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2/2)
撤销太仓黄渡市舶司,凡是外国商船到达太仓的,命令军卫衙门和有关部门一同清点登记其数量,送往京城。
丙子日。皇帝在东郊举行朝日之祭,祭祀用的牲畜是一头红色的小牛、一只羊、一头猪。王使用直径五寸的圭璧,一匹帛,帛用红色。设置大尊、着尊、山罍各两个,放在祭坛上的东南角落,面向北;象尊、壶尊、山罍各两个,放在祭坛下,用醴齐、盎齐、清酒来注满(这些酒器),将明水、玄酒分别注满于上位之尊(大尊、象尊)。笾、豆各十个,簠、簋各两个,里面所装的祭品与社稷坛相同。进献盛放在三个登中的食物,实际上是不调五味的肉汁;进献盛放在三个铏中的食物,实际上是加了调料的肉羹。祭祀之前,皇帝要斋戒三天,散斋两天,陪祭的执事官员也一样。祭祀的前一天,皇帝身穿皮弁服,前往天坛视察祭祀用的牲畜,前往神厨视察鼎、锅,洗涤器具,有关官员按照礼仪进行陈设。冬至当天清晨,皇帝乘车到达大次,太常卿上奏说请皇帝准备好。皇帝穿上衮服、戴上冕旒,太常卿奏报外面(准备工作)已经完毕。皇帝进入座位。赞礼官高唱迎神(的仪式开始),协律郎举起麾旗,奏响名为‘熙和’的曲子。赞礼官高声唱说请(大家)行礼拜祭。太常卿上奏说:“有关部门已经恭敬地准备好了,请开始(祭祀等活动)。”皇帝拜了两拜,在位的官员也都拜了两拜。赞礼官高唱进献玉和丝帛。皇帝走到盥洗的位置,太常卿上奏说:‘之前已经斋戒,今天早晨要进行祭祀,要使内心更加纯净。’洁净,以面对神明。皇帝插好圭,洗手、擦干,拿出圭,登上祭坛。太常卿赞颂说:神明就在上方,(大家要)端正严肃庄重的仪态举止。皇帝从午阶登上丹墀,协律郎举旗,演奏《保和之曲》。皇帝走到大明神位前跪下,把圭插在腰间,上香,献上玉帛,抽出圭,再拜,回到原位。赞礼官高唱‘进俎’,皇帝走到神位前,将圭插在腰带上,放下俎,取出圭,回到原位。赞礼官唱“行初献礼”。皇帝来到爵洗的位置,把圭插入腰带(暂放),清洗酒爵、擦拭酒爵,把爵交给拿爵的官员,抽出圭,来到放酒樽的地方,把圭插入腰带(暂放),拿爵接受酒,再把爵交给拿爵的官员,抽出圭,协律郎举起旗帜,演奏《安和》之曲,表演武功之舞。皇帝来到神位前跪下,把圭插在腰带间,进献香,浇酒祭祀,放下酒爵,抽出圭,读祝文的官员拿过祝文,跪着读完后,皇帝俯身下伏,起身,拜了两拜,回到原位。
亚献时,演奏的音乐是《中和之曲》,终献时,演奏的音乐是《肃和之曲》,舞蹈都是文德之舞,仪式与初献时相同。
赞礼官唱礼,让皇帝接受福酒、福肉。皇帝登上祭坛,来到饮福酒的位置,拜了两拜,跪下,把圭插入腰带(表示恭敬),负责奉酒的官员斟满福酒跪着进献给皇帝,太常卿辅助礼仪并说道:‘只有这些美味食物,是神灵所赐予的,(神灵)赐给幸福吉庆,让亿万民众一同受惠。’皇帝接受爵,把酒洒在地上行祭酒礼,饮福酒,将爵交给执事,执事将爵放置在坫上。负责捧持祭肉的官员捧着祭肉跪着进献。皇帝接受祭肉,把它交给执事人员,拿出圭,俯身下伏,起身,拜了两拜。在位的官员都拜了两拜,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赞礼官高唱撤去祭器中的祭品,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乐队奏响《疑和之曲》。掌祭官前往神位前撤下祭器,赞礼唱“送神”,协律郎举旗,演奏《寿和之曲》。皇帝拜了两拜,在位的官员也都拜了两拜。读祝官拿取祝文,奉币官捧着币帛,掌祭官拿取祭品和爵前往焚烧的地方。赞礼官高唱‘望燎’,协律郎举起麾旗,演奏《豫和》之曲。皇帝前往望燎位,等到柴燎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太常卿启奏典礼完毕。
