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12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

第112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2/2)

目录

将领关系着士兵的生死和国家的安危,能够谨慎对待,大概就可以避免忧患。

乙卯日,河北塔滩的蒙古将校掌家奴等五十五人前来归降,朝廷命令礼部把他们分为三等,赐给他们不等的衣物。

戊午这天,播州宣慰使杨铿告辞回乡,皇帝又赏赐给他绮和帛各四十匹。召见秦王朱樉、晋王朱?。当今皇上从凤阳回来。

己未日,金星冲犯了右执法星。

壬戌日,任命考功监令华克勤为山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赵嗣坚为布政使,给事中康济为右参政。

甲子日。将礼部员外郎张筹晋升为尚书。皇上挂念各边境卫所守卫防御的指挥官中为公事而死的人,命令礼部设置白色的简册来记录他们死亡的日期,张贴在办公的官署,到他们死亡的那一天,派人祭祀他们。

陕西平凉卫指挥秦虎去世,皇上亲自写了一篇祭文,派国子监学生前往祭奠,说:“当初因为元朝政治混乱,群雄并起,我在民间奋起,仗义兴兵,当时的有勇有谋之士,纷纷前来归附,为我效力。

你的父亲某人从定远率领众人前来归附,朕让他镇守滁州,而你跟随朕渡过长江,所到之处都能取胜。

你的父亲已经去世,朝廷命令你承袭职位。

不久以后,参与军事,南征西讨,立下了很多功劳。

现在命令你辅佐武卫将军,镇守平凉,军民安居乐业,我很赞赏。

朕正要依靠你安定边疆,为什么一病不起了呢?

讣告传来,我哀伤悼念之情难以承受。

尽管如此,生前为国家建立了功勋,死后在史册上留下了美名,大丈夫能够这样,就可以没有遗憾了。”

丙寅日,祭祀周天星辰。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上奏章弹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说:我们听说君主按照礼仪任用臣子,臣子用忠诚来侍奉君主,这是从古至今通行的道理。

敬思陛下遵奉上天旨意,铲除众多英雄豪杰,平定天下,为百姓确立安身立命之所,从而开创太平盛世,到现在已经九年了。

自从义军东渡长江以来,陛下深谋远虑,治理国家、驾驭臣民,都是出自您的独自决断。

至于那些顶着霜露,冒着寒暑,身穿铠甲、手持利刃,消灭叛乱的敌人、开拓疆土的人,都是各位将领的功劳,而不是文官的谋划。

等到天下统一,评定功劳进行赏赐,韩国公李善长,位居太师之位,爵位是上等公爵,礼仪任命的荣耀,在文臣武将中位居首位。

近来又让他的儿子李祺娶了公主,又在公主府的左边建造宅第来让他们居住。

圣上的教诲恳切而不厌倦,命令公主谨慎地遵守为妇之道,以礼对待长辈和晚辈来使伦理有序。

陛下效法古代先代圣明君主的美好心意,实在是到达了极点。

李善长蒙受国家的优厚恩遇,却装作愚蠢憨直,陛下因为生病未能上朝将近十天,他也没有表示问候的敬意,辜负君恩、丧失礼节,这是古代所没有的。

驸马李祺六天没有上朝,皇帝将他召到前殿,他又不施礼,由此可见李善长没有好好地整饬家法。

所有这些行为,按照事奉君主忠诚的道义来衡量,到底在哪里呢?

请将他交给法司,来判定他的罪行。

奏疏呈上去以后,李善长父子摘下帽子等待惩处。

皇帝说:“大罪不惩治,律法就不能确立;小错不赦免,人就没有容身之地。

李善长是国家的大臣,却不能以身作则、教育儿子,弹劾他确实是对的,但考虑到他跟随我多年,还是饶恕他,不再追究了。”

