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衣盗 > 第11章 密探初报茂山踪

第11章 密探初报茂山踪(2/2)

目录

这一切线索,虽然模糊,却像黑暗中透出的一丝微光,首次将一个可能的方向指向了茂儿爷的藏身之处或其团伙的联络点。这远比在偌大的京城里盲目搜寻要来得具体。

然而,这线索的真伪尚需验证。是确有其事,还是有人故意放出的烟雾弹?甚至是张世荣那边察觉到自己暗中调查,设下的陷阱?毕竟,马庸此人,虽已投诚,但其背景复杂,仍需提防。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条不容忽视的线索。他必须派人去核实。

“马师爷,”李致贤沉声道,“你即刻去挑选三五个绝对可靠、身手敏捷、且熟悉山地行动的衙役,要生面孔,不要动用衙门里常露面的人。让他们准备好,明日一早,便装出发,秘密前往茂山野狼峪一带探查。记住,只许远观,不可近察,更不可轻易与人冲突,首要任务是确认那里是否真的有人迹活动,以及是些什么人。一有发现,立刻回报,不得擅动!”

“是!卑职明白!这就去办!”马庸见自己的消息得到重视,精神大振,连忙起身应诺。

“还有,”李致贤叫住他,目光锐利,“此事机密,除你我与行动人员外,不得再有第六人知晓。若走漏风声,唯你是问。”

马庸心中一凛,肃然道:“大人放心!卑职晓得利害!”

看着马庸匆匆离去的背影,李致贤缓缓坐回椅中,摊开手掌,凝视着那块深色的碎布片。那奇异的淡淡气味萦绕在鼻尖,仿佛带着远山深处的潮湿与隐秘。

茂山…如果这里真的是茂儿爷的一个巢穴或据点,那许多事情似乎就有了更合理的解释——其来去无踪,因其有深山老林作为依托;其消息灵通,或因有遍布市井的眼线,也或因有这样一个相对安全的远程指挥点。

但为何是茂山?仅仅是因为地势险要吗?还是这山名“茂”,与“茂儿爷”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在墙上的京畿区域图前,目光落在京城西北方向那片用淡赭色标注的、代表山地的区域——“茂山”。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确实是个藏身的好去处。

成功的可能,与未知的风险,如同天平的两端,在他心中摇摆。派出去的人,能否找到确凿证据?会不会遭遇不测?这会不会是一个针对他的圈套?

然而,查案本就是与风险同行。他不能再犹豫了。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是另一个亲随的声音:“大人,静水县那边有回信送到。”

李致贤精神一振:“拿进来。”

一名亲随低头走进,将一封没有署名、封口普通的信函放在书案上,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李致贤拆开信,里面是黄惜才那熟悉的、略显潦草却筋骨毕露的字迹,内容很短:

“承念,一切安好。菡儿近日颇喜观星,言天枢光黯,摇光却动,童言稚语,聊博一哂。山野之人,偶闻樵夫歌,曰:‘茂林深深非无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所云。盼安。”

李致贤反复看了两遍,眼中渐渐露出深思之色。

黄菡观星,说“天枢光黯,摇光却动”?天枢、摇光,皆是北斗星名。这或是孩童戏言,但黄惜才特意写来,莫非暗有所指?是指京城中枢(天枢)局势晦暗,而某些边缘或隐秘力量(摇光)却在活动?

而后面那句樵夫歌,“茂林深深非无路,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意有所指。“茂林”是否暗指“茂山”?这是在提醒他,线索或许就在看似迷局的深处,需要跳出固定思维去看?

黄惜才虽远在静水,但其智慧,果然非同一般。这封信,无形中给马庸带来的茂山线索,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李致贤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缓缓燃成灰烬。

他再次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外面不知何时已飘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雨丝如织,笼罩着整个京城,也模糊了远方茂山的轮廓。

茂山…野狼峪…

那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是揭开茂儿爷真相的关键,还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他派出的探子,将会带回来怎样的消息?

雨声潺潺,敲打着屋檐,也敲打着李致贤无法平静的心绪。悬念,如同这漫天的雨丝,绵绵不绝,笼罩四野。而一场深入险山的秘密探查,已然悄然展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