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5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

第5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2/2)

目录

于是设置南宁、柳州两个卫所来增加兵力。

守卫防御。

改庆远安抚司为庆远府,命莫天护赶赴京城,赏赐同知王彬、经历徐承祖以下有破贼功劳的人。

皇帝赏赐平章杨璟、左丞周德兴平定湖南、宝庆、广西、靖江等地,对于部下有功的将士,命令礼部列出赏赐标准:指挥每人赏赐六匹文绮、六匹帛,千户、卫镇抚每人赏赐五匹文绮、五匹帛,百户、所镇抚每人赏赐四匹文绮、四匹帛,旗军每人赏赐六十斤盐。

征讨广西而不征讨北方的,指挥给予文绮和帛各四匹,千户、卫镇抚各三匹,百户、所镇抚各二匹,旗军每人发给盐四十斤。

壬子日,广西卫指挥佥事左君弼上奏请求召集以前自己所统领的合肥军士,到广西卫以供调用。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一共得到一千八百八十七人,设置了十七个百户,让他们统率这些人到广西戍守。

赏赐平凉、庆阳的将士五万九千六百多两白金。

赏赐宁夏的军士白银一万三千七百多两。

都督同知汪兴祖攻克了武州、朔州,俘虏了元朝知院马广等六百三十四人,以及他们的家属三千三百七十九人。

甲寅日,皇帝命令礼部考定诸王册宝制及册封礼仪,选择吉日举行册封礼。

丙辰日,设置靖州卫。命令指挥同知刘才、佥事孙维、刘福等人修筑城池并戍守,来统领湖耳等地的土官。

丁巳日。原元朝的国子祭酒孔克坚去世了。孔克坚,字璟夫,是孔子的第五十五代子孙。

小时候就聪明敏捷,每天能背诵一千多字。

刚成年时,他去京城求学,精通《春秋》《左氏传》。

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衍圣公的爵位,官阶为嘉议大夫。

元统年间,他上奏章请求修缮庙宇神像,顺帝赏赐山东赋税收入的一半作为那笔费用,并且命令他的同族人监察御史思立拿着两万五千缗纸币刻碑来记录他的功绩。

至正六年,中书省的大臣认为衍圣公的爵位高而品级低,二者不相称,就上奏请求提升衍圣公的品级。

按制度授予他中奉大夫的官职,并把他的铜印换成银印。

十五年,平章政事达识帖木儿举荐他精通礼乐,皇帝征他为同知太常礼仪院事,让他的儿子孔希学继承爵位。

这一年冬天,顺帝亲自举行郊祭,孔克坚代理太常使的职位,人们都称赞他通达礼仪。

御史大夫雪雪说他的才能可以重用,任命他为中台治书侍御史,他推辞后回了家。

第二年,任命他为山东肃政廉访使,他又推辞了。

恰逢山东地区发生战乱,他带领家人向北逃亡,住在稿城,正赶上丞相贺太平奏请启用孔克坚为集贤直学士。

孔克坚到达燕都。

当时大盗毛贵侵犯京城地区,来势十分凶猛,朝廷商议想要迁到关中地区,克坚说:“天子应当与国家宗庙一同存亡,怎么可以放弃(京城)而到其他地方去呢?”

“如今赶来勤王的军队很多,与他们决战,一定可以平定叛乱。”

按照他的话去做,盗贼果然失败而逃。

十九年,孔克坚升任礼部尚书,主持贡举考试。

当时四面八方的士人躲避战乱,大多聚集在都市里,孔克坚请求设立专门针对流寓之人(外地来此寄居之人)的科举考试来选拔他们。

这一年冬天,孔克坚被提拔为陕西行台侍御史。

二十二年,(他)被任命为国子祭酒。

顺帝赐予皇帝专用的酒,并在太子书院的匾额上题字。

孔克坚因为世道混乱,不乐意担任官职,称病辞官回到阙里。

后来再次被起用担任集贤大学士,又被任命为山东廉访使,(他)最终没有赴任。

大军攻占山东后,孔克坚前来拜见太祖。

当时皇上派遣使者拿着诏书起用他,恰逢克坚到来,(皇上)以宾客之礼对待他,赐给他粮食俸禄,不拿职事来烦扰他,祭祀天地社稷必定送给他祭肉,安抚慰劳非常周到。

这一年,他因为生病请假,朝廷派宦官去慰问。

(他)病得很重,皇帝下诏赐他乘坐驿站的马车回家,还赐给他一百两白银,八匹文绮。

走到下邳新安驿站时,死在了船上,享年五十五岁。

希学护送灵柩回乡,葬在孔林。

孔克坚为人宽厚平和,侍奉父母遵守礼节,对待族党有恩义,与人交往时凭借诚信。

他下巴丰厚,胡须优美,举止非常文雅,顺帝常常称呼他为福人。

(他)娶张氏为妻,(张氏)是济宁路总管张子仁的女儿,元朝时被封为鲁郡大夫人。

他有九个儿子:长子就是希学,次子是希说、希范、希进、希麟、希凤、希颜、希尹,他们都是元朝国子学的学生。

他的小儿子叫希赟。

树立杨王的墓碑。

皇上已经追尊外祖父和外祖母,建立祠庙进行祭祀,不久有从淮阴来的人,说王的坟墓以前在盱眙,(皇上)当即诏令宦官、礼官前往祭祀并且修整王墓,并且设置看守坟墓的人家。

又命令翰林学士宋濂撰写文章,刻在神道的石碑上。

每年清明节和十月初一,官府都会用少牢来祭祀他。

戊午日,大将军徐达率军到达,定西王扩廓帖木儿退军屯驻在车道岘。

不久,徐达率军进至沈儿峪,派左副将军邓愈直逼王保保的营地,建立栅栏来逼迫他。

皇上派遣使者晓谕大将军徐达等人说:‘先前大军西征的时候,占卜者说会有洪水的警报,将军应当谨慎防范,不要疏忽。’

