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1/2)
洪武十年(4074年)六月初一丁未日,皇帝命令延安侯唐胜宗召集士兵修筑颍上城,城墙周长三里一百二十七步,高二丈五尺,墙基宽二丈八尺,顶部宽一丈五尺。不久被召回。
辛亥日,夜里,有一颗又红又亮的大星,从天纪星座流到天市星座西墙,消失不见。
癸丑日,(皇帝)命令江夏侯周德兴前往济宁,宜春侯黄彬前往沂州处理军中事务。
乙卯日,吏部奏请制定各道按察司以及各府首领官的任职资格。按察司的经历,是正七品官,知事,是正八品官,照磨,是从八品官。各府设置经历这一官职,品级为从七品;知事这一官职,品级为从八品;照磨这一官职,品级为正九品。京畿都漕运司的经历、知事,品级与各府相同。龙江递运所的大使,品级为正九品,副使为从九品。各个盐场的百夫长,由布政司任命。又规定六部各科设置都吏一人,任职九年,从七品出身。行省、府、御史台、六部的掾史、令史也任职九年,依照已定的资格授予出身。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丙辰日,有个泥瓦匠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京城,因为工作劳累而病死了。绳顽司把这件事上报,皇上怜悯他,命令赐给他棺材,给他路上的费用,送他回乡。
丁巳日,皇帝对中书省大臣说:‘政治清明的朝代,视听能通向朝廷之外;政治昏暗的朝代,视听被朝廷内部所蒙蔽。’对外沟通顺畅,。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实际上和这个(因素)有关。我常常担心拓宽进言的途径来求取正直的言论。对于进言的人,我都虚心接受。还担心低微卑贱的人有话敢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关系疏远的士人,有话想说却担心不被信任。像这样的话,那么所知道的就很有限,所听到的就不广博。命令天下臣民,凡是议论政事的,都要将奏折密封好直接送到朕的面前。
庚申日。册封宋国公冯胜的女儿为吴王朱橚的王妃。革除磨勘司。把巩昌府的阶县、文县合并为阶州,把徽州和两当县合并为徽县。撤销顺德府广宗县,把它的土地分别划归平乡县、巨鹿县。
辛酉日,任命刑部郎中商暠为太仆寺卿。
壬戌日,征西将军邓愈派使者前来报捷。皇上派遣使者召邓愈班师回朝。
癸亥日,将香泉牧监下属的高丽群改隶属于六合牧监。
丙寅日,命令群臣:从今往后,大大小小的政事,都要先禀告皇太子处理安排,然后再奏报给皇帝知道。皇上对皇太子说:“君主治理天下,每天都有无数的事务要处理,一件事处理得好,天下百姓都能从中受益;一件事处理得不好,天下百姓都要遭受祸患。从古至今,只有创立帝业的君主,经历诸多辛劳勤苦之事,通晓人情世故,遍知事物的道理,所以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很少有不妥当之处。守业的君主,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如果不是平时就见识广博、通达事理,处理政务时很少有不出差错的。所以我特意命令你每天接见群臣,听取并决断各部门陈述的事情,来熟悉练习国家政事。只有仁厚才不会失于急躁粗暴,只有贤明才不会被奸邪谄媚之人迷惑,只有勤勉才不会沉溺于安逸之中,只有果断才不会被条文法规所牵制。所有这些都用一颗心来作为权衡度量(的标准)。如果没有权衡和法度,就没有不出现失误的。现在有人指着石头说是玉,应当分辨说:‘这真的是玉吗?’真的是石头吗?知道它不是玉,而是石头。像这样,就确实没有谁敢欺骗我了。如果相信他们的话而把它当作玉,那么自己的是非之心就会不明,失去了判断玉石的标准。即使一个人有聪明敏锐的天资,如果没有经历过事情的锻炼,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图去做,也难免会有失误,到了知道后悔并加以改正的时候,也已经太晚了。自从我拥有天下以来,从来没有空闲安逸过,对于各种事务,唯恐有丝毫的失误,辜负了上天托付给我的责任。顶着星星就上朝,半夜才就寝,每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睡觉也不安稳。这是你所亲眼看到的啊。你能体会并去实行,那就是天下的福分,我就没有忧虑了。”
