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0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

第10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2/2)

目录

癸酉日,任命断事官脱列伯为骁骑右卫指挥佥事,任命骁骑前卫副千户沙不丁为本卫指挥佥事。他们二人都是元朝投降的将领。

夜里,有两颗流星:其中一颗大如杯子,颜色发红且有光亮,从星宿处升起向西南方向飞行,到接近地面时隐没。有一颗很小的流星,光流长一丈多,开始出现时,像杯口一样大,颜色是青白色,拖着尾巴,从轸宿的西南方出现,向西南运行,消失在游气之中。

甲戌日,任命户部侍郎汤盘为秦王府右傅,佥都督谢成为晋王府左相,退休的湖广参政陶凯为右相,太原护卫指挥使袁洪为左傅,户部侍郎陈显为右傅,燕王府左傅费愚为本府左相,河南参政陈昧为右相,佥都督丘广为左傅,户部郎中王务本为右傅,广西护卫指挥佥事董勋为靖江王府左相,浙江参政李质为右相,飞熊卫指挥佥事徐礼为左傅,户部尚书李泰为右傅。

丁丑日,升太原护卫千户姜碧为太原卫指挥使,羽林左卫千户王全、金吾右卫指挥佥事王仙为太原护卫指挥同知,燕山护卫指挥佥事刘集为燕山卫指挥使。

太阴星侵犯房宿。

壬午日,册立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的长女为当今皇上的妃子。

制定王国祭祀的制度:凡是王国的宫城门外,左边要建立宗庙,右边要建立社稷坛。社稷坛的西边设立风云雷雨山川神坛,神坛的西边设立旗纛庙。他们的宗庙可以立五庙,二昭二穆,加上始祖的庙一共是五庙,以最初被封的王为始祖。社稷坛另外建有望殿,以躲避风雨;山川坛建有两座殿,一座用来安置神灵,一座用来了望参拜。社稷的神主用钟山石制作,当君主到别的国家去,就把神主放在车上随行。靖江王国,就把南昌王当作始祖。四季的祭祀,都采用天子的礼仪和音乐。祭祀五祀时要依时派官员前往,选择吉日祭祀,用一头猪作为祭品。孟春时节,要在王宫正门的左侧设立神坛,祭祀司户之神,由宫门守卫举行祭祀。孟夏时节在厨房设立祭台祭祀灶神,由典膳所的官员主持祭祀仪式。季夏土旺日,在宫前丹墀内靠近东边的地方设立祭坛,祭祀中溜神,由承奉司的官员主持祭祀仪式。孟秋时节在承运门稍东设坛祭祀司门之神,也由门官行礼。孟冬祭祀司井之神,在井边设置祭坛,由典膳所官员举行礼仪。明确制定为制度。又命令各王国在京城外城的东南方设立先农坛,在仲春之月选择日期举行祭祀,亲自耕种藉田。

癸未日,山东行省奏报:“辽东的士兵每年秋冬都要运送冬衣,此时海上经常刮逆风,很难渡海。应当在五、六月顺风的时候提前转运,这样比较方便。”户部商议后认为,当前正计划运送辽东的粮食储备,应该让山东行省准备船只将登州储存的五万石粮食运送到辽东,顺便运输二十万匹棉布、十万斤棉花,顺风渡海比较方便。听从了他的建议。

诏令将王相府的奉祠所移到王传府的典签司,后来又将良医所移到典仪所。此前。典仪的官阶改为正八品,奉祠所设置典乐这一职位,官阶为正九品。太祖都下令将这些内容刊印着录在《祖训录》之中。

这个月,朝廷命令中山侯汤和、颍川侯傅友德、佥都督蓝玉、王弼、中书右丞丁玉率领军队前往延安防守边境。皇上告诉汤和等人说:“自古以来边防就十分重要,边境安定则中原太平无事,四方的蛮夷就可以被轻易制服。如今延安这个地方控制着西北,与胡虏相接交界,胡虏聚集和分散没有规律,如果边防不严密,他们就会入境成为贼寇,之后再驱逐他们,那么边境上的百姓必然会遭受祸害。我曾经命令守边将领严格做好防备,又担心时间久了会懈怠懒惰,被他们钻了空子。现在特地命令你们率领众人前往那里。众人到了边境上,要常常存有戒备之心,即使看不到敌人,也要像面临敌人一样保持警惕,这样就不至于有过失了。”

皇帝下诏免除保定、河间两个府,沧州、静海、肃宁等县当年的租税,因为去年发生了旱灾。

皇帝派遣使者去慰劳辽东都指挥使马云、叶旺等人说:‘沧海之东,辽地是首要的边疆,中原已经安定,这里一定要派兵戍守,我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于是盖州的各位将领,共同商议归附我朝,坚守盖州城,等待朕的命令。于是整顿船只,特别命令尔云等人率领精兵向东渡过深河、高岭、金州、盖州、辽阳等地,来安抚百姓,北方少数民族不知道上天的意旨,多次残害百姓。去年冬季十二月,敌军侵犯我金州,指挥韦富、王胜,就和士兵一样,战斗时冲锋在前,以少敌多。辽地诸位将领,精心谋划扼守险要之地,只有你们辽东诸位将领,忠义感天,擒获贼首,不辜负朝廷的委托,适合镇守一方。哎呀!训练军队保卫百姓,是历代君主必须要做的事;祭祀天地和百神,是希望百姓获得更多福气。北方的少数民族没有知识,还恃强凌弱,怎么值得称道呢!’

原来元朝的四大王联合普贤奴等人入侵朔州,山西百姓贾驴秃不花也聚众响应他们。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