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惊霆慑邪(2/2)
起初,并无异状。只有蒸汽机的噪音和那铁疙瘩的转动。
片刻之后——
那盏玻璃灯盏内的金属丝,毫无征兆地,骤然亮起了一种稳定、明亮、近乎纯白的光芒!光芒之盛,在尚是白昼的广场上,依然清晰可见,甚至隐隐压过了天光!
“亮了!真的亮了!”
“无火自明?!这……这真是雷霆之力?”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抑制不住的惊呼声!许多官员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盏散发着奇异光芒的电灯。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那位理学老臣,更是脸色剧变,手指微微颤抖,口中喃喃:“妖……妖术……”
就在这时,马三宝适时地展开了凌云的密奏(副本),朗声读道(择其要点):“……臣闻,古之圣王,见龙在田,则天下文明;观鸟兽之文,则地之宜。今臣等格物致知,窥得雷电一隅,化害为利,点灯照明,驱散蒙昧,此非妖邪,实乃天道赐予,人力穷究之理也!‘器’之精进,亦可载‘道’,亦可护‘道’!若固步自封,视新知为洪水猛兽,则无异于坐视强敌持利刃而自缚双手!臣在南洋,日夜目睹‘圣主’邪技之可怖,若我不自强,他日邪火临城,恐非几句‘义理’空言所能御也!伏望陛下明察!”
马三宝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与殿外那稳定燃烧的电灯光芒相互映照。
视觉的冲击,与言辞的恳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却强大无比的力量。
朱棣缓缓站起身,走到丹陛边缘,目光扫过殿外那象征着“格物”成果的电灯,又扫过殿内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了那位面色灰败的理学老臣身上。
“朕,看见了。”朱棣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帝王的威严,“朕看见了这‘电灯’之光,也听见了凌爱卿之言。器之利,可见可触;道之存,在心在行。若空谈义理而国之不保,要这义理何用?若固守陈规而敌寇破门,这陈规便是取死之道!”
他顿了顿,语气转厉:“南洋之敌,非比寻常,乃窃取天地之力之邪魔!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凌云所为,虽有挫折,然其心可嘉,其功可见!传朕旨意:南洋‘格物’诸事,乃国之重策,一应所需,朝廷鼎力支持!再有妄议阻挠、里通外邪者……”他的目光如同利剑,扫过那几个之前跳得最欢的官员,“……以叛国论处,绝不姑息!”
“陛下圣明!”支持凌云的丘福等人立刻高声应和。
而那些保守派官员,在电灯那无可辩驳的光芒和皇帝冰冷的目光下,大多噤若寒蝉,低下头去。那位理学老臣,更是踉跄一步,几乎瘫软在地,被内侍扶了出去。
一场看似势大的朝堂风波,竟被一盏初生的电灯和皇帝坚定的意志,瞬间平息!
消息通过电报(虽不稳定,但关键信息已能传递)传回吕宋,整个基地欢声雷动!笼罩在头顶的阴云,终于被这“惊霆”之力驱散!
凌云接到消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赢了。皇帝的支持变得更加坚定,内部的掣肘被暂时清除,为“雷霆司”和整个南洋体系,赢得了最宝贵的发展环境。
他走到窗前,看着基地内星星点点亮起的电灯,又望向南方那片依旧笼罩在迷雾中的大陆。
庙堂之邪已慑,然真正的魔酋,仍在南方窥伺。
惊霆之力,初显峥嵘。接下来,便是要将这雷霆,彻底淬炼成足以荡平一切邪祟的……天罚之剑!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雷霆司”的方向,投向了那更高、更远的目标——电磁炮、电力推进、乃至……更强大的能源。
道路已然铺平,是时候,全速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