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封家书断忠臣,不及吾妻一句话!(2/2)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军师,去吧!”
然而,那匹马跑出数里,却又猛地停住。
徐庶勒马回身,向着长亭的方向,遥遥大喊。
“主公!”
“庶虽将去,却不忍主公再无臂助!”
“离此地南阳三十里,卧龙岗上,有一奇人,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此人,乃当世奇才!主公若能得他,何愁天下不定!”
“庶,去了!”
说罢,他再不回头,一鞭挥下,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只留下刘备,呆立在风中,反复咀嚼着那个名字。
卧龙……诸葛孔明……
……
太行山,桃源镇。
军事学院的广场上,阳光明媚。
镇上所有学堂,超过一千名六到十二岁的学童,都聚集于此。
他们穿着统一的,干净整洁的青布学袍,盘腿坐在地上,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好奇。
赵沐笙站在高台之上,手中没有戒尺,也没有书本。
“今天,不讲《九章算术》,也不讲《拼音识字》。”
他的声音,通过扩音装置,清晰地传到每一个孩子的耳中。
“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刚刚发生在山外面的故事。”
他将徐庶辞别刘备,奔赴许都的故事,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给了这些孩子听。
没有添油加醋,只是陈述事实。
讲完,他看着台下那些懵懂的眼神,开口问道。
“你们觉得,这个叫徐庶的叔叔,做得对吗?”
孩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很快,一个看上去最年长的,约莫十二岁的男孩,壮着胆子站了起来。
“先生,我觉得他对!书上说,百善孝为先!为了救自己的母亲,放弃官职,这是大孝子,是好人!”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大部分孩子的共鸣。
“对!他是好人!”
“我也要当孝子!”
赵沐笙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只是淡淡地,说出了两个字。
“愚孝。”
全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孩子们不解地看着他。
赵沐笙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
他的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记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我们桃源镇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做到的美德。”
“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在孝顺你们的父母之前,你们首先,是桃源镇的子民!”
“你们的家,不止是那个给你饭吃,给你衣穿的小家。你们的大家,是你们脚下这片土地,是身后那座城池,是身边每一个和你们一样,生活在这里的人!”
“是桃源镇,给了你们安全的家园,让你们不用担心被乱兵杀死!”
“是桃源镇,给了你们充足的食物,让你们不用再啃树皮,吃观音土!”
“是桃源镇,给了你们学习知识的机会,让你们的命运,不再是父辈的重复!”
“当你的小家,和我们这个大家,发生冲突的时候,记住!”
赵沐笙的声音,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大家,永远,在第一位!”
这番话,彻底颠覆了数千年来,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伦理纲常!
不仅是那些孩子,就连站在一旁旁听的孙芷君、周虎等人,都听得心神剧震,脑中一片轰鸣!
赵沐笙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撼。
他转过身,看向一直静静地站在他身旁,同样听得有些入神的阿萤。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温柔地,问出了一个问题。
“阿萤。”
阿萤回过神,仰起小脸,银色的眸子清澈如水。
“嗯?”
“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你的亲生父母。”
赵沐笙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但他们,要你离开我,离开桃源镇。”
“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所有人都知道,阿萤的身世,可能尊贵到无法想象。
这,是一个直击灵魂的拷问。
阿萤怔住了。
她歪着头,很认真地,思考了片刻。
找父母?离开夫君?
这两个选项,在她的世界里,甚至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
因为,从她有记忆的那一刻起。
她的世界里,就只有一个人。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看着他那双带着笑意,却又无比认真的眼睛。
她没有回答那个假设性的问题。
她只是伸出手。
当着所有人的面,紧紧地,抓住了赵沐笙的手。
然后,她用一种清脆的,无比坚定的,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的家,就在夫君身边。”
“谁也不能,让我离开夫君。”
轰!
这句简单到极致,纯粹到极致的宣言,如同一道温暖的惊雷,在广场上轰然炸响!
无数人,为之动容!
孙芷君看着那对在阳光下紧紧牵着手的璧人,眼眶,不自觉地红了。
周虎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胸中一股热血,在疯狂燃烧!
这就是他们的主母!
这就是,他们誓死守护的,信仰!
赵沐笙的心,也被这句告白,狠狠地击中。
他反手,将少女冰凉的小手,紧紧包裹在自己的掌心。
也就在这一刻。
系统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轰然响起!
【叮!检测到“天命女主”当众确立了“唯你”的终极情感归属,其意志与宿主的“大家”理念完美契合!情感羁绊深度再次突破临界值!】
【被动光环【守护之誓】效果增强!】
【恭喜宿主,解锁全新特性——【同心】!】
【同心】:当宿主与女主物理距离不超过十丈时,双方精神力恢复速度提升20%!
赵沐笙的眼眸深处,闪过一抹灼热的光。
他看着远方,那新野的方向,心中,为那个叫徐庶的男人,感到了一丝真正的惋惜。
这是一个被时代伦理,活活困死的悲剧。
他用自己的悲剧,成全了刘备的仁义之名,成全了曹操的求贤之名。
也用自己的悲剧,为赵沐笙的“新思想”,献上了一份最完美的,血淋淋的祭品。
这个时代,终将过去。
而他,和他的桃源镇,将是那个,开启新时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