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衣盗 > 第28章 留下玉佩一线索

第28章 留下玉佩一线索(2/2)

目录

“不必,人多眼杂。你我二人足矣。记住,今日没有李大人,只有李掌柜。”李致贤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五)当铺暗探,初会奇人

巳时初刻,李致贤与扮作随从的韩罡,出现在了城南的街市上。永昌当铺的门面并不起眼,一块褪色的招牌,木门半开,透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李致贤整理了一下身上绸缎长衫的衣襟,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店内光线昏暗,充斥着一种陈旧物品和灰尘混合的古怪气味。柜台很高,后面坐着一个戴着老花镜、正在拨弄算盘的干瘦老头。

李致贤目光一扫,便落在老头放在算盘上的左手上——那赫然有六根手指!

“掌柜的,请了。”李致贤走到柜台前,语气平和,带着生意人常见的客套笑容。

吴朝奉抬起眼皮,从老花镜上方打量了李致贤一眼,又瞥了瞥他身后身材魁梧、目光警惕的韩罡,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这位爷,是典当还是赎买?”

李致贤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似随意地从袖中取出那块深色布料碎片,轻轻放在柜台上。“受一位故人所托,前来向吴朝奉打听点事儿。”

听到“故人”二字,吴朝奉拨弄算盘的手指微微一顿。他放下算盘,拿起那块布料,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又嗅了嗅,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料子……有点意思。不知贵故人,想打听什么?”

他的反应,让李致贤心中一动。这老朝奉,果然不简单。

“想打听一件玉器。”李致贤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一枚龙凤呈祥的玉佩。”

吴朝奉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他放下布料,重新拿起算盘,故作镇定地拨弄着,语气却冷淡了下来:“龙凤玉佩?那可是皇室之物,小老儿这破店,哪敢沾边?爷您找错地方了。”

李致贤注意到,在他说出“龙凤玉佩”时,吴朝奉的左手小指不自然地蜷缩了一下。这是紧张的表现。

“朝奉何必急着推脱?”李致贤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锭足色的银元宝,轻轻推到对方面前,“故人说,您消息灵通。我们只打听消息,不问来历,更不会给贵店惹麻烦。”

银子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诱人的光泽。吴朝奉的目光在银元宝和李致贤脸上逡巡片刻,贪婪与谨慎在他脸上交织。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贪婪似乎占据了上风。他快速地将银元宝扫入柜台下,干咳两声,声音压得更低:“既然爷如此有诚意……小老儿倒是想起一桩旧事。大概……大概是两三个月前吧,有个生面孔,拿着块成色极好的玉佩来问价,那纹样……似乎就带着点龙啊凤的影子。不过那人古怪得很,只问价,不当也不卖,问了几个地方就走了。”

“哦?可知那人样貌?去了哪些地方?”李致贤追问。

“样貌记不清了,戴着斗笠,遮着脸。至于去了哪儿……”吴朝奉眼神闪烁了一下,“好像听他说起过城西的‘宝缘斋’,还有……‘集古轩’?记不太清了,年纪大了。”

李致贤心中冷笑,这老朝奉的话,七分假三分真,分明是在敷衍和误导。“宝缘斋”和“集古轩”确实是古董店,但规模不小,背景也杂,排查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就只有这些?”李致贤语气微沉,又拿出一锭稍小的银子。

吴朝奉眼睛一亮,却又强行忍住,摆手道:“真没了,真没了!爷,这种犯忌讳的东西,知道多了折寿啊!”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不过……那人身上,好像有股子……土腥气,对,土腥气!不像城里人,倒像是常在外头跑的。”

“土腥气?”李致贤若有所思。这倒是一个有点价值的线索。常在外头跑的,可能是行商,也可能是……江湖人,甚至与盗墓贼有关?

他又旁敲侧击了几句,但吴朝奉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显然不愿意再多透露,甚至开始有些不耐烦地催促他们离开。

李致贤知道再问下去也无益,便拱了拱手:“既如此,多谢朝奉了。若再想起什么,可到城东‘李记绸缎庄’寻我。”他随口报了一个假地址。

离开永昌当铺,走到喧闹的街市上,李致贤的脸色沉了下来。

(六)线索迷离,危机暗伏

“大人,这老家伙没说实话。”韩罡低声道。

“嗯。他在害怕,也在试探我们。”李致贤缓缓道,“他提到的‘宝缘斋’、‘集古轩’未必是真线索,但那‘土腥气’,或许有几分可信。而且,他显然知道我们在打听什么,却不敢深谈,说明这玉佩背后,确实牵扯着让他恐惧的势力。”

他回想起吴朝奉那闪烁的眼神和偶尔流露出的恐惧。这恐惧,是针对可能监视他的张世荣余党?还是针对……那个留下线索的“茂儿爷”本人?

李致贤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中,每一步都需格外小心。赵茂给了他一个线索,但这线索本身,就充满了迷雾。

“韩罡,派人盯着这间当铺,特别是那个吴朝奉。看看他之后会和什么人接触。”李致贤吩咐道。

“是。”

就在李致贤主仆二人消失在街角不久,永昌当铺对面的一家茶摊上,一个戴着草帽的汉子放下了几个铜板,起身离开,很快将观察到的情报传递了出去。

而在更远处的一个阁楼窗口,一道模糊的身影将方才当铺前的一幕尽收眼底。他看到李致贤果然来了,而且伪装得当,行事谨慎。他也看到了吴朝奉那副贪婪又畏惧的嘴脸。

“土腥气……”赵茂低声重复着这个被石柱探听到的关键词,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这老狐狸,倒是会编。不过,这误打误撞的“线索”,或许能暂时将李致贤的注意力引向江湖方向,为他争取更多时间。

他的试探,初步达到了目的。李致贤展现了诚意和能力,而吴朝奉的反应,也在他的预料之中。这潭水,已经开始搅动了。

然而,赵茂并不知道,就在他暗中观察的同时,另一双阴鸷的眼睛,也注意到了永昌当铺的异常。一个在附近晃荡的闲汉,看似无所事事,却在李致贤进入当铺后,眼神就变得锐利起来。他悄悄尾随了一段李致贤二人,记下了他们的体貌特征和离去方向,随后迅速钻入一条小巷,消失不见。

(七)未尽的棋局,更大的谜团

回到书房,李致贤再次摊开那块深色布料和记录的寥寥数语。

吴朝奉的话不可尽信,但“土腥气”这个描述,与他手中这块明显非中原产、带着某种粗犷风格的布料碎片,似乎隐隐有某种关联。

难道玉佩的流转,真的与某些活跃在边境或野外的势力有关?这与太子旧案,又能扯上什么关系?

赵茂抛出这个线索,是想告诉他什么?是想将他引向一个更复杂的迷局,还是真的在指引方向?

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冰山的一角,但水面之下,是更庞大、更黑暗的未知。赵茂的信任如同风中之烛,微弱而摇曳。永昌当铺的线索似真似假,前途未卜。而暗处,张世荣的势力是否已经察觉?

李致贤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永昌当铺”、“六指吴”、“土腥气”、“边境\/江湖势力”等关键词,并用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试图理清头绪。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又阴沉了下来,乌云汇聚,预示着另一场风雨即将来临。

李致贤放下笔,走到窗边,望着压抑的天空,眉头紧锁。

赵茂留下了线索,却也留下了更大的谜团和更深的危险。下一步,他该往哪里走?是顺着那虚无缥缈的“土腥气”追查下去,还是另辟蹊径?

而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茂儿爷”,此刻又在谋划着什么?他手中的真玉佩,究竟藏于何处?他们之间这脆弱而危险的“合作”,能否经受住接下来必然到来的狂风暴雨?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