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异能觉醒:从学渣开始逆袭 > 第410章 接纳的代价

第410章 接纳的代价(1/2)

目录

“深蓝节点”传递而来的平和意念,如同温润的泉水,洗刷着“基石”号成员意识中因长期对抗而积累的焦虑与紧绷。这片规则湿地的生态景象,更是为他们展现了一幅前所未见的、秩序与混乱和谐共存的宇宙图景。那种基于“接纳”与“流转”的生存哲学,与灰烬堡垒一直以来在刀锋上行走的对抗姿态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

没有急于回应,也没有贸然深入。“基石”号依照那意念的指引,如同一个谦逊的学徒,静静地悬浮在湿地边缘,开放所有的感知单元,尝试去“理解”这里的规则韵律。

他们“看”到,那些漂浮的规则结构体(或许可称之为“规则生灵”)如何通过延伸的“藤蔓”交换信息与能量,如何缓慢地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环境中规则流的细微变化。他们“感受”到,那被视为洪水猛兽的“锈蚀”规则流,在这里如何被某些特定的、如同“过滤器”或“转化器”般的结构体引导、稀释,最终融入湿地那庞大的规则循环之中,成为维系生态的一部分,而非破坏者。

“深蓝节点”本身,那个脉动的蓝色光团,则如同整个湿地的心脏与大脑。它不发布命令,却以其自身稳定而包容的规则场,无形中协调着整个区域的动态平衡。它似乎践行着一种极致的“无为而治”,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秩序,一种允许万物在其内部自发演化、并最终达成和谐的秩序。

“这是一种……基于复杂系统自组织原理的、宏观层面的规则稳态。”枢的意识中充满了赞叹与思索,“它不强行对抗任何规则倾向,无论是秩序还是混乱,而是通过构建一个足够复杂和富有弹性的规则环境,使得任何极端的规则力量进入后,都会被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反馈机制所缓冲、分散、转化。‘锈蚀’在这里,就像流入大海的强酸,被巨大的体量和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中和。”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时间,”一位社会结构分析师提出疑问,“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演化出如此复杂的、能够相互制衡的规则生态。而且,它似乎牺牲了……‘效率’和‘主动性’?这些规则生灵的演化和发展速度,看起来极其缓慢。”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深蓝节点”展示的道路,似乎是一条需要以**近乎永恒的时间和极低的发展速度为代价**的道路。它追求的是系统的长久稳定与包容,而非文明的快速演进或对外部环境的强力改造。

对于仍在“锈蚀”威胁下苦苦支撑、时间并不充裕的灰烬堡垒而言,这条路看起来美好,却似乎……远水难解近渴。

夜莺的意识沉浸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范式带来的冲击中。一方面,“深蓝节点”的理念深深吸引了她,那是一种与宇宙共舞的、充满智慧的宁静。另一方面,堡垒外那持续不断、甚至还在进化的“锈蚀”压力,让她无法忽视现实生存的迫切性。

“我们能否……借鉴其中的原理?”她向枢和研究所的成员们发出询问,“不完全照搬这种近乎静态的平衡,而是提取其‘接纳’与‘流转’的精髓,与我们自身的‘融汇’与‘创造’相结合?找到一条既能快速适应威胁,又能避免陷入对抗循环的中间道路?”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这要求他们不仅要理解“深蓝节点”的生态机制,更要能将其核心原则,转化为能够在更高时间密度下运作的、动态的防御与发展策略。

就在“基石”号团队试图更深入地与湿地生态进行非侵入性互动,比如模拟某些规则结构的谐振频率,以期获得更直接的经验反馈时,负责监控与堡垒本体连接的通讯小组,接收到了一条来自太阳系的、经过高度压缩的紧急信息。

信息来自岩师,内容简短,却让所有人心头一沉:

**“家园告急。”

**“‘锈蚀’出现新型变异体,暂命名为‘拟态噬菌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