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黄皮子与白狐(1/2)
民国初年,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里住着个叫李老四的猎户。此人枪法准,下套精,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好手。可这人有个毛病——太过拘忌,凡事都要讨个吉利,忌讳颇多。
李老四每日出门必看黄历,逢七不出门,遇八不归家,见着乌鸦转头回,碰上狐狸绕道走。家中摆设更是讲究:镜子不对床,剪刀不朝门,就连吃饭时筷子插碗这等小事,他都能唠叨半天。
这年腊月二十三,正是小年。李老四的媳妇翠花一早起来煮饺子,刚下锅,就听门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她探头一看,只见院门外蹲着个毛茸茸的东西,似猫非猫,似狐非狐,一双绿豆眼正滴溜溜地往院里瞅。
“当家的,快来看!门外有个黄皮子!”翠花喊道。
李老四提着烟袋锅子走出来,定睛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那可不是普通的黄鼠狼,通体金黄,额间一撮白毛,蹲坐如人,前爪作揖,模样甚是诡异。
“晦气!大过年的碰上这玩意儿!”李老四啐了一口,转身就要回屋。
谁知那黄皮子竟开口说了人话:“老哥且慢,今日小年,特来讨个封。”
李老四闻言,脚步一顿。他常听老人讲,深山老林里的黄皮子修炼到一定年头,会找人“讨封”——就是问人它像不像人。若是答“像”,它便功德圆满,能化形成人;若是答“不像”,百年修行毁于一旦。
这可是关乎修行的大事,回答得好积德,回答不好结怨。李老四心里七上八下,既怕说错话得罪仙家,又怕随意答应折了自己福分。
他思忖片刻,回头打量那黄皮子,小心翼翼道:“我看你...像个读书人。”
话音未落,那黄皮子眼中闪过一道金光,身形一晃,竟真化作一个穿着黄衫的秀才模样,对着李老四拱手作揖:“承蒙老哥吉言,他日必有报答。”说罢,化作一阵青烟不见了。
李老四又惊又喜,回屋后对翠花吹嘘:“瞧见没?我这一句话,就让那黄皮子得了道行,它欠咱家一个大因果!”
翠花却忧心忡忡:“我听说这些仙家最重因果,咱们可别惹上什么麻烦。”
果然,自那日后,李家怪事连连。
先是家里的鸡鸭无故少了几只,李老四以为是黄皮子报恩,叼去吃了,也不在意。接着夜里常听见院中有人踱步,开门却空无一人。最奇的是,每逢月圆之夜,总有个黄衫秀才登门拜访,与李老四饮酒论道,天一亮就不见踪影。
屯里人渐渐察觉不对劲。有老人劝李老四:“黄仙这东西,沾上了是福是祸难说,你还是找个明白人看看吧。”
李老四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他想这黄皮子既然已得人形,必是报恩来的,有何可怕?
转眼到了三月三,李老四独自上山采野菜。走到半山腰,忽见一只白狐被兽夹夹住后腿,鲜血淋漓,哀鸣不已。李老四本是猎户,见这白狐皮毛光滑,能卖个好价钱,当即上前要结果它性命。
谁知手刚抬起,那白狐竟口吐人言:“李老四,你既已助黄三太爷得道,何不也放我一条生路?”
李老四大惊:“你认得那黄皮子?”
白狐道:“山中精灵,谁不知黄三太爷讨封成功?你若放我,我必报恩;若杀我,黄三太爷面上须不好看。”
李老四犹豫起来。杀吧,怕得罪黄皮子;放吧,到手的银子飞了。思来想去,他还是打开了兽夹,对白狐道:“去吧,日后莫再落我手中。”
白狐一瘸一拐钻入草丛,回头道:“念你慈悲,送你一句话:逢黄莫惧,遇白当心,青衫先生可解厄。”说罢便不见了踪影。
李老四琢磨着这没头没尾的话,闷闷不乐下了山。
当夜,黄衫秀才又来拜访。酒过三巡,李老四将日间奇遇说了出来。黄秀才听罢,面色微变:“那白狐乃我冤家对头,你今日放它,怕是纵虎归山。”
李老四不以为然:“一只瘸腿狐狸,能掀起什么风浪?”
黄秀才摇头:“你有所不知,这白狐修行不在我之下,只是迟迟未能讨封成功。它此番欠你人情,必来报复。”
“报复?我救了它,它为何报复?”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你助它是因为我的面子,它若害你,也是因为我的缘故。”黄秀才叹道,“罢了,既然因我而起,我自会护你周全。只是你需谨记,日后若有人邀你入山,万不可答应。”
果不其然,没过几日,屯里来了个穿白衣的俊俏后生,自称是省城来的药材商,要雇李老四做向导入深山采药,出的价钱极高。
李老四想起黄秀才的警告,婉言谢绝。那后生也不坚持,冷笑一声离去。当夜,李老四就发起高烧,胡话连连,说是有白影缠身。
翠花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白狐说的“青衫先生可解厄”,连忙央求邻居去请屯东头的苏先生。
这苏先生是个落魄书生,平日青衣长衫,替人写书信为生,兼通些医卜星相之术。他来到李家,看了看李老四的气色,又环顾屋内,最后目光定格在墙角的一面镜子上。
“这镜子对着床多久了?”苏先生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