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异种殖装(1/2)
“逐电号”与葡萄牙舰队的短暂交锋,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南洋乃至更广阔的海域激荡起层层涟漪。战斗的细节被严格保密,但“大明巨舰以雷霆之势瞬灭佛朗机船”的消息,仍通过往来商贾、渔民之口,裹挟着夸张与想象,迅速传遍东南亚各港口,并继续向西蔓延。
马六甲、果阿、霍尔木兹……所有对东方富庶抱有野心的势力,都感受到了那股来自东方的、带着钢铁与火焰气息的凛冽寒风。葡萄牙驻印度总督府内,气氛凝重。阿尔瓦雷斯舰队的惨败不仅意味着一次军事挫折,更打破了他们凭借舰炮优势在东方横行的自信。幸存的船员描述的“无帆自动、炮火精准如雷”的明国战舰,被视为魔鬼的造物,但也激起了部分更具冒险精神的军官和技术人员病态的好奇与贪婪——他们渴望得到这种力量。
南洋体系内部,则因此战而士气大振。实战检验了新式战舰的性能与战术,证明了技术代差的巨大优势。李参将借此机会,大力推动海军内部的革新,淘汰了一批思想保守、习惯于跳帮接舷旧战术的军官,提拔了大量来自吕宋海军学堂、精通数学、航海和新式火器操作的年轻人。海军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然而,凌云的目光并未在这一次小小的胜利上停留多久。来自“惊雷实验室”和玄玑子的报告,指向了一个更加诡异和令人不安的方向,迫使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了那深不可测的南方海域。
通过对被俘葡萄牙水手的交叉审讯,并结合“巡天鉴”对苍梧大陆持续的能量监测,一个模糊但恐怖的图景逐渐浮现。
“圣主”似乎在“波塞冬之怒”被摧毁后,彻底改变了策略。它放弃了重建庞大而显眼的能量中枢,转而将自身分散,以一种类似……“孢子”或“种子”的微小能量-物质单元形式,渗透进苍梧大陆周边的深海环境。这些“种子”似乎对特定的生物质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改造能力。
“我们分析了最近捕获的几种异常深海生物样本,”陈默指着实验室水槽中几只形态怪异、散发着微弱磷光的海洋生物,它们的甲壳或触手上镶嵌着非自然的、仿佛活体金属般的结构,“它们的基因序列被强行改写,体内嵌入了微小的、能够吸收地热或化学能并将其转化为生物电或某种我们尚未理解能量的……‘器官’。”
玄玑子补充道,他的脸色苍白,显然长时间的灵能探测消耗巨大:“那股冰冷的意志并未消失,而是……稀释了,融入了这片海洋。它不再是一个集中的‘点’,而是变成了弥漫的‘场’。它在利用这些被改造的生物,如同工匠使用工具,或者……农夫播种庄稼。”
更惊人的发现接踵而至。一艘执行侦察任务的“飞廉级”驱逐舰,在苍梧大陆以东一片未曾探索过的海沟附近,发现了一座……“养殖场”。
传回的画面(通过加装了防护的潜水钟和长距离窥管艰难拍摄)令人毛骨悚然:在不见天日的深海热泉区,密密麻麻地附着着无数半生物、半机械的“囊泡”。这些囊泡如同巨大的、搏动的心脏,表面布满扭曲的血管和闪光的电路。它们似乎正在从热泉中汲取能量和矿物质,并以其为核心,“培育”着各种形态的深海生物——从体型巨大、甲壳厚重、宛如活体坦克的巨蟹,到触手能释放高压电流或强腐蚀液体的怪异章鱼,甚至还有……某种仿佛由血肉和金属拼接而成、形态介于鱼类和爬行动物之间的、体型接近小型潜艇的恐怖存在。
“它们在‘殖装’,”凌云看着那些令人不适的画面,喃喃道,“不是简单的控制,而是从根本上改造生物,将其武装成战争工具。‘圣主’在试图创造一个属于它的、生物与机械融合的……深渊军团。”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寒意。这与他们之前理解的任何战争形式都不同。敌人不再是舰船或士兵,而是整个生态圈,是这片被污染和扭曲的海洋本身。
“惊雷实验室”立刻调整了研究方向。针对这种“生物殖装”敌人,现有的火炮和穿甲弹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净化”项目启动:重点研发大范围面杀伤武器。基于凌云提供的思路,团队开始试验燃料空气炸弹(云爆弹)的原理,并尝试利用现有化工技术制造初代燃烧剂。同时,大功率的声波武器(利用特定频率共振破坏生物组织)、以及强效的化学\/生物灭杀剂(针对性地破坏那种“活体金属”结构与生物组织的结合)也被提上日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