丁卯日,北平府的宛平县、大兴县发生地震。高丽国王王颛的儿子王祦派遣使者带着奏章前来祝贺皇帝的寿辰,并进贡了当地的特产。

戊辰日,下令:“凡是在京城之外的众多官府祭祀众多神灵时,应该按照品级的高低顺序进行,让都指挥使担任初献,布政使担任亚献,按察使担任终献。如果都指挥使空缺,就由布政使担任初献,其余陪祭的官员也应该按照品级排序。”

有不按顺序的人,就以违反制度的罪名处罚他。

设置湖广、四川、广东府州县税课司局仓库九十四所,撤销经历司、司狱司、仓库九十六所。

己巳日,天寿圣节,皇帝下令百官免行朝贺礼,不必奏事。

庚午日,有一颗像杯子般大小的流星,从五车星座升起,向西划过天船星座,到合道星座消失。

辛未日,将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臧哲提升为广东布政使,将右参政李扩提升为本司布政使。

壬申日,朝廷设置河州西番木咂些儿孙等处千户所,任命元朝的达鲁花赤锁南巴等人为正副千户,隶属于朵甘都指挥使司。

甲戌日,任命北平原都指挥使朱杲的儿子朱煜为燕山右卫世袭都指挥使。

都指挥一职的世袭制是从刘煜开始的。

夜里,有一颗流星像鸡蛋般大小,颜色发红而且有光芒,从羽林军那个天区升起,向西经过垒壁阵,到十二诸侯那个天区消失了。

丁丑日,贵州宣慰使宋钦派使者入朝进献马匹,皇帝下令赐给他们绮帛,并赐给使者不同的袭衣。

戊寅日,皇帝的第十四个儿子柍出生。任命大都督府照磨陈铭担任吏部侍郎,吏部主事童亨担任郎中。

调任鹰扬卫指挥同知刘成为海州卫指挥同知。

设置三山、神策两座城门的千户所。

己卯日,中书省奏言:福建参政魏鉴、瞿庄将一名奸吏鞭笞致死。

皇帝赐给玺书慰劳他说:“我看自古以来天下的治理情况。

祸乱在于君主和臣子有没有驾驭治理的能力罢了。

如果君主能够以礼法驾驭臣子,臣子能够以礼义对待君主,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可以开始了。

如果君主不能驾驭臣子,臣子不能驾驭下级官吏,那么祸乱也会从此开始。

有人说:‘胥吏都是些地位卑贱的人,他们怎么能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呢?’

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官吏奸诈就会损害政令,政令既然毁坏了,民众从哪里获得安宁呢?

朕之所以下令撰写法令,正是想要让上级官员管理下属官吏,行动必定遵循礼制,并且用法律来严格约束他们。

如果官吏士卒违背天理、违反法律,就把他们判处死刑,绝不容情。

这条法令施行已经很久了,无奈贪官常常被下属要挟,听任他们肆意妄为,没有人敢过问,因此政令无法施行而百姓遭受冤屈。

我曾经说过,如果做官处理政务,没有驾驭下属官吏的威严,那么各种事情都办不成;如果驾驭官吏有正确的方法,那么威严树立政令施行,事情没有办不成的。

现在丞相奏报福建的两位参政对一名奸猾的官吏处以极刑,朕听闻这件事是恰当的。

只有仁德的人能喜爱某人,能厌恶某人,果然是这样啊,所以前去告诫他。

你还应当谨慎地做到善始善终,这样才能胜任你的官职。”

命河州武靖卫故土官指挥卜纳剌男答里麻剌咂带刀宿卫。

这个月,原元朝的太尉神保等人率领部众前来归降。

皇上告诉大臣们说:“水朝着低下的地方就会流淌,人效法高尚的人就会变得聪慧。”

所以不断仰慕贤德的人,就可以和贤人一样;坚持不懈地仰慕圣人,就可以和圣人一样。

古代的人深知成就自身的艰难,总是战战兢兢地自我勉励,唯恐不能树立美好的名声,所以最终能名显于天下后世。

如今担任官职的人,大多追求苟且偷安,不顾及舆论的批评,甘心做碌碌无为的人,身死之后名声也跟着泯灭。

你们应该努力,不要自暴自弃。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