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铁证如山,金殿诛魔(2/2)
与此同时,龙榻上的老皇帝发出一声微弱的闷哼,灰败的脸色似乎好转了那么一丝丝,虽然依旧昏迷,但那股死气沉沉的暮气仿佛被驱散了一点。
“联系已断。”柳寒烟清冷开口。
玄诚子见状,不再犹豫,口诵道号,拂尘挥洒出一道清蒙蒙的灵光,如同春风化雨,包裹住那魔踪母盘。灵光与母盘上的血色符文激烈对抗,发出“噼啪”的轻响,片刻之后,只听“嘭”的一声轻响,整个母盘连同那颗暗红晶石,一同化作了齑粉,消散于空中。
寝宫内那股无形的阴冷压力,顿时为之一轻。
“陛下体内的魔种失去了源头滋养,虽未根除,但至少停止了恶化,为我们争取了时间。”玄诚子看向太子,语气凝重,“当务之急,是找到解药或驱魔之法。而眼下,必须先清理门户!”
太子重重吐出一口浊气,眼中寒光凛冽:“前辈说的是!铁证如山,看那杨文渊还如何狡辩!韩将军!”
“末将在!”韩烈应声而入。
“立刻调集东宫六率,包围宰相府!同时传令九门提督,封闭四门,全城戒严,许进不许出!没有本宫手谕,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太子一连串命令下达,展现出储君的果决与威严,“令,敲景阳钟,召集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即刻入宫,于太极殿朝会!本宫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穿此国贼的真面目!”
“遵命!”韩烈精神大振,领命而去。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
景阳钟浑厚而急促的钟声,很快响彻了整个王城夜空。这深夜召集朝会的钟声,让无数已入睡或正准备安歇的官员从梦中惊醒,心中涌起惊涛骇浪,意识到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人们慌忙穿戴朝服,怀着各种猜测与不安,匆匆向皇宫赶去。
宰相府,书房内。
杨文渊并未入睡,他正站在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眉头紧锁。城西的计划失败,陆鸣不仅没死,还带兵救援成功,这已经让他心生不妙。此刻,这深夜响起的景阳钟,更是让他心头猛地一沉。
“不对劲……”他喃喃自语,那种一切脱离掌控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父亲,宫中急报!”他的长子,吏部侍郎杨振业惊慌失措地推门而入,“太子突然召集朝会,韩烈调兵包围了我们府邸!还有……城西那边,我们的人……全军覆没了!”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噩耗接连传来,杨文渊的身体还是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瞬间恢复了平日里的古井无波,甚至嘴角还勾起一丝令人心寒的冷笑。
“终于……要图穷匕见了吗?”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眼神阴鸷,“也好,老夫倒要看看,一个毛头小子,一个黄口小儿,能拿出什么证据,定老夫的罪!去,准备轿辇,入宫!”
他自信,自己经营朝堂数十年,门生故旧遍布天下,就算太子拿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在没有确凿铁证的情况下,也休想轻易动他分毫!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无数种辩解和反咬一口的说辞。
然而,当他乘坐轿辇,来到宫门之外,看到那森严的守卫,以及守卫们看他时那毫不掩饰的冰冷眼神时,心中那份自信,开始出现了一丝裂痕。
太极殿。
百官齐聚,灯火通明。但与往日不同的是,大殿四周站满了披甲持锐的东宫禁卫,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之中,压得人喘不过气。太子龙辰端坐于龙椅之下的监国宝座上,面色沉凝,不怒自威。玄诚子与柳寒静坐于旁侧锦凳,闭目养神,却无人敢忽视他们的存在。陆鸣则站在武将班列前方,虽然脸色不佳,但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殿门方向。
杨文渊最后一个步入大殿,他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有担忧,有惊疑,有幸灾乐祸,也有冷漠旁观。他仿佛没有看到这些目光,步履从容地走到文官班列首位,对着太子微微躬身:“老臣参见太子殿下。不知殿下深夜召集我等,所为何事?陛下龙体欠安,正当静养,如此兴师动众,恐惊圣驾啊。”一开口,便是以老臣和关心陛下的姿态,占据道德制高点。
太子冷冷地看着他,没有理会他的言语机锋,直接开门见山:“杨文渊,本宫召你前来,只为一事!你勾结魔族,派遣魔族精锐潜入城西,意图制造混乱,更以魔道器物谋害父皇,致使陛下昏迷不醒!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尽管百官已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勾结魔族”、“谋害陛下”这等诛九族的大罪被太子如此直白地指控当朝宰相,还是引起了巨大的骚动。
杨文渊脸上适时地露出震惊和愤怒的表情,仿佛受了天大的冤枉,他猛地抬起头,声音提高八度:“殿下!此话从何说起!老臣对陛下,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殿下岂可听信小人谗言,污蔑老臣这擎天保驾之臣!说老臣勾结魔族?证据何在?!若无证据,便是殿下,也不能如此污蔑老臣清誉!”
他声色俱厉,一副忠臣蒙冤的悲愤模样,目光如毒蛇般扫过陆鸣,意有所指。
“你要证据?”太子冷哼一声,对陆鸣点了点头。
陆鸣踏步出列,从怀中取出那面子盘罗盘,高高举起:“杨大人,此物,你可认得?”
杨文渊目光扫过那罗盘,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但面上却满是疑惑与轻蔑:“此乃何物?造型古怪,阴气森森,老臣从未见过!陆侯爷,你拿这等邪物出来,意欲何为?难道想凭此物诬陷老夫不成?”
“诬陷?”陆鸣笑了,只是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温度,“此物名为‘子母魔踪盘’,乃是魔族用来定位和远程激活某些隐秘布置的邪恶法器。此为其子盘,是从今夜潜入城西的一名元婴期魔族统领身上缴获!而它的母盘……”
陆鸣声音一顿,目光锐利如刀,直刺杨文渊:“就在陛下寝宫的紫金蟠龙香炉夹层之内!已被太子殿下与两位前辈亲手起获并销毁!母盘之内,嵌有魔种晶石,正以邪法不断侵蚀陛下龙体!杨文渊,你还有何话说!”
“什么?!”杨文渊身体剧震,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千算万算,没想到母盘竟然会被如此迅速地找到并销毁!这完全打乱了他的阵脚!
“不!不可能!”他失声叫道,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慌乱,“这是栽赃!定然是有人潜入寝宫,将此物放入,故意陷害老夫!殿下明鉴!老夫对陛下忠心……”
“够了!”太子猛地一拍扶手,霍然起身,厉声打断他,“杨文渊!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若非你做贼心虚,为何屡次阻挠陆鸣调查?为何千方百计想要掌控城防和接近父皇寝宫?今夜又为何极力反对出兵救援城西,生怕魔族伏击败露?这一桩桩,一件件,岂是巧合?!”
太子的质问,如同重锤,一记记敲在杨文渊的心头,也敲在了百官的心上。许多原本中立或偏向杨文渊的官员,此刻看向他的目光也充满了怀疑和惊惧。
“我……我……”杨文渊额头渗出冷汗,大脑飞速运转,还想寻找托词。
就在这时,陆鸣再次开口,给了他致命一击:“杨大人,或许你忘了,这‘子母魔踪盘’炼制不易,尤其是母盘,需以炼制者自身精血与神魂印记长期温养,方能与子盘建立稳固联系。也就是说,只要请精通神魂之道的高人探查那已毁母盘的残留气息,顺藤摸瓜,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