那祝祷的文辞说:‘只有神灵太阳明亮地从东方升起,在天空中运行。神奇的光辉向下照耀,没有私心也没有偏向。新的一年开始了,彰显上天的恩德。世间万物都敬仰(他),(他的)运行规律没有差错。国家有定时的祭祀,要遵循古代的典章制度。太阳的车驾已经停驻,天下都如春天一般温暖。’
乐章中迎接神灵的唱词是:‘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辰,祭祀的典礼按规定进行。纯阳的精华,只有那太阳(最为典型)。那神灵光明伟大,明察我的内心。等待迎接,希望神灵降临享用祭品。’
我和岁星、风神、云神、雷神一样。
丁丑日,皇帝的第十个儿子檀出生,是宁妃郭氏所生。
癸未日,追封已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子张氏为滁阳王夫人,在滁州为他立庙,还画了他的三个儿子在庙中配享。凡是郭子兴的生辰和忌日,以及节日,都命令有关部门前去祭祀。
乙酉日,指挥金朝兴夺取东胜州,俘获了元平章荆麟等十八人。思南宣慰使田仁智派遣都事李懋进献表章和贡马。
丁亥日。长淮、泰州卫的士兵运粮到淮安,遭遇大风翻了船,二百七十多石米被冲走沉没。户部请求责令他们偿还。皇帝说:‘士兵们遇到大风大浪翻船,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帝说:‘士兵遇到风浪翻船,怎么能是他们的过错呢?让他们不要偿还。’
设置留守卫指挥使司。建国初期曾经设立都镇抚司,总管禁卫军,后来隶属于大都督府,品秩为从四品,统率各门千户所,不久后改名为宿卫镇抚司。到这时升为卫,专门统领军队守卫各个城门,以及巡查皇城和城墙建造之事。
戊子这天,皇上晓谕朝廷大臣说:‘六部总管天下的事务,若不是学问渊博、才德俱佳的人,是不足以担任六部官职的。如果有贤能的人才隐居在山林之中,或者屈居在下级官吏的职位上,我不能全都知道。你们都要把(贤才)全部举荐上报,我将任用他们。’于是向天下下诏说:“自古以来,帝王开创基业,建立国家,一定需要贤明杰出的臣子,共同创造功绩,使百姓安康。因此,商汤和周武王平定天下后,任用了优秀的人才,把他们安排在各级职位上,所以才能让恩德光照上下,福泽流传无穷。现在我在江东建立帝业,统治着众多国家,考查古代制度设立官职,期望达到最好的治理(状态)。(朕)长久地思虑六部事务繁多、责任重大,可是在位的官员并不都是合适的人选,难道是我任用贤才的途径不够广泛吗?还是贤能智慧的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节操而甘愿隐居在山洞之中呢?诏书下达的那天,有关部门要尽心尽力去探访,用礼节送他们入朝。
这个月,左副将军李文忠率领军队到达兴和,元军守将献出城池投降,又进兵察罕脑儿,于是俘虏了元平章竹贞。
命令中书省、六部的官员会同太史令刘基参考历代朝服、公服的制度,凡是大型朝会,天子穿戴衮冕(礼服礼冠)驾临宫殿,就穿朝服;会见皇太子就穿公服。又命令制作公服、朝服赏赐给百官。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