考察成功和失败的趋势,观察灾祸和幸福的先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做到。豪杰之士,在乱世中起兵,互相争雄,当他们遇到真正的君主时,就会委身归附,像窦融归附汉朝,李??归附唐朝一样。阁下如果真能认清成功与失败的形势,洞察安全与危险的事理,明察祸患与福运的根源,把失败转化为成功,将凶险转变为吉祥,那么就会自身在当世荣耀,恩泽流传给子孙,名字被记载在史册上。何况濠梁是我主上祖宗生长的地方,陵墓和亲戚都在那里,主上谒陵的心思,没有一刻忘记。如今左相国率领大军,向东攻克泰州,攻打高邮,夺取淮安,攻占还没有攻克的地方。只是那是自己的祖国,不忍心用武力去攻打它。所以我派遣使者杜三前来向您献计,希望您能精心深入地思考谋划,观察天时,考察人事,趁着有利时机建立功勋,献出濠城,使我的主上能够对上供奉祖宗的陵墓,对下宽慰家乡父老的期望,那么您的功劳就不在那两个人之下了。何况我们的主上宽厚仁爱、神明英武,能记取人的功劳,忘掉人的过错,一点点小的嫌隙,不值得被您挂怀。如果一定要拒绝正义而顽固坚守,将来在淮河两岸交战,一决胜负,或许自身成为俘虏,或许血肉涂抹在荒野,妻子儿女被掳掠,给天下人留下笑柄,难道不是非常可惜吗!我又私下为阁下考虑了一番。阁下身之所为,不知道究竟是为了元朝呢?是为了张士诚吗?如果是为了元朝(考虑的话),那么元朝的君主昏庸无能,奸佞之臣擅权乱政,强悍的将领飞扬跋扈,百姓深受其害,上天早就应该断绝它的命数了。如果是为了张(这个人或势力),那么他骄横荒淫违背正道,灭亡就在眼前。阁下在这个时候,以区区弹丸之地,归附元朝不足以倚仗,归附张士诚不足以成事,我非常为阁下担忧。如果不权衡事情形势的适宜与否,对成功失败灾祸幸福的细微迹象不明白,这不是智慧;让百姓被战争所苦,这不是仁爱。不仁不智,这也是你所不愿意听到的。只是希望您效仿古人的明智聪慧,去除众人的昏庸愚昧,舍弃叛逆而归顺朝廷,带着全城前来归附,难道不是伟大的大丈夫吗?如果有人拖延时间、犹豫不决,(我)大军已经攻下淮安,(到那时)即使想要求降,也已经落在别人后面了,要是有谋求富贵的人,谋划着把您绑了来献(给我),您又将用什么来应对这种情况呢?同乡之间的情谊,对你不薄,所以才反复说这些,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李济收到信后,没有回信。

己酉日,皇帝命令中书省的官员刘大昕前往湖广、荆州分省参与商议机要事务。召回行省都事陈显达回朝,并且赐给刘大昕衣服、被褥、靴子,每月供给四石禄米。

任命张昶、傅??为中书省参政。

这个月,张士诚的军队侵犯宜兴。皇上派遣使者传敕令给徐达,命令冯国胜围攻高邮,常遇春守卫海安,派遣其他将领守卫泰州,而自己率领精兵去援救宜兴。徐达于是率领军队渡过长江攻打张士诚,就在宜兴城下打败了他的军队,俘获了三千多人。

十二月初一,为甲寅日。设置安陆卫,调飞熊卫亲军指挥王志担任指挥使。

乙卯日,命令兴安卫指挥王克恭带兵驻守在杭州的於潜,作为桐庐、昌化各路军队的声援力量。

张士诚的军队侵犯安吉,驻守的将领费子贤击退了他们。在此之前,戊戌年,皇上任命费子贤为元帅,张德为总管,守卫安吉,费子贤因此修筑城墙来守卫安吉。张士诚连年出兵前来攻打,都被费子贤打败。到这时,张士诚又派他的将领张左丞率领八万士兵前来进攻,费子贤的部队仅有三千人,他坚守城池抵御敌军,在城墙上设置划车、弓弩来抵御敌军,趁机射死了敌军的两名猛将,敌军惊慌溃散逃走。

癸亥日。任命起居注滕毅为湖广提刑按察使。

徐达从宜兴撤回军队攻打高邮,高邮的守将俞同佥顽强坚守,未能被攻下。当时张士诚派遣他的左丞徐义从海道进入淮河援救高邮,徐义怨恨张士诚,认为他把自己逼入绝境,于是屯驻在昆山的太仓,三个月不进军。

这个月,秦从龙去世了。秦从龙,字元之,他的祖先是洛阳人。起初因为才能被推荐,在元朝担任校官,多次升官至和林行省左丞,后来改任江南行台侍御史。后来遇到兵乱,秦从龙因年老而避居镇江。丙申年,王师攻下了金陵,派遣徐达、汤和攻取镇江。军队出征时,皇帝对徐达说:“你去镇江,那里有个叫秦元之的人,他才学老成,进城后你应当替我寻访这个人,传达我想见他的意思。”徐达等人到了镇江,果然找到了秦从龙。秦从龙有个堂侄叫秦礼,当时在徐达的军中,徐达就派他回去报告,皇帝非常高兴,马上命令他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朱文忠带着白银和彩绸去聘请秦从龙。秦从龙于是和他的妻子陈氏一起前来。皇上亲自到龙湾,迎接他并把他迎入城中。当时皇上住在富民王彩帛家中,于是邀请从龙和自己住在一起,朝夕拿当时的国事询问他,从龙都知无不言,没有隐瞒。不久之后,皇上就在元代旧的御史台设立府邸,让从龙居住在西华门外,事情无论大小,都与他商议。每次都是用毛笔在漆板上书写,问答的内容非常机密,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曾经称他为先生而不直呼他的名字。每年从龙生日,皇上和世子都会赠送礼物,有时还会亲自到他家,与他一起宴饮,对他礼遇有加。这一年冬天,秦从龙的儿子秦泽去世了,他请求休假回镇江,皇帝到郊外握手送别他。到这时,秦从龙也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多岁。皇上听说后非常震惊悲痛,当时正在率军到达镇江,亲自到他家吊唁哭泣,命令有关部门操办丧事,重重地赠送财物周济他的家人。

设立襄阳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