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异世谋主:乱世定鼎 > 第300章 成长图

第300章 成长图(1/1)

目录

春风拂过天下城的“共生树”,新抽的枝芽缠着去年的“天下信物链”。龙弈刚和阿野一起给老人们熬好草药,就见阿豆领着几个年轻部落人匆匆跑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羊皮纸:“西域商队带来的!说这上面记着‘天下起源’,可和我们老人口里说的不一样!”

羊皮纸上画着模糊的图案:一个持剑的人站在高台上,老人说,‘天下’是靠强者统一的,持剑人就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首领!”可西漠草原的年轻首领阿青立刻摇头:“我爷爷说,天下城是龙弈首领和大家一起建的,靠的是分享粮食,不是靠剑!”

东境山部的年轻猎人阿岩也皱着眉:“我爹说,最早的‘天下礼’是山部和农耕部落一起定的,不是什么强者定的!这羊皮纸肯定是假的!”双方吵得面红耳赤,阿野突然咳嗽起来,捂着胸口说:“我们这代人老了,很多事记不清了……要是连我们都不知道真的‘天下起源’,以后年轻人们怎么传下去?”

龙弈心里一沉——最近半年,东齐的阿仪、南境的老农夫相继卧床,能说清天下城起源的老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们只知道“要共享、要互助”,却不知道当年东齐主战派的威胁、蝗灾雪灾的共抗、各部落第一次握手的场景——这些“天下根基”的记忆,正在慢慢模糊。

更糟的是,几天后,“共生树”旁的“天下信物链”被人弄断了:山部的小木弓不见了,西域的小宝石坠摔碎了,农耕的小陶麦滚进了泥里。阿豆急得直哭:“肯定是年轻人们吵起来弄断的!他们说‘信物链没用’,还说‘天下城早就稳了,不用记以前的事’!”

龙弈没立刻责怪年轻人,只让阿豆把各部落的老人、年轻人和西域商队的人都召集到“天下石”旁。老东齐官员阿仪坐在轮椅上,颤巍巍地指着“天下石”上的刻字:“你们看这‘东齐’二字,当年我们是带着陈化粮来的,是龙弈首领教我们辨粮种、修暖苗渠,我们才知道‘天下’不是靠抢……”西漠的老蜂农接着说:“最早的蜜蜂是西坡部落带来的,那年蝗灾,是蜜蜂帮我们找到没被啃的麦种——这些事,你们年轻人都忘了吗?”

可年轻人们还是半信半疑。阿青小声说:“这些事我们没见过,也没记下来,怎么知道不是老人们编的?”阿锦也附和:“西域的羊皮纸虽然模糊,可画得有鼻子有眼,比口头说的可信!”

阿豆突然跑回自己的小帐篷,抱出个木盒,里面装着几十片小木片:“这是我每年记的‘天下事’!每片木片上都有信物对应的故事!”她拿起刻着小陶麦的木片:“这是第一年的陶麦,当年东齐送假粮种,是苏雅阿姨用蜜水辨出来的,我们才没饿死!”又拿起刻着小木弓的木片:“这是山部的小木弓,那年雪灾,山部猎人用它射死了袭击羊群的狼,救了西漠的小羊!”

孩子们围了上来,阿豆把木片按年份排开,每拿起一片,就讲一个对应的故事:断柴冻粮时的松脂辨柴、融雪汛时的冰砖堵渠、归心营时的耕礼共创……小木片越排越长,竟慢慢拼出了一幅“天下成长图”。阿青看着木片上的“松脂记号”,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冬汛护仓”故事,眼眶红了:“原来这些事都是真的!我以前以为‘松脂辨柴’只是个传说!”

阿商这时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块新的宝石坠:“西域老人们又想了想,说羊皮纸上的持剑人,其实是最早想破坏天下的人,!”他把宝石坠递给阿豆:“这是新的信物,补上摔碎的那个,也补上我们西域对‘天下记忆’的错漏。”

龙弈突然有了个主意:“我们建一面‘天下记忆墙’,把每个信物对应的故事刻在墙上,老人们说,年轻人记,孩子们画——让每个来天下城的人,都能知道我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知道‘天下’不是靠剑,是靠每一次握手、每一次分粮、每一次共抗灾难。”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老人们坐在墙下,一句句回忆往事:阿仪说东齐旧官员的悔改,阿野说山部第一次放下青铜刀,南境的老农夫说耐水麦在洪水里发芽的场景;年轻人们拿着刻刀,把故事刻在墙上,阿青刻“冬汛护仓”,阿岩刻“山猎护羊”;孩子们则在刻痕旁画上图画,阿豆画蜜水辨粮的陶碗,阿锦画西域商队第一次送种子的骆驼。

可刚刻了三天,新的麻烦又来了。偏远部落的年轻首领阿远带着人赶来,手里举着块木牌:“我们部落老人说,当年天下城缺粮时,是我们送了第一批野麦种,可墙上没刻我们的事!是不是你们忘了我们?”

