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 第134章

第134章(1/2)

目录

可如今手中的文件却表明,这小子早已看透一切,甚至把公安部当成了棋子。

陈部长感到棘手,而这还仅仅是一个祁同伟。

要知道,全国类似祁同伟这样的人,有二十多位。

他们性格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聪明。

或者说,狡猾且不择手段。

他们都是警察出身,从十几二十万的队伍中如养蛊般杀出,没有一个平庸之辈,皆是人中龙凤。

每次陈部长有什么想法,都得格外谨慎,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被摆一道,还无法开口反驳。

如今陈部长能在公安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与这些地方头目周旋是关键。

每一次交手,他都获益良多。

就像这次汉东的局势,祁同伟再次火中取栗,占尽先机。

政法书记——全国公安厅长中只有两人兼任此职,祁同伟就是其中之一。

要知道,他的副部级才刚刚晋升。

政法书记,是实权要职之一。

虽然暂时未配齐相应级别,但相关文件已送达京城,一两天内就能正式落实。

这小子的能力可见一斑。

陈部长脸色阴沉,抬头看向送报告的陆亦可,随口问道:“陆处长,你们厅长让你送文件时,有没有交代什么?只是让你送文件吗?”

陆亦可一愣,忽然想起祁同伟的嘱咐,望着陈部长一字一句道:“厅长说,现在已经有动作了,希望您能留意。

就这一句,陈部长。”

陈部长心中一动,立即拿起电话问道:“京城今天有没有关于赵立春的消息?”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后传来一句:“纪委第三副书记带队找赵立春谈话。”

陈部长顿时恍然,朝陆亦可挥了挥手,咬着牙低声自语:“祁同伟,真有你的。”

赵立春坐在办公室里,目光落在手中的文件上。

他轻轻一笑,随手将文件扔进了垃圾桶。

“这个赵瑞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本希望赵瑞龙能借机与那些二代、三代子弟交好,从油气集团入手,谋一个光明前程。

事情原本很简单,却没想到最终演变成这个局面。

不只是赵瑞龙被牵连,连他自己也卷入其中。

赵立春心知肚明,自己这些年树敌不少。

今天这件事,不过是个开始。

但他并不在意。

这对他而言,只是小事一桩。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这么多年走过来,不出一点差错反倒显得奇怪。

若真有人想借这件事把他拉下马,倒也正好。

提前退休,安然落地,未尝不是一种结局。

可惜,现在还只是谈话阶段,并未盖棺定论。

既然还有余地,他就要反击。

赵立春,从来不是孤身一人。

他很快拨出一个电话。

电话挂断之后,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调查组立即动身,奔赴汉东。

汉东省公安厅内,自从反贪局撤销,大部分职权移交纪委,相关案件也进行了分流。

其中,由大风场事件牵扯出的系列案件,已全部交由公安厅负责,重要涉案人赵瑞龙、刘行建、欧阳靖等人均在其中。

除刘行建因伤仍在特护病房外,其余人员均被严密关押在武警驻地。

案件敏感,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祁同伟像往常一样处理日常工作。

不过,公安厅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已交由值班厅长处理。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式。

无论在什么地方担任主官,他都坚持一般事务分流,重要事务亲自签字、督办。

不放过关键决策,是他一贯的原则。

其他事务则交由值班厅长处理。

大家也逐渐适应了他的这种风格。

处理完政法系统的紧急文件,祁同伟抬头看了看时间,发现自己已连续坐了四个小时。

他轻叹一声,向后一仰,拉了下椅子。

祁同伟刚合上眼想小憩片刻,还没五分钟,桌上的电话就骤然响起。

他一个激灵惊醒,迅速接起电话:“我是祁同伟,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几名警察听见他的声音,顿时松了口气。

汇报的警员看了看周围的人群,压低声音说道:“厅长,有一批自称京城国资委的人要带走刘行建,您看怎么处理?”

祁同伟闻言一怔。

国资委?他们既没有执法权,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当即指示:“把电话交给他们领头的,你们守好现场,等我过来。”

年轻警员应声后,转向众人问道:“我们厅长要同你们负责人通话,请问哪位是带队同志?”

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年男子缓步上前:“我来接电话吧,我是带队负责人胡建新。”他接过电话,语气温和地说道:“祁书记您好,我是国资委副主任胡建新。”

听到对方带着笑意的嗓音,祁同伟心头掠过一丝疑虑,但一时也说不出哪里不对。

他当即表示:“胡主任您好,请稍等片刻,我马上赶到,具体情况我们当面详谈。”

胡主任脸上的笑意未减,从容回应:“不急,祁书记路上注意安全,我在医院恭候。”

简短寒暄后,祁同伟挂断电话,立即驱车赶往医院。

他深知国资委这个正部级单位的分量——虽然看似级别不高,却掌管着众多央企巨头。

其掌管的国有资产规模堪称世界之最,其代表的资本力量,丝毫不逊于赵立春这样的封疆大吏。

虽然没有正式的名头,但当初赵立春若是平调至国资委,其实也算一种晋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