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凯旋与暗刃(1/2)
“龙威”号特混舰队拖着伤痕累累却依旧威严的身躯,缓缓驶入吕宋母港时,迎接他们的是震天的欢呼与劫后余生的复杂泪水。港区的每一座灯塔、每一处高杆上的电灯都被点亮,将这凯旋映照得如同白昼,也仿佛在驱散那从南方沾染回来的、无形的阴冷与血腥。
战舰的伤痕是它们的勋章:舰体上遍布着腐蚀的斑痕、深深的撞角凹坑、以及被电弧灼烧留下的漆黑印记。甲板上,水兵们虽然疲惫,但眼神中却燃烧着经历血火淬炼后的坚毅。他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击退强敌的胜利,更是关于“深渊军团”和那个名为“弑君者”的恐怖存在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凌云站在“龙威”号的舰桥上,望着港口沸腾的人群,心中却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与紧迫感。皇帝的禁令如同一柄悬顶之剑,而“圣主”展现出的新形态和强大力量,更是让他寝食难安。
捷报与详尽的战报,通过加密信道,以最快的速度发往京城。报告中,凌云极力淡化舰队主动寻衅的色彩,着重描述了遭遇战的惨烈、探险队踪迹全无的推断、以及“弑君者”这种远超常规生物兵器的出现,强调了其对于大明海疆乃至整个文明世界的巨大威胁。他将此战定性为“迫不得已的自卫反击”和“关乎国运的预警”。
然而,几乎在捷报抵达京城的同时,来自皇帝的申斥谕旨也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凌云面前。
旨意中,朱棣先是惯例性地褒奖了将士用命、击退“妖物”,肯定了“龙威”号巨舰在实战中展现出的价值。但紧接着,语气急转直下,严厉斥责凌云“擅改朕意,轻启边衅”,指责他“虽胜而骄,恐招致更大祸患”,并再次重申“南洋之事,当以稳守为上,不可浪战”。
最让凌云心头一紧的是,旨意末尾,朱棣以“统筹全局,以固海防”为名,宣布将派遣一位“观军容使”常驻吕宋,负责“协理军务,稽核粮饷,并直达天听”。同时,要求凌云将“龙威级”战舰的全套设计图纸、以及“雷霆司”关于电学、灵能等“新奇之学”的核心研究纪要,抄录一份,送交京城“武备司”存档研习。
这道旨意,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吕宋基地刚刚因胜利而升腾的热火之上。
“观军容使”就是监军,是皇帝安插在凌云身边的耳目和掣肘。而索要核心图纸和研究纪要,更是直指凌云力量的根本!这不仅仅是忌惮,更是一种赤裸裸的削弱和控制。
“大人,这……”李参将脸色铁青,“图纸和研究成果乃我等心血,更是对抗‘圣主’的关键,岂能轻易交出?更何况,京城那帮老爷,守不守得住秘密尚且不论,他们能看懂几分?”
陈默更是激动:“灵能研究刚刚有所突破,其原理尚未完全明晰,此时交出,无异于将利剑胚子送入不识货的孩童手中,不仅无用,反而可能引发误解和恐慌!”
凌云沉默着,手指轻轻敲打着那份黄绫谕旨。皇帝的猜忌和保守,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来得如此直接和迅猛,还是让他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他深知,与“圣主”的战争是文明生存之战,容不得半分犹豫和内耗。但此刻,内部的牵制却比深海的敌人更加棘手。
“图纸和研究纪要,可以给。”凌云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不是全部。”
他看向陈默和李参将:“‘龙威级’的总体布局、基本结构图和主炮参数,可以简化后给出。关于电力和灵能的研究,只提交基础原理和部分已公开应用的成果报告,核心数据、算法、以及‘御灵’、‘神罚’等绝密项目的关键细节,一律以‘尚在验证,风险巨大’为由,暂缓提交。”
“至于那位‘观军容使’……”凌云嘴角勾起一丝冷意,“好好‘招待’。让他看到他想看的,听到他想听的。吕宋的繁华、军队的强悍、以及对陛下的‘忠诚’。但核心工坊、‘惊雷实验室’以及所有与‘圣主’相关的绝密情报,划为禁区,非经我允许,任何人不得擅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