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20章 新程

第20章 新程(2/2)

目录

众人沉默。

“谬矣!”凌云提高声音,“王爷此令,正乃对我等最大的支持与信任!将最新之力,用于最急之需,此乃格物之道的根本!且,‘火汽’驱动鼓风、锻打,其要求远比驱动重锤更为稳定、持久!此正是锤炼技术、发现新问题、完善细节的绝佳机会!”

“待我等造出能日夜不息、鼓风炼铁的‘火汽机’,造出力重千钧、锤炼精钢的‘火汽锤’,谁还敢言我等‘奇巧淫技’?届时,王爷必会倾力支持我等更进一步,造那劈波斩浪之巨舰!”

一席话,再次点醒了众人。是啊,应用并非止步,而是更扎实的积累过程!

天工院的研究方向立刻调整。一部分人手继续对现有蒸汽机进行改进,提升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另一部分人手则开始设计用于驱动鼓风机和大型锻锤的传动装置和应用平台。

由于目标明确,且蒸汽机的功率要求相对降低(不需要直接驱动最重的水锤),进展反而加快了不少。

改进的轴承和润滑系统提升了稳定性。新的金属活塞环经过反复测试,虽然寿命依旧不长,但已能支撑更长时间的运转。专门为驱动鼓风机设计的低速、高扭力传动机构被成功制造出来。

一个月后,第一台实用化的“火汽鼓风机”在天工院的炼铁工坊安装就位。当锅炉点燃,蒸汽推动活塞,通过巨大的风箱将强劲而稳定的气流源源不断送入高炉时,炉火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炽白,铁水的熔炼速度和质量显着提升!

又过了半个月,一台经过加固、利用蒸汽动力驱动连杆带动的大型锻锤也调试成功。它虽然频率不如水力锻锤,但单次打击力更为沉重可控,特别适合于大型工件的锻打和“星火钢”的最终成型处理!

“火汽之力”终于走出了试验场,真正融入了生产过程,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消息传开,军中哗然。尤其是那些曾经质疑嘲讽的将领,在亲眼看到蒸汽鼓风带来的炼铁效率和蒸汽锻锤打造出的优质兵甲后,纷纷改变了态度。效率和质量,在军队里永远是最硬通的语言。

周铎等人的非议,在这些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顿时显得苍白无力,迅速沉寂下去。

朱棣对此结果极为满意,再次嘉奖天工院,并果然如凌云所料,暗中指示马三宝,开始为凌云下一步“更大胆的想法”悄悄搜集和储备一些特殊物料,比如……南方沿海送来的、关于海船制造的图样和笔记。

这一日傍晚,凌云独自一人,再次来到那台静静伫立在试验场、布满改进痕迹的原始蒸汽机前。它此刻沉默着,如同一位功成身退的老兵。

凌云抚摸着那冰冷的气缸外壳,上面还残留着一次次测试留下的印记。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姚广孝不知何时又来了,与他并肩而立,望着那台机器。

“恭喜居士,大道初成。”姚广孝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

“少师过誉。不过蹒跚学步,前路漫漫。”凌云微微躬身。

姚广孝默然片刻,忽然道:“王爷命居士暂缓巨舰之想,居士可有不甘?”

凌云摇摇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固,妄谈高远,乃取祸之道。王爷深谋远虑,凌某感佩。”

姚广孝转过头,深邃的目光似乎能看透凌云内心:“然居士之心,岂囿于区区鼓风锻锤之间?”

凌云迎着对方的目光,坦然道:“格物之道,如登高山,一步一景。今日之鼓风锻锤,乃明日之巨舰飞车之基。凌某所求,非一时一器之得失,乃规矩既立,则万流归宗,百工竞进之势。届时,非仅巨舰可成,天下万物,皆可旧貌换新颜。”

姚广孝久久注视着凌云,仿佛要从他眼中读出这番话的真意与重量。最终,他缓缓颔首,捻动佛珠,低吟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规矩既立,万流归宗……善哉。然居士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力愈巨,则用之力,愈需慎之又慎。望居士……勿忘今日之初心。”

说罢,他不再多言,转身缓缓离去,身影融入苍茫暮色。

凌云独立原地,回味着姚广孝最后的告诫。他明白,老和尚看到的,远比他表现出来的更多。

蒸汽机的轰鸣已然响起,时代的车轮正被缓缓撬动。

前路,绝非坦途。技术的难题,利益的冲突,旧秩序的反弹,甚至……因力量暴涨而带来的未知风险,都将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但他看着天工院各处亮起的灯火,听着隐约传来的改进机器的敲打声,心中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新程已启,唯有前行。

他抬起头,望向繁星初现的夜空。

那里,有着这个时代无人能想象的、更加遥远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