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61章 脆弱的共识与深蓝之钥

第161章 脆弱的共识与深蓝之钥(1/2)

目录

星陨遗迹那与“多相水晶核心”蓝图高度契合的闸门凹槽,如同一道无声的考题,摆在了所有吕宋决策者的面前。它将内部的技术路线之争,推向了一个更加具体、也更加危险的十字路口。

李参将的焦躁与日俱增。在他看来,那扇门后极有可能藏着能立刻提升实力的星陨科技,甚至是直接对抗“圣主”的武器。每拖延一天,都可能错失良机,也可能给南方那片被污染的大陆更多的喘息时间。“陈工!那凹槽就是明证!这是星陨先民留给我们的馈赠,是通往力量的捷径!我们必须尽快造出核心,打开它!”

陈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何尝不想立刻揭开遗迹的秘密?但越是深入研究“多相水晶核心”的蓝图,他越是感到其中的深奥与凶险。这绝非简单的能量块,其内部能量回路的复杂程度,涉及到了对物质和灵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操控,稍有差池,制造出来的就不是“钥匙”,而是一颗威力难以估量的炸弹。

“李将军,我理解你的心情。”陈默指着实验台上一次失败的合成试验留下的焦黑痕迹,“但你看,仅仅是基础材料的能量导性不匹配,就足以引发如此剧烈的反应。若核心结构不稳,别说打开遗迹,恐怕我们整个基地都会在启动的瞬间被湮灭!我们必须稳扎稳打!”

玄玑子也再次强调了他弟子感应到的那丝“古老而疲惫的意念”:“此门非凶煞之物,然亦非可轻启之户。其‘等待’之意,或许正是一种考验,考验后来者是否真正具备了继承其遗产的……‘资格’。”

就在双方再次陷入僵局之际,韩雍的信使再次抵达吕宋。这一次,他带来的并非公文,而是一封以私人名义写给李参将和陈默的密信。信中,韩雍没有过多谈论技术路线,而是着眼于更大的格局:

“……陛下虽暂缓南顾,然朝中疑窦未消,多有以‘吕宋尾大,技术叵测’为辞者。今‘龙威’新陨,总督云亡,此正内外瞩目、人心浮动之秋也。二位乃吕宋柱石,当知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之理。遗迹之秘,固当探求,然若因内争而致技术外泄,或行动冒进而授人以柄,则非但负凌云公之重托,亦恐陷陛下于两难,动摇国本……雍不才,愿居中协调,恳请二位暂搁争议,共商一稳妥探查之策,既全求知之欲,亦杜内外之口。”

韩雍的密信,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争执中的李、陈二人。他们意识到,内部的激烈矛盾不仅影响研发和决策,更可能被外部的反对势力利用,甚至导致皇帝改变对吕宋的支持态度。届时,莫说探索遗迹,连现有的基业都可能不保。

在韩雍的暗中斡旋下,一场仅有李参将、陈默、玄玑子及少数绝对核心人员参与的绝密会议在深夜召开。

经过一夜激烈而克制的讨论,一个极其艰难、却也最大限度平衡了各方诉求的“星陨遗迹初步探查方案”终于达成。

方案核心:分阶段,有限度,重验证。

第一阶段(立即启动):

1.全力攻关“多相水晶核心”基础单元:集中“雷霆司”所有资源,不再追求完整核心的立刻成型,而是优先研制一个简化版的、能量稳定、结构相对牢固的“核心碎片”或“能量信标”。此物不要求拥有完整核心的全部功能,唯一的要求是——其能量特征和物理结构,必须能与遗迹闸门凹槽产生明确且稳定的共鸣或反应。

2.同步进行非接触式深度扫描: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玄玑子的灵能遥感、改进的深海声呐、以及尝试利用星陨遗民技术原理制造的简易空间探测仪),对遗迹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扫描,试图构建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评估潜在风险。

3.建立外围警戒与应急机制:由李参将负责,在遗迹所在海湾外围建立秘密观察哨和快速反应舰队,一旦探查过程中出现任何不可控异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可果断摧毁遗迹入口,以绝后患。

第二阶段(视第一阶段结果而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