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绵里藏仙(1/2)
民国初年,关外长白山脚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叫赵老实的货郎,四十来岁,为人本分,整天挑着个担子走村串巷,卖些针头线脑、胭脂水粉。
这年腊月,天寒地冻,赵老实从镇上进货回来,担子一头是寻常货物,另一头却装着二十斤新棉花。他婆娘周氏身子弱,怕冷,赵老实特意买来给她絮棉袄棉裤。
天色已晚,风雪正紧,赵老实抄近路穿过老林子。忽然,他听见一阵细微的呜咽声,顺着声音找去,见雪地里卧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猎夹夹住,鲜血染红了周围的雪地。
那狐狸见人来,眼中竟露出哀求之色。赵老实心软,蹲下身说:“狐狸啊狐狸,我帮你松开,你可别咬我。”
狐狸似懂人言,轻轻点头。赵老实费力掰开猎夹,又掏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给狐狸敷上,撕下衣襟包扎妥当。
“这大冷天的,你伤得重,我把你送回家吧。”赵老实把狐狸轻轻抱进装棉花的筐里,怕它冷,还特意用棉花把它裹得严严实实。
狐狸在棉花里动了动,发出舒服的呼噜声。赵老实挑起担子继续赶路,只觉得今天的担子格外轻快,不到半个时辰就看到了村口的灯火。
到家后,赵老实把狐狸抱进屋,周氏见状吓了一跳。赵老实说明原委,周氏也是心善之人,便帮着照料。夫妻俩给狐狸准备了暖和窝棚,每日喂食换药。
如此过了七八日,狐狸伤愈。一天清晨,赵老实发现狐狸不见了,窝棚里留着一小堆亮闪闪的银元,正好是他买棉花和药材花的钱数。
“这狐狸真是通人性了。”周氏数着银元感叹。
赵老实却有些怅然若失:“它走也不说一声。”
转眼过了年,开春后赵老实依旧做他的小买卖。奇怪的是,自那以后,他的生意格外红火,同样的货物,别人卖不动,他一到就抢光。更奇的是,他担子里的货似乎永远卖不完,明明清晨只装了小半担,走一天不见少。
赵老实心中疑惑,却不敢声张。一天他提前收工,躲在村口大槐树后偷看自己的货担。只见担子里飘出一缕白烟,落地化成个白衣女子,手持拂尘对着货担轻轻一挥,里面的货物顿时满满当当。
赵老实看得真切,那女子眉目如画,正是当年所救白狐的模样。他心中大惊,也不敢打扰,悄悄回家告诉周氏。
周氏说:“这是狐仙报恩呢,咱可不能亏待了人家。”
第二天,赵老实特意在货担里放了一壶酒和几个馍馍。收工时一看,酒菜不见,却多了一匹上好的绸缎。从此,赵老实时常在担子里留些小礼物,第二天必得回礼,价值远超他所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