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异世谋主:乱世定鼎 > 第386章 联动草稿

第386章 联动草稿(1/2)

目录

春风吹绿了天下城“对话菌林”的新枝,林旁“菌丝对话碑”上的“菌有语,共对话,生态和”刻字还沾着晨露。可风漠部落的阿沙宝却蹲在沙堆旁,手里的“菌丝对话图谱”被风吹得翻卷——按图谱“深红菌丝=需求未满足”,他刚在沙堆各处补撒了草木灰,可沙堆旁的麦苗叶片却突然出现奇怪的“波浪纹”,叶脉间泛着淡红色,更诡异的是,缠绕麦苗的淡蓝菌丝竟跟着叶片纹路一起波动,像在“模仿”叶片的形态,沙粒中的养分明明充足,菌丝却丝毫没有停止波动的迹象。

“怎么会这样!”阿沙宝把图谱摔在地上,麦苗叶片的波浪纹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菌丝明明变回淡蓝了,麦苗怎么还会出问题?这纹路到底是什么意思!”雾沼部落的阿雾宝也举着沾满菌丝的沼泥球赶来,按图谱“菌丝舒展=需求满足”,她清理了一半岩粉团,雾沼的菌丝也恢复了淡蓝,可沼生草的叶片却开始“卷曲成筒”,筒状叶片里裹着的微生物不再分散活动,反而聚集成交错的“网状”,连缠绕草茎的菌丝都顺着网状微生物攀爬,把草叶勒得微微发红。

“对话图谱不管用了!”阿雾宝把沼泥球扔在地上,卷曲的草叶里掉出网状微生物团,“微生物以前要么被菌丝保护,要么被驱赶,现在怎么会聚集?这筒状叶片和网状微生物,到底想传递什么信号!”

争吵声中,岩林部落的阿石宝扛着块覆盖菌丝的岩片跌跌撞撞跑来。岩片上的菌丝不再分色打架,共同修复着裂纹,可岩缝间长出的苔藓却“成片变白”,白色苔藓下的岩粉不再是颗粒状,反而变成了“絮状纤维”,连修复裂纹的淡蓝菌丝都开始吸附这些纤维,导致岩片修复速度变慢,甚至有部分刚愈合的裂纹,因纤维堆积又重新裂开。“菌丝明明在好好补裂纹,苔藓怎么会变白?这絮状岩粉纤维,到底是好是坏!”

河泽部落的阿浪和阿浪宝更崩溃,河水里的菌丝不再织网分区,与微生物和谐共处,可滤水芦苇的茎秆却“出现孔洞”,孔洞里渗出的河水带着淡红色,河底的微生物不再随机游动,反而排成“直线队列”,顺着水流方向移动,连缠绕芦苇的菌丝都跟着队列方向伸展,把芦苇茎秆的孔洞拉得更大,河水流速比往常慢了三成,共生菌田的麦苗根须都开始因缺水发蔫。

“跨物种都在发信号!”阿浪宝指着河面,“芦苇孔洞、红色河水、微生物队列,这些肯定和菌丝有关,可我们根本看不懂!再这样下去,河泽和麦田都要完了!”

龙弈蹲在对话菌林旁,小心地拨开麦苗叶片的波浪纹——淡蓝菌丝在纹路间的波动频率,竟和岩片上白色苔藓的变白速度完全一致;他又展开沼生草的卷曲叶片,网状微生物的交错结构,与河底微生物队列的直线方向形成了“互补角度”;甚至河泽芦苇的孔洞间距,都和岩粉絮状纤维的长度相吻合。他突然意识到,共生菌的菌丝网络不再是单一物种的“语言载体”,而是变成了“跨物种意识互联的桥梁”——麦苗的波浪纹、沼生草的筒状叶、苔藓的白色、芦苇的孔洞,都是通过菌丝网络传递的“跨物种协同信号”,单一物种的对话图谱,根本无法解读多物种联动的信息。

“不是图谱错了,是生态意识开始‘互联’了。”龙弈的声音让混乱的人群安静下来,“麦苗的波浪纹是在‘预警养分分配节奏’,沼生草的筒状叶是在‘提示微生物平衡’,苔藓的白色是在‘传递岩粉转化需求’,芦苇的孔洞是在‘反馈水流调节信号’——它们通过菌丝网络联动,传递的是全生态的需求,不是单一物种的诉求。”

更糟的是,当天上午,对话菌林旁的“跨物种共鸣榜”被人涂了泥:成年人们在“多物种信号”旁画了个叉,写着“太复杂,看不懂”,年轻辈在“图谱失效”旁画了个哭脸,写着“不知道怎么解读”,孩子们却在“物种联动”旁画了个圈,写着“它们在一起说话”——菌丝对话体系第一次因“跨物种意识互联与信号复杂”陷入全域危机。

阿蛊扶着巫蛊部落的老族长阿柏赶来,阿柏手里拿着一片带有波浪纹的麦苗叶、一卷筒状沼生草叶,叶片上的菌丝还在轻微波动:“古籍里记着‘万生共意识,以形以序传’!麦苗纹、草叶筒、苔藓白、芦苇孔,这些都是跨物种通过菌丝网络传递的‘共鸣信号’——单一解读没用,要找到它们的联动规律,才能明白全生态的需求!”

阿豆拉着阿沙宝、阿雾宝等孩童跑过来,手里拿着用树皮做的“联动草稿”,上面画着各物种的异常形态:“我们发现,麦苗波浪纹的频率和岩片苔藓变白速度一致,说明养分分配节奏要跟着苔藓变白调整;沼生草筒状叶里的网状微生物,和河底微生物队列能拼成完整的圆,说明微生物需要平衡分布;芦苇孔洞间距和岩粉纤维长度吻合,说明水流要按纤维长度调节速度!”

“我们不能再单一对话,要和全生态共鸣!”龙弈指着联动草稿,“今天,我们一起画‘跨物种意识图谱’,记录多物种联动的信号规律,建立‘全生态共鸣机制’,按联动信号调整生态,行不行?”

阿沙宝看着麦苗波浪纹和苔藓变白的联动,试着按苔藓变白速度调整沙粒养分释放节奏——每变白一片苔藓,就释放一次沙粒养分,果然,麦苗叶片的波浪纹慢慢变缓,菌丝也停止了波动,他立刻点头:“它们真的在联动!我愿意学怎么和全生态共鸣!”阿雾宝也附和:“我按微生物网状和队列的拼图,调整沼生草周围的微生物分布,看看草叶会不会展开!”

“跨物种共鸣行动”立刻展开,分了“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联动信号解码”——全族分成四个“共鸣小组”,通过观察记录多物种联动的“形态-节奏-位置”,解码全生态需求:

风漠+岩林小组发现:麦苗波浪纹频率=岩片苔藓变白速度(频率快=变白快=养分释放慢,需加快释放;频率慢=变白慢=养分释放快,需减慢);沙粒养分释放节奏=苔藓变白速度x1.5,麦苗波浪纹会恢复正常;

雾沼+河泽小组发现:沼生草筒状叶的网状微生物+河底直线微生物队列=完整圆形(网状占3\/5,队列占2\/5,分布时需按此比例,草叶会展开,微生物会分散);沼泥中岩粉团清理量=微生物圆形分布面积÷2,菌丝会停止攀爬;

岩林+河泽小组发现:岩片苔藓下的絮状岩粉纤维长度=河泽芦苇孔洞间距(纤维长=间距大=水流需加快;纤维短=间距小=水流需减慢);岩片修复时,需将纤维混入菌丝,裂纹愈合速度会加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