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8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第8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2/2)

目录

太祖对群臣说:“昔唐太宗言,君主若自以为贤明,臣下不匡正,欲求不危败,岂可得?此言甚善。朕观商汤因从谏如流而兴,商纣因文过饰非、拒谏饰非而亡。兴亡之道,即在从谏与拒谏之间。大抵自认贤明者必刚愎自用,刚愎自用则上不畏天命,下不恤人言,不亡何待?从谏者则乐于行善,乐善则正人日益亲近,奸佞日益疏远,号令政事必臻于善,故未有不兴者。太宗乃英杰之主,明乎此理,纳谏如流,事无巨细皆采纳,故能成贞观之治。朕深望于卿等,勿怀顾忌而不尽言。”

丁巳(三月十五):燕山卫指挥朱杲奏报:近率兵于山后、宜兴、锦川等处搜获元朝溃散军民九百余户。建议将少壮者编入各卫所充军,令其屯田戍守;老弱者安置于北平为民。太祖准奏。

广东廉州罗已终作乱,被卫兵讨平。

戊午(三月十六):任命赖正孙为和阳卫指挥佥事。此前赖正孙聚集陈友定旧部将士八千人,太祖下诏以此部补充和阳卫军伍。至此任命赖正孙为指挥佥事统领该部,并赐其改名为“镇”。

己未(三月十七):礼部奏请将年少举人赵惟一等三十四名送国子监读书,太祖命赐予衣服帷帐。

金吾后卫等处发生火灾,延烧太平门军士房舍。

燕王相府奏报:先前曾奉诏,因土木工程劳民,除修城池外,其余王府、官署工程暂停。现社稷坛、山川坛的望殿(祭祀建筑)未盖顶,王城门未砌砖,恐为风雨损坏。请求用保定等府被赦免而罚作劳役者完工。太祖认为社稷坛、山川坛望殿乃庄严洁净之地,宜用工匠建造,命罚役者仅负责砌筑城门。

壬戌(三月二十):开始用砖砌筑临濠(凤阳)皇城。诏令于临濠为金吾左、右卫,羽林左、右卫,虎贲左卫,骁骑左、右卫,燕山护卫,神策卫,雄武卫,兴武卫,威武卫,广武卫,英武卫,武德卫,鹰扬卫,龙骧卫,钟山卫,兴化卫,定远卫,怀远卫共二十一卫建造营房三万九千八百五十间。

癸亥(三月二十一):赏赐山西、北平、陕西守边军士作战衣物。

甲子(三月二十二):按等级赏赐商暠所招降的将校、军士钱钞布帛。

乙丑(三月二十三):任命儒士赵倜、钱宰、贝琼、郑涛、马盛、金珉、谢徽为国子监助教。

丙寅(三月二十四):设置四川行省织染局、宝泉局(铸钱)、杂造局(器物制造),各设大使一人、副使一人。

丁卯(三月二十五):出现日晕(日交晕)。

戊辰(三月二十六):命太原卫都指挥使王臻负责修筑代县城池,并令荣阳侯郑遇春同守。时郑遇春驻守朔州,上奏称:“朔州乃边塞要冲,胡虏出没无常,臣不可暂离职守。”太祖遂命郑遇春仍守朔州。

己巳(三月二十七):核算京城各卫大军月粮及官吏俸禄,每月需支米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余石。

庚午(三月二十八):命广洋卫指挥使于显为总兵官,横海卫指挥使朱寿为副总兵,率船队出海巡防倭寇。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