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深潜者与朝堂惊雷(1/2)
“龙威”号的残骸尚在船坞中叮当作响,维修的火焰昼夜不息,吕宋基地内部的气氛却已从悲怆转向一种压抑的、带着破釜沉舟意味的决绝。韩雍的监察如同无形的枷锁,但凌云和他的团队已然无暇他顾。数据流破译出的“坐标”与“深渊之心”,像两把钥匙,指向了最终决战的锁孔,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镇魂钟’的原理验证成功,但针对‘深渊巨口’那个级别的目标,我们需要功率更大、作用范围更广的设备。”陈默在绝密会议上汇报,面前是复杂的新设计图纸,“我们计划在‘龙威’号大修期间,于其龙骨核心加装一台‘谐波共振核心’,以其庞大的舰体能量作为支撑,理论上能对大型目标乃至特定区域产生更强的灵能干扰效果。”
“但这也意味着,‘龙威’号将成为最显眼的靶子。”李参将补充道,面色凝重。
“风险与收益并存。”凌云点头,“除了‘龙威’号,我们还需要能够深入那个坐标点进行侦察的力量。现有的潜水钟和战舰,都无法胜任。”
众人的目光投向了旁边一份名为“深潜者计划”的绝密档案。这是早在发现苍梧大陆异常后,就由凌云授意,陈默团队联合部分星陨遗民技术员(在严格监控下)秘密启动的项目。目标是制造一种能够抵御极深海水压、强灵能干扰,并具备一定探测和自卫能力的载人深潜勘探器。
“原型机‘潜蛟一号’已初步完成陆上测试。”负责该项目的女工程师苏槿(一位在机械与流体力学上极具天赋的年轻专家)介绍道,“壳体采用新型镍钢合金与星陨遗民提供的某种柔性晶体材料复合铸造,可抵御预设深度的压力。动力为电力驱动螺旋桨,配备机械臂、强光探照灯、声呐和改良的灵能感应器。但……它缺乏有效的武器,水下续航有限,且一旦失事,乘员绝无生还可能。”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堪称九死一生。
“人员选拔呢?”凌云问。
“从海军、‘雷霆司’和格物学堂中,秘密遴选了一批志愿者。”李参将沉声道,“他们都签署了生死状,明白任务的危险性。最终人选……待定。”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知道,派遣“深潜者”前往那个可能的“空间通道”坐标,无异于将活人送入虎口,甚至可能是龙潭。
“继续完善‘潜蛟一号’,进行极限压力测试和抗干扰测试。”凌云最终下令,“人选……我亲自来定。”
就在吕宋为深入深渊做最后准备时,一场来自京城的“惊雷”,再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这一次,并非直接的圣旨或申斥,而是一份由韩雍署名、通过正式渠道呈送通政司,并很快在朝堂上下引起轩然大波的《劾南洋总督凌云十大罪疏》!
这道奏疏,洋洋洒洒数千言,引经据典,条分缕析,罗列了凌云的“十大罪状”:
一、擅启边衅,虚耗国帑:指其屡次南下用兵,损兵折将,却未能竟全功,空耗钱粮。
二、拥兵自重,法令自专:指其在吕宋自成体系,政令军令多出总督府,视朝廷法度如无物。
三、重用佞巧,败坏学风:指责格物学堂不习圣贤书,专研奇技淫巧,混淆视听。
四、苛待土民,有伤仁政:旧事重提,攻击吕宋开发中役使土着,毁坏山林。
五、交通内侍,窥探宫闱:隐晦提及凌云与司礼监有秘密往来(指琉璃厂事件情报传递)。
六、虚报战功,欺君罔上:质疑其战报真实性,认为所谓“海匪巢穴”、“巨兽”可能夸大其词甚至子虚乌有。
七、私蓄甲兵,其心叵测:重点强调“龙威”号等巨舰远超剿匪所需,质问其真实意图。
八、敛财无度,与民争利:指责南洋贸易和工坊利润大多截留吕宋,未充分反哺朝廷。
九、妖言惑众,信奉邪说:隐隐指向其对“灵能”、“星陨”等非儒家学说的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