阿豆立刻翻出自己的木盒,找出片刻着野麦的小木片:“没忘!这是第三年的信物,当年你们的野麦种救了南境的灾民!只是还没刻到墙上!”龙弈笑着说:“记忆墙不是只刻‘大部落’的事,每个部落的贡献,哪怕是一袋野麦、一次送信,都会刻上去——这才是‘天下记忆’,没有谁被忘记。”

阿远松了口气,立刻让人帮忙刻墙:“我们部落的孩子,以后也要来学‘天下故事’,再也不能让记忆断了!”

春末的时候,“天下记忆墙”终于刻完了。墙上刻着五十多个故事,从东齐兵阿禾送龟甲开始,到西域商队第一次来市集,再到偏远部落送野麦种,每个故事旁都挂着对应的信物——小木弓、小陶麦、宝石坠、野麦穗,风吹过,信物轻轻晃动,像在诉说着天下城的成长。

老人们坐在墙下,看着年轻人们给孩子讲故事,阿仪笑着说:“以后就算我们不在了,这墙还在,信物还在,天下的记忆就不会断。”阿野也点点头:“年轻人们不是不想记,是没人好好讲——现在有了这墙,他们就能一代代传下去了。”

可没过多久,西域传来消息:阿商的部落遭了沙暴,很多“天下记忆”的羊皮纸被吹走了。阿商急得写信来:“我们想派孩子来天下城学‘完整的天下记忆’,不然西域的年轻人,以后就只知道‘持剑人的传说’了!”

龙弈立刻回信,让西域商队把孩子送来。阿锦带着十个西域孩子来的时候,手里抱着西域的织锦:“这是我们的‘记忆织锦’,上面织着西域和天下城的交易故事,我们想把它挂在记忆墙上,让大家的记忆连在一起!”

孩子们很快融入了天下城。西域孩子跟着阿豆学刻木片,山部孩子教西域孩子辨草药,农耕孩子教西域孩子种耐旱花——他们一起在记忆墙下讲故事,一起给新的信物刻字,一起在“共生树”旁种新的树苗。

除夕夜,天下城的篝火比往年更旺。老人们坐在记忆墙下,年轻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孩子们举着新做的“记忆木片”,唱着阿豆新编的歌:“木片记,墙刻事,天下忆,永不失……”歌声飘得很远,飘到了西域的沙漠,飘到了东境的山林,飘到了每一个有“天下记忆”的角落。

龙弈站在记忆墙旁,看着墙上的故事和信物,对身边的阿婷说:“以前我总觉得,‘天下’是靠当下的互助,现在才懂,‘天下’更是靠过去的记忆——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才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阿婷点点头,指着孩子们手里的木片:“你看,那些木片就是未来的记忆,只要孩子们还在记、还在传,天下城就永远不会散。”

这天下,不是靠强者的剑,不是靠模糊的传说,是靠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个小小的信物,每一代人心口相传的记忆。山部的猎事、草原的牧事、农耕的耕事、西域的商事、偏远部落的送粮事——这些记忆拼在一起,就是“天下”的根基,是永远不会被风沙吹走、不会被时间磨掉的根基。

开春的时候,“共生树”旁又种了十棵小树苗,每棵树苗旁都挂着一个新的“记忆木片”,上面写着“西域孩子学种耐旱花”“山部孩子教辨兽印”“农耕孩子送新麦种”。阿豆领着西域孩子,在记忆墙上刻下新的故事:“天下城的记忆,会和树苗一起长大,和我们一起长大。”

龙弈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心里无比坚定:只要“天下记忆墙”还在,“天下信物链”还在,孩子们还在记、还在传,这天下就永远有温度,永远有力量,永远能在每一个春天,重新醒来,重新生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