任命两淮都转运盐使潘德为太仆寺少卿。永平府的滦河、漆河两条河流突然爆发洪水,淹没了百姓的房屋。赏赐凤阳等地的卫军士卒每人一石米。
丁卯日,命令平凉侯费聚前往陈州处理军务。把汉中府的褒城县并入南郑县,沔县并入略阳县,洋县并入西乡县,汉阴县并入石泉县,平利县并入金州。
壬申日。任命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徐本、都督府断事官宫敬为大都督府掌判官。
癸酉日,在开封府鄢陵县彭祖店、双泊河设立两个巡检司。
甲戌日,潞州长子县税课局大使康有孚向朝廷上奏了三件事:第一,学校是教化风气的源头,战争爆发以来,学校因此荒废了。现在圣朝虽然已经建立,但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还没有恢复旧制,乐器散失,致使新入学的学生,还没有听说过礼乐的节奏。应当命令儒臣考察礼仪条文,颁布于天下有关部门,立即为之置办准备乐器,让学生练习,这样或许一代的礼仪音乐明确完备,而后进的士人能够修养他们的品德性情。第二点是褒奖忠臣良将,足以激励后世,使风俗更加淳厚。应该寻访元朝末年的忠节之士、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对他们进行表彰,同时抚恤他们的后人。再去寻求名臣大贤的子孙,如果确实有才识,就量才录用,以此表示崇尚贤者的心意。第三点是文治武功并用,这是长久之道。现在的武官,所担心的是不了解古今,应该在儒官当中挑选年富力强、博古通今的人,每个卫所任用两人,授予参佐的职位,让他们辅佐谋划军事,空闲时讲解兵法,诵读经史,时间久了就熟练了,文武双全的人才就会纷纷出现了。奏疏呈上去以后,皇上称赞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乙亥日。将山西布政使司参政王连降职为监察御史,提升工部员外郎王慥为绍兴府知府,礼部主事孟扩为金华府知府。
这个月,皇帝命令十八位大臣分别祭祀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韩国公李善长祭祀中岳,魏国公徐达祭祀北岳,曹国公李文忠祭祀东岳,宋国公冯胜祭祀西岳,江夏侯周德兴祭祀南岳,吉安侯陆仲亨祭祀东镇,延安侯唐胜宗祭祀西镇,江阴侯吴良祭祀南镇,济南侯顾时祭祀北镇,平凉侯费聚祭祀中镇,六安侯王志祭祀东海,营阳侯杨璟祭祀西海,永嘉侯朱亮祖祭祀南海,颍川侯傅友德祭祀北海,宜春侯黄彬祭祀江渎,南安侯俞通源祭祀河渎,中山侯汤和祭祀淮渎,宣宁侯曹泰祭祀济渎。制书说:‘上天生下百姓然后设立君主,君主为百姓而确立政令,对众多神灵的祭祀,是国家首要的事务。’朕与你们在群雄相互竞争的时候,战胜敌人、攻占土地,如果不是天地明察保佑,山河湖海显灵相助,怎么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呢?如今初秋临近,对五岳、四镇、四海、四渎的祭祀,按道理应该进行报祭。古代君王巡视各地,就在四方山岳之下祭祀名山大川。现在朕的国家刚刚建立,百姓的生活才开始安定,朕不能亲自前往,特地命令你们代替朕去。你去那里要恭敬啊!
思南宣慰司派使者前来进献马匹。
秋季七月初一为丁丑日。
戊寅日夜晚,木星侵犯亢宿。
己卯日,祭祀太庙。
庚辰日,任命赵晋为东宫文学。赵晋,是陕西人,起初以儒士的身份被征召为秦王府说书,后来以年老有病为由辞官回乡,到这时又被征召任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