‘凡是军队士兵扎营作战,必须观察地势是否适宜,用来防备意外情况。’

‘中原以西,山河阻塞,一旦遇到下雨,暴雨洪水突然到来,形势难以预测。’

‘从前唐朝的裴行俭白天把军队驻扎在平川,傍晚又转移到高坡上,没有人理解他这样做的意图。’

‘当天夜里,平川的河水上涨了一丈多,冲进了军营。’

‘军营没有忧患,这就是验证。’

‘将军一定要谨慎对待这件事啊。’

朝廷旌表处州缙云县百姓赵叔范的妻子陈氏和他的儿媳梅氏,为她们建立双节之门。

当初,陈氏的丈夫去世,她守节六十九年,活到九十七岁。

他的儿子道生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儿媳梅氏也守节五十一年,享年八十岁。

事情传到朝廷以后,皇帝下令对她进行表彰。

这个月,派遣莱州府同知赵秩拿着诏书告知日本国王良怀说:“我听说顺应天命的人会昌盛,违背天命的人会灭亡,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定理。

‘自古以来,皇帝居住在中国治理四方蛮夷,历代传承,都是依照这个方法。’

‘只是那个元君,原本是漠北的胡夷,窃据了中原,如今已经有一百年了,他破坏了礼仪,纲常混乱,因此英雄豪杰起兵,与胡虏交战,将近二十年了。’

‘朕承蒙上天和祖宗的保佑,众多神灵显灵,各位将领听从命令,收服了天下的众多英雄豪杰,恢复了前代的疆土,登上帝位已经三年了。’

‘过去我曾经派遣使者携带诏书,传达旨意给四方夷族,高丽、安南、占城、爪哇、西洋、琐里,都能顺应天命,称臣纳贡。’

‘不久之后,西域各个种族的番邦国王,各自进献优良的马匹前来朝见,俯伏在地听从命令。’

‘北方的夷狄逃到了万里之外的沙漠,我特意派遣征虏大将军率领八十万步兵和骑兵出征塞外。’

‘追击并俘虏了他们,斩杀了他们的首领,天下已经基本平定。’

‘愚蠢的倭夷,在海边出没做海盗,我曾经派人前去质问,(他们)很久都没有答复。’

‘我怀疑是大王派来的人,所以才会扰乱我的百姓。’

‘如今中国安定,勇猛的将领没有用武之地,智谋之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谋略。’

‘二十年来,我军精锐之师养精蓄锐,枕戈待旦,战士们吃饱了饭,每天都在练习投石、跳远等武艺,准备整顿巨大的战船,向你们的国家施加惩罚。’

‘不久听说被贼寇抢掠的人回来了,才知道前些日子的贼寇,并不是大王的意思,于是命令有关部门,暂时停止建造船只的劳役。’

‘唉!’

‘我是中原的君主,这都是上天造就安排的,是华夏与外族的分别。’

‘朕如果效仿前代的帝王,依靠众多的士兵和谋士,远涉江海,去侵扰远方的夷族,那么就会使安定的百姓遭受祸乱,这不是上天的托付,也不符合人事。’

‘又有一些外夷小邦,故意违背天道,自己不安守本分,时常前来侵扰掠夺,这必定会引起神和人的共同愤怒,天理难以容忍,征伐的军队,拉满弓弦严阵以待,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改变想法顺应天命,共同维护太平,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唉!’

‘敬顺上天,是帝王之道的常规。’

‘在抚顺讨伐叛逆之人,这是古今不变的常法。’

‘大王一定要警惕这些,来延续您的后代。’

六安州龙泉乡的百姓胡永兴、潘文友发动叛乱,杀死判官朱谟,焚烧劫掠英山县。

六安知州陈铭善说:“我出城攻打叛贼,谁来守卫这个州城呢?”于是惩治了他的儿子。

郑真请求出征,陈铭善很欣赏他的勇气,就打开官库,取出兵器交给他。

真率领平民鲍文才等人前去攻击他们,擒获了贼军首领左撇朱等人,斩杀了五颗首级,缴获了四十多匹马。

事情传到了朝廷,朝廷另外派遣蕲州卫兵讨伐平定了他们。

皇上嘉奖陈真和州民的功劳,下令赏赐陈真白银一百两、有花纹的丝织品二匹,又用白银五百两、有花纹的丝织品六匹,赏赐给州民鲍文才等人。

设置察言司,察言司设置司令二人,吏员二人,负责接收各地的章表奏疏。

任命王文卿原来的部属担任司令。

山东按察司佥事吴彤进言:博平、清平、夏津、朝城、观城、范县、馆陶这七个县户数少,土地贫瘠,请求将它们并入附近的州县。

皇帝同意了。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