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星尘之悟与铁流狂飙(1/2)
朝堂之上那场由《特别荐举令》和“铁马”扬尘引发的无声风暴,最终以双方心照不宣的冷处理暂告段落。朱棣的沉默,既是对吕宋现实力量的无奈承认,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观望。而凌云,则成功地为“格物”体系撕开了一道独立于旧秩序之外的口子,将选择的权力,部分交还给了天下人。
经此一役,吕宋内部愈发凝聚。那些原本还对朝廷抱有幻想,或对自身道路心存疑虑的人,此刻也看清了现实——除了沿着凌云开辟的道路坚定走下去,他们已无退路。
外部压力暂缓,内部的研发与探索得以更加专注地推进。
“启灵”项目在调整方向后,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墨衡为首的几名核心“启灵者”,在持续进行“意识建模引导灵能”的训练中,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他们发现,越是逻辑严密、结构优美、符合已知物理规律(或他们认知中的星陨能量规律)的思维模型,其引动外界灵能协同的效率和稳定性就越高。
一日,墨衡在尝试构建一个模拟“多相水晶核心”基础能量回路的思维模型时,因心力耗竭,下意识地吸纳了玄玑子放置在实验室辅助凝神的一小撮星尘(陨石粉末)。就在星尘那微弱却古老的宇宙能量触及他皮肤的刹那,他脑海中那原本还有些滞涩的能量回路模型,骤然间变得无比清晰、流畅!仿佛星尘中蕴含的某种信息,与他构建的模型产生了共鸣!
他福至心灵,立刻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灵感,全力维持并“描绘”这个得到“印证”的模型。
嗡——!
实验室内的灵能探测器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清晰信号!墨衡周身,一层肉眼不可见、但仪器能清晰捕捉到的、极其微弱却高度有序的淡蓝色灵能场,稳定地维持了将近十息时间!虽然依旧没有任何物理效应,但其“有序度”的指标,首次逼近了“铁砧”堡垒数据中描述的、能够对低阶“秩序之敌”产生干扰的阈值!
“星尘!是星尘的引导作用!”陈默看着数据,激动万分,“这些来自宇宙的古老物质,本身就可能记录着某种宇宙的基础规则信息!它们能帮助‘启灵者’更好地锚定和构建‘有序’的灵能模型!”
这一发现,为“启灵”项目打开了全新的局面。他们开始系统地研究不同来源、成分的星尘对“启灵”过程的辅助效果,并尝试将其制作成特殊的“冥想辅助物”或“灵能聚焦器”。虽然距离真正应用还有很长的路,但这无疑指明了一条将玄奥的“灵能修炼”与物质的“宇宙信息”相结合的科学化路径。
与此同时,“动力司”的成果开始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铁马一号”的基础上,鲁衡团队迅速推出了改进型的“铁马二型”,可靠性大幅提升,并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用于牵引重炮和物资。同时,基于相同动力核心的第一代实用化拖拉机也在新越州的国营农场投入试用,开荒效率远超畜力,引得当地移民啧啧称奇。
更令人振奋的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改进,第一艘搭载了内燃机作为辅助动力、用于长江内河航运的“乘风号”明轮-螺旋桨混合动力船,在金陵(南京)江面试航成功!虽然其主要动力仍依赖风帆,但在无风或逆流时,内燃机驱动的明轮和螺旋桨能提供可观的动力,使其航行schedule更加可控,彻底改变了延续千年的“看天行船”模式。这艘怪模怪样的船只引起了沿岸百姓的围观和轰动,其意义不亚于又一场交通革命。
李参将没有满足于此。他命令“动力司”与海军造船局合作,开始秘密设计一种完全以内燃机为主动力、取消风帆的“江河突击艇”,旨在未来可能的沿江作战或快速兵力投送中,发挥奇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