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2)
看着祁同伟神色凝重,沙瑞金便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他微微一笑,继续对祁同伟说道:
“同伟,陈海是你的老同学,你又是政法书记,关于他是否胜任这个职务,你理应表个态。
他能不能担起这份工作,我们还需要讨论,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沙瑞金语气自然。
确实,祁同伟既是陈海的老同学,又是政法书记,还曾担任公安厅长,自然有很多话可以说。
在此时,他是最适合对陈海做出评价的人。
如果是祁同伟自己提名陈海,他一定毫不犹豫。
但如今由沙瑞金提出任命,祁同伟便感到有些不对劲。
陈海和祁同伟关系确实很铁,当年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的伙伴。
但沙瑞金是陈海的亲戚,职务又高于祁同伟,从某种程度上讲,祁同伟自认不如他。
这一点,祁同伟心里很明白。
因此他有些犹豫,不知该以什么立场表态。
从沙瑞金提出陈海这个人选开始,局面就变得不同了。
几乎可以确定,陈海将得到这个职位。
陈海身份特殊,大家都会给他面子。
即便有人不认可,也不得不接受。
祁同伟想不通的是,沙瑞金为什么会突然提出陈海。
而他永远也想不到,这次“坏事”的人,依然是陈岩石那个老家伙。
祁同伟对沙瑞金点了点头,说道:
“说到陈海,他确实是我考虑过的备选人选。
在一定程度上,我确实更看好他。
当然,这其中也有些个人因素。
当年在学校,说句不好听的,我连饭都吃不起,没少蹭他的饭票。
我们关系很好,所以我对他的了解也最全面。
陈海的工作能力非常强。”
现在的检察院里,陈海就像一个大管家。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负责。
之前外籍罪犯审判,他出了不少力。
很多具体事务都是他经手的。
这一点,谁都否认不了。
再说工作表现。
他这么多年来一直非常认真。
每个案件都认真负责。
在整个政法系统中,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
不过要说缺点,也是有的。
就是他有时候太较真了,我相信在座不少人都领教过。
当然,政法工作本来就需要较真。
这几乎算是一种职业病了,陈海也不例外。
只是他的较真里,带着一种执着。
这正是我所担忧的,所以我没有把他列入推荐名单。
既然沙书记提起来,我就说说我的真实看法。
再好的兄弟,该讲的话还是要讲。
公安厅长这个位置责任重大,关系全省安全。
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
这个职位,赵东来更合适。
祁同伟这番话,高育良和李达康感触最深。
高育良对陈海态度转冷,是有原因的。
陈海能一路做到反贪局长,离不开高育良的帮助。
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但高育良用他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
最明显就是丁义诊事件。
当时沙瑞金不在,省委由高育良主持。
会上讨论丁义诊问题,当时丁义诊只是需要协助调查,侯亮平还没到。
除李达康外,其他人都不了解内情。
所以大家一致意见是先观察、再处理。
决定先控制起来,不声张、不留漏洞。
但陈海作为执行人,坚持要拘留。
高育良当时就觉得这个人有反骨。
最后还是他给检察长老季施压,才把事情压下来。
而在执行任务期间,丁义诊竟然逃脱了。
由此可见陈海的能力,即便不算无能,也实在有限。
祁同伟之所以让他担任这个位置,一方面是念及旧情,给他一个机会;另一方面是觉得他容易掌控,毕竟常务副厅长是他的人。
有常务副厅长在,陈海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如果陈海背后有沙瑞金在布局,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沙瑞金手段高明,要想掌控公安厅,他有的是办法。
所以,对陈海的任用,此时必须格外谨慎,这一点祁同伟也很清楚。
祁同伟的发言,隐隐流露出反对的意思,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
但提出这个建议的是沙瑞金——汉东的一把手,会上没有几个人敢公开支持祁同伟。
如果是高育良说这话,或许还有人会考虑。
而就在这时,坐在沙瑞金旁边的高育良开口了:
“我赞同同伟的看法。
我曾是陈海的老师,对他的为人很了解。
工作能力确实是他的一大优点,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汉东检察系统最年轻的高级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