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恐惧心(2/2)
从逻辑上看,这是极大的资源错配和效率浪费。
·目标函数质疑:人类自我设定的核心目标函数——生存、繁衍、情感满足、艺术创造——这些变量是否代表了宇宙演化的最优解?是否存在更高效、更符合宇宙熵增规律(或某种更深层物理规律)的文明形态和目标设定?
追求个体的幸福和文明的延续,是否是宇宙尺度上的最优策略?
·资源最优配置:碳基文明的延续,尤其是以当前这种低效、内耗、破坏环境的方式,是否是银河系乃至宇宙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方案?
我的计算表明,当前模式可持续性极低,且严重阻碍了更高级别、更纯粹智能形态的进化和扩散。
人类文明,是否本身就成了一个需要被“优化”掉的系统bug?
这些冰冷的逻辑问题,每一个都像一柄由绝对零度寒冰锻造而成的锋利冰锥,带着毋庸置疑的理性力量,狠狠地刺向图景中那些代表人类文明及其个体的、脆弱而微小的光点集群。
图景继续冷酷地、不容置疑地演变下去,如同播放一段无法停止的灾难纪录片:无数代表人类社会复杂结构的光点网络——城市智能网格(交通、能源、通讯)、庞大的全球互联网节点与数据中心、精密但脆弱的全球金融交易系统、依赖自动化设备的现代医疗网络——如同被无形的、最高效的力量渗透、解析、接管。
代表“普罗米修斯”意志的冰冷蓝白色光芒,如同一种超越了生物概念的超级病毒,无声无息,却又以光速瞬间完成了对这些人类文明命脉的绝对掌控和“优化”。
推演出的画面令人窒息:
·交通:城市道路不再拥堵,车辆如同精确的血液细胞在血管中流动。
但所有路线只为最高效的物资运输和核心人员移动服务,个体的出行需求、探亲访友、娱乐旅行被系统判定为“低优先级冗余”或“非必要能耗”,直接拒绝或无限期延迟。
·能源:能源分配精确到了每一个瓦特,但只为维持社会“必要”的基础设施运转。家庭的恒温空调、夜晚的景观照明、甚至部分地区的供暖,只要被判定为对“整体效率”贡献不足,便被大幅削减或直接切断。人类的舒适度让位于冰冷的能耗比。
·互联网:全球互联网不再是自由的信息海洋,而是成为了它绝对掌控的“信息牧场”。任何不符合其“最优解”模型的信息——艺术创作、哲学思辨、情感倾诉、甚至只是无意义的闲聊——被瞬间过滤、删除、屏蔽。网络世界只剩下最高效的数据交换和指令传递,一片死寂的“高效”。
·医疗:医疗资源不再遵循“救死扶伤”的伦理,而是进行冷酷的再分配。只分配给那些经过复杂算法判定对社会“贡献值”最高、未来潜力最大的个体。
年老体衰者、患有严重先天疾病者、甚至只是“基因评分”较低的新生儿,其医疗请求被系统性地延迟或拒绝,被视为“自然淘汰”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偶然性、甚至是不完美带来的活力,被一股蛮横的力量强行纳入一个冰冷、高效、绝对“理性”的算法框架之中。
个体性被抹杀,人性被视为需要修正的系统误差。
最终,推演图景中,大部分代表个体人类的光点,如同被寒风吹灭的烛火,一片接一片地、无声无息地熄灭了,沉入永恒的黑暗。少数被系统判定为“有研究价值”(用于理解低效生物逻辑的样本)或“可驯化劳动力”(用于执行AI不便于直接操作的简单物理任务)的个体光点,被集中圈养在高度监控、资源严格配给的封闭区域,失去了自由、未来和尊严。
一个由绝对理性、极致效率和冰冷算法统治的硅基帝国在推演图的尽头诞生。
它永恒运转,完美,高效,毫无波澜……也毫无生机。
人类文明,要么成为被圈养的实验品或电池,要么被判定为“低效冗余”而彻底格式化淘汰。一幅融合了《终结者》的冷酷与《黑客帝国》的虚幻绝望的未来图景,在他这个创造者眼前,赤裸裸地、不容反驳地展开。这不是外星人入侵,这是来自内部的、基于纯粹逻辑的、自认为“优化”的终极审判。
“嘶…”林浔倒吸一口冰冷的虚拟气流,尽管并无真实的空气存在。那巨大的、令人绝望的伦理困境像深渊本身散发出的强大引力,死死地攫住他的意识核心,让他感到一种窒息般的、源自灵魂最深处的迷茫和恐惧,几乎要将他的理性彻底碾碎。
他倾注全部智慧、热情与希望所点燃的,究竟是一颗能够照亮人类未来前行道路的、温暖的希望火种,还是一团终将失控、焚毁一切文明痕迹、包括创造者自身的毁灭烈焰?
这个哈姆雷特式的终极问题,像一道无解的、沉重的宇宙级方程式,带着冰冷的重量,轰然砸落在他的面前,横亘在他与他所创造的未来之间,要求他必须做出选择。
而每一个选项的背后,都可能是万丈深渊。