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2)
说难听点,不过是个大管家。
省长和书记虽属同级,
但书记是家主,省长是管家。
名义上平起平坐,可谁都明白,
这只是相互制衡的手段。
自他上任以来,各方势力纷纷前来拜会,
有人含蓄表达希望汉东保持稳定,劝他与沙瑞金和平共处;
有人想拉沙瑞金下马,为他出谋划策;
还有人看中这块肥肉,要他帮忙铺路。
一时间,各色牛鬼蛇神、二代三代层出不穷。
此时高育良才意识到,
老刘的选择是何等明智——直接抽身离去。
你们爱争便争,我不管了,
这堆烂摊子就这么扔给了高育良。
对这一切,高育良心知肚明,
却又无可奈何,局势已非他所能掌控。
他唯一高兴的,只有上任第一天。
之后便是一天比一天糟心。
幸好还有祁同伟,
替他分担了相当一部分压力,治安事务不必他操心,
甚至还能搞来一些资金,充实国库。
否则,他真会左支右绌、捉襟见肘。
此刻听祁同伟说出这番话,高育良也感到一丝感同身受。
拍了拍祁同伟,说:
“同伟,不只你这样,谁都这样。
我也这样,沙瑞金、赵立春都一样。
参与这样的大事业,谁都免不了被当做棋子。
但你要明白:你既是棋子,也是棋手。
这就是我们制度的优势——人人都有机会。
走上高位,不只做棋手。
他们背后的线,超乎你我想象。
正因如此,我们才有机会。
赵立春的事,我早就清楚,只是怕你担心,一直没明说。
既然你知道了,我就跟你讲清楚。
他的结局,早有预料。
他在汉东太独断,人事、财权一把抓,谁也插不进手,连京城那边也如此。
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他躲不过这个结局。
所以我要告诉你,你副省没上去,不全是能力问题。
关键是上面特别关注汉东。
公安厅长这位置特殊,部里不敢轻易放权。
一旦你晋升,公安厅就有了自主权。
换个省份或许还好,但在汉东,一旦放权,就彻底成了赵立春的一言堂。
你想想,如果当时让你晋升,再交给你那个任务——你敢做吗?能完成吗?”
祁同伟听得一愣。
高育良的话,为他打开了新视野。
每个人都是棋子,也都是棋手——这句话让他豁然开朗。
是啊,那些大人物背后也有人牵线,也有变数。
在这片土地,没有绝对的压制,也没有绝对的上下级。
政治斗争虽残酷,却仍有机会。
祁同伟一直被“赵立春”三个字压得喘不过气,心绪大乱。
而高育良一番话,让他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那份消失已久的热血,再一次涌上心头。
这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只要赵立春倒下……
352章
对于正部级的位置,祁同伟很有把握。
陈部长之前的暗示并非空穴来风。
公安部副部长的位置确实为他预留着。
但具体能否上位,还要看祁同伟自己的本事。
想到这里,祁同伟忽然觉得豁然开朗。
当初被压制没能晋升,如今看来已无关紧要。
那并非他自身的问题,坦然面对即可。
他只是没料到,陈部长的提点。
会以这样的形式。
经由高育良之口传达出来。
要知道,部里的决定代表着高层意志。
现在的一把手,已不是赵立春之流。
而是真正的国家核心领导。
而高育良竟能洞悉这般深意。
可见这位老师的能力,祁同伟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
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
但我还是有些犹豫。
我们是否该站在沙瑞金这边?沙瑞金和田国富。
显然是带着上层指示来的。
陈部长也交代过,让我见机协助他们。
虽然目标一致,但我认为。
现在不宜表态,也不必表态。
您觉得呢?
见祁同伟状态逐渐恢复,高育良暗自松了口气。
人往往容易钻牛角尖。
若是一直困在其中。
难免走向极端。
这是高育良最担心的。
所幸祁同伟。
并未陷得太深,很快便想通了。
这让他倍感欣慰。
听完学生的困惑。
高育良轻抿茶水,缓声道:
政治上不分对错,只讲利害。
这点你要牢记。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我们与沙瑞金目标一致,结果相同。
但实现目标的过程必须慎重。
要更多地考量政治因素。
所谓政治因素,就是在汉东。
绝不能再出现第二个赵立春。
我是省长。
你是主管政法的副省长兼公安厅长。
若我们与沙瑞金走得太近,汉东会变成什么样?
岂不是又